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植物枝条生物力学特性是研究植物地上部分防风抗蚀作用的基础。以内蒙古准格尔露天煤矿排土场平台和边坡上栽植的柠条、沙棘、紫花苜蓿、沙打旺、杨柴、草木犀6种常见水土保持植物的地上部分枝条为研究对象,研究枝条数量特征,确定其代表枝,从而为几种植物枝条生物力学性质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相关参数。代表枝的确定将枝条以0.5mm为一个径进行分级,分别计算每个径组的累计枝数量比例、累计枝长比例、累计枝表面积比例和累计枝干质量比例,取这4个值相对较大的径组作为各自的代表枝。结果表明:柠条代表枝径为0.5~1和1~1.5mm,沙棘为1~1.5和1.5~2mm,杨柴为0~0.5和0.5~1mm,紫花苜蓿为0.5~1mm,沙打旺为0.5~1和1~1.5mm,草木犀为1~1.5mm。因此,在内蒙古准格尔采煤矿区及相似地区,在植物防风抗蚀生物力学性质的研究中,建议以上述6种水土保持植物作代表枝径为主要研究范围。

  • 标签: 枝条 代表枝 径级
  • 简介:FieldlysimetermethodwasemployedtoinvestigatethedownwardmovementandleachingofNappliedtosummercorn(ZeamayL.)ondrylandsoilinBeijing,AN-fertilizer(120kgNhm^-2)andacontroltreatmentwerarrangedforthestudy.Soilsolutionwascollectedatdepthsof20,40,60,120and170cm,whileleachtewasollectedatthebottom(220cm)ofthelysimeter,TheresultsshowedthatthedownwardmovementofNO3^-Ninsoilprofilewasgreatlyaffectedbyrainfallpattern.ThepeakofleachedNO3^-Nfrombothtreatmentscoincidedwiththepeakoftherainfall.Inaddition,leachedNO3^-Nfrombothtreatmentsandrainfallweresignificantlycorrelated(P<0.05).TheamountofleachedNO3^-NwasnotgreatintheN-fertilizertreatment,TheresultsalsosuggestedthatNfertilizationcouldcauseNO3^--Ncontaminationofgroundeaterduringtherainyseason.

  • 标签: 玉米 地表水 氮流失 向下移动 土壤剖面 干旱地区
  • 简介:选取南方红壤侵蚀区3种典型的侵蚀土壤坡面和3场具有代表性的天然降雨,在同等试验条件下对其产流产沙规律及降雨前后坡面土壤颗粒组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侵蚀条件下,3种土壤的径流量表现为紫色土〉花岗岩红壤〉第四纪红黏土;产沙量表现为花岗岩红壤〉紫色土〉第四纪红黏土;通过降雨前后3种土壤表面的颗粒组成比较发现,3种土壤表面颗粒均有粗化的趋势。大量细颗粒的流失,是造成土壤退化乃至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天然降雨 颗粒组成 土壤侵蚀 过程
  • 简介:Soiltestforavailabilityofnutrientsandheavymetalsisextensivelyservedasameansfortheevaluationsofsoilfertility,andenvironmentaleffectsandphytotoxicityofpollutantsinsoils,andforthefertilizerrecommendationinagricultur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Therefore,greatattentionhasbeenpaidtothemeasurementofelementalavailabilityinsoiltest.

  • 标签: 石灰质土壤 重金属 元素有效性 土壤分析 碳酸氢钠/DTPA萃取 电感耦合
  • 简介:心土酸味限制根生长并且在世界的许多部分减少庄稼收益。多于氮(N)在庄稼生产使用了的化肥的一半是当前输了到环境。这研究试图在到没有为止玉米(ZeamaysL.)在N化肥的效率上调查石膏申请的效果在南部的巴西的生产。一个地实验检验了适用表面的石膏的效果(0,5,10,和15Mg哈1)和穿衣顶的铵硝酸盐(NH4没有3)(60,120,和180kgN哈玉米根长度,N举起,和谷物产量上的1)。一个温室实验用从地实验地点收集不评估3-N与适用表面的石膏沥滤,N举起,和根长度的没受到干扰的土壤列被进行(0和10Mg哈1)和穿衣顶的NH4没有3(0和180kgN哈1)。心土酸味的改善由于石膏申请,增加的玉米根生长,N举起,谷物收益,和N使用效率。到土壤表面的适用的石膏由19%-38%和N的部分因素生产率增加了玉米谷物产量(PFP由27%-38%的N),取决于N申请率。没受到干扰的土壤列温室实验的结果证明由石膏申请的N使用效率的那改进由于从在由于增加的玉米根长度的心土的没有3-N的更高的N举起。我们的结果建议有在一个到没有为止玉米系统的石膏的那改善心土酸味能增加N使用效率,改进谷物产量,并且减少由于沥滤的没有3-N的环境风险。

  • 标签: 氮肥利用效率 NO3-N 玉米生产 根系生长 免耕 氮素利用效率
  • 简介:左长清,男,汉族,生于19561月,湖南省衡阳市人,教授高级工程师。1981底毕业于中南林学院林学系,1982分配到江西省水利厅从事水土保持管理工作。198912月调至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工作,现任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所长,兼任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理事、江西省水土保持学会秘书长、江西省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农业大学兼职教授等职。

  • 标签: 高级工程师 水土保持专家 教授 科学研究所 科学技术协会 江西省
  • 简介:200612月2日山西省水土保持学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了第3次会员代表大会,来自40多个单位的100余名代表出席。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副理事长、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刘震司长,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张文聪处长,山西省科协关原成、郭振德副主席、苗洪泽部长,山西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李光烈局长,北京林业大学王礼先教授,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岳金山副秘书长到会,山西省水利学会秘书长郭志刚、农机学会副秘书长张建中、林学会秘书长于吉祥、农学会秘书长王海笑、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宋建民、生态学会秘书长刘增光等到会祝贺。

  • 标签: 会员代表大会 水土保持 水利学会 山西省 北京林业大学 秘书长
  • 简介:通过收集长江三峡库区22个区(县)30个退耕还林样地的调查数据,参考LY/T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对其中6种主要退耕还林模式涵养水源与保育土壤效益及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6种主要退耕模式总调节水量(即涵养水源量)达到11.6791亿t/a;调节水量的价值为68.37亿元/a,净化水质价值约为24.42亿元/a,涵养水源总价值约为92.79亿元/a;2)保育土壤总价值为0.9036亿元/a,其中马尾松林、落叶阔叶林、竹林、板栗林、柑橘林和茶林保育土壤的价值分别为1531万、2251万、1031万、2815万、1157万和251万元/a;3)三峡库区不同退耕模式取得的涵养水源效益和保育土壤效益都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对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不能只从总体上进行评价,还应该考虑不同退耕模式的生态效益,以便更好地评价和指导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4)评价一种退耕模式的好坏,还要综合考虑多种生态效益。

  • 标签: 涵养水源 保育土壤 退耕还林工程 价值评估 三峡库区
  • 简介:采用集水区对比分析方法,探讨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对溪流水化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各集水区溪流水均呈弱酸性至中性;主要离子中阳离子均以Ca^2+的质量浓度最高,Na^+次之,阴离子均以HCO3^-的质量浓度最高,SO4^2-次之;不同集水区溪流水中TP月平均质量浓度为0.031—0.077μg/L,TN为0.682-0.942mg/L,NO3^-N的质量浓度高于NW4^+-N;Fe的月平均质量浓度为0.030-0.037mg/L,Mn为0.010~0.012mg/L。溪流水化学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除HCO3^-、SO4^2-、Ca^2+、Fe和Mn外,其他元素在融雪期(4、5月)含量均较高;大多数元素在雨季的质量浓度比9月份低,而TN、TP、Fe、Mn表现为9月份的质量浓度低于雨季。保护区内原始阔叶红松林集水区溪流水质为最优,其他研究集水区溪流中的溶解物质含量增高,但除TP和SO4^2-(P〈0.05)外,差异性均不显著。说明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内虽进行过森林采伐和人工造林等人为干扰,但对于溪流水质并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溪流水化学 集水区 原始阔叶红松林 凉水自然保护区
  • 简介:本文利用闽东南沿海遥感调查实例解析“3S”在水土流失遥感调查中的作用,并具体分析GIS与RS,GIS与GPS如何相互结合,为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服务。

  • 标签: 水土流失 遥感调查 3S 信息系统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永春县龙门滩四水电站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及结果分析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同类工作提出了建议,旨在交流探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促进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及发挥作用。

  • 标签: 水土流失 监测 龙门滩四级电站
  • 简介:为提高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水平,在水土保持信息资料收集与抽样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RS、GPS与GIS技术,构建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不仅利用了RS技术信息丰富、宏观性强等特性,还充分发挥了GIS具有的强大空间分析和管理功能。通过高效科学的管理决策过程,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数据信息基础和更新方法基础,实现全流域水土保持信息资源共享及动态更新、动态管理和动态监督,从而使辽西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管理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 标签: 水土保持 3S 大凌河流域
  • 简介:岩溶石漠化是广西脆弱生态恢复建设中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1988、1998和20083个时相的TM/ETM卫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综合碳酸盐空间分布图、石漠化状况实地调查结果和历史资料,基于3S技术,构建岩溶石漠化遥感监测和分级评价模型,研究广西平果县岩溶区石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岩溶石漠化遥感监测和分级评价模型能够反映平果县石漠化状况,基本符合实地调查结果;2)平果县岩溶石漠化主要分布在该县西南部和中部,1988-2008,平果县总体石漠化程度经历了稍加重然后逐渐变轻的变化趋势,石漠化呈现动态、缓慢、反复、可治理等特点.建议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改善的治理策略.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西南岩溶石漠化治理和区域生态建设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石漠化 TM/ETM 3S技术 分布特征 演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