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乳腺叶状肿瘤患者75例,纳入时间2021年11月-2023年1月,分析良恶性肿瘤的病理学表现,观察超声图像。结果:本组75例患者中,良性肿瘤32例,交界性肿瘤25例,恶性肿瘤18例。在超声图像上,三种肿瘤在肿瘤直径、形态、边缘光滑、后方回声增强上差异不明显(P>0.05),在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上差异明显(P

  • 标签: 乳腺叶状肿瘤 良恶性 超声图像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乳腺叶状肿瘤患者75例,纳入时间2021年11月-2023年1月,分析良恶性肿瘤的病理学表现,观察超声图像。结果:本组75例患者中,良性肿瘤32例,交界性肿瘤25例,恶性肿瘤18例。在超声图像上,三种肿瘤在肿瘤直径、形态、边缘光滑、后方回声增强上差异不明显(P>0.05),在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上差异明显(P

  • 标签: 乳腺叶状肿瘤 良恶性 超声图像 特点
  • 简介:急诊抢救危重病人时,气管插管是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维持机体氧供的重要手段。经口气管插管在急诊抢救时的应用十分普遍,但普通喉镜需操作者熟练掌握插管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气管插管的应用。加之急诊抢救时患者往往处于较为严重的缺氧状态。生命体征不稳定。部分创伤患者口腔内血性分泌物多,视野不清,容易使实施插管的医师感觉时间紧迫,对应用镇静、肌松药物有顾虑,因此临床急救中常会遇到一些插管困难的病人。2005年10月至2006年4月,我们在急诊科应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经13气管插管。并与同期用普通喉镜操作者进行对照,报道如下。

  • 标签: 急诊抢救 喉镜 视频 经口气管插管 呼吸道通畅 危重病人
  • 简介:为了探讨药品安全应急顸警系统中信号的处理问题,试从药品不良反应信号的来源、发现及信号的处理等方面综合分析,尝试为建立药品安全应急预警系统提供依据,以利快速及时地对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作出反应,有效地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安全 应急预警 信号处理
  • 作者: 葛方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葛方明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被应用于医学领域。这些设备大大提高了我国医学技术的水平,很多疾病也因为这些技术被治愈,让更多的患者恢复健康的身体。而螺旋CT图像测量技术就是其中一种,这门技术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为医疗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也正是由于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我们对这类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流程并不熟悉,限制了CT测量技术的应用。那么应该如何正确使用这项技术?它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频脑电图在新生儿癫痫发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于本院新生儿科中的66例惊厥发作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对其采取视频脑电图监测,随后对相关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经监测其中有20例患儿在惊厥发作时伴随出现癫痫样放电,判断为癫痫发作;还有11例患儿在发作期间并未监测到癫痫样放电,判断为非癫痫发作。根据20例患儿的相关检查结果及表征将其分类,确认其癫痫发作的所属类型,其中14例为局部痉挛性、3例为肌阵挛性、3例为局部强直性。患儿在睡眠期可检测到的癫痫样放电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清醒期。随后对监测中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讨论。结论:在新生儿癫痫发作时的诊断中,视频脑电图监测可为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分类信息,起到更好的甄别作用,对于早期发作及预后均具有积极帮助作用,可持续深入研究。

  • 标签: 视频脑电图 惊厥 癫痫发作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视频宣教与回馈教育联用于慢性乙肝病例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就治于我院的慢性乙肝病例5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慢性乙肝病例划归为两个组别,试验组对照组各计25例,对照组按慢性乙肝常规模式宣教,试验组于此基础之上加用视频宣教与回馈教育联用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慢性乙肝病例疾控知识掌握度评分、健康宣教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视频宣教与回馈教育联用于慢性乙肝病例之中,可显著促升其疾控知识掌握度与健康宣教满意度。

  • 标签: 慢性乙肝 视频宣教 回馈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房颤患者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方法19例房颤患者行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以优、良、差为标准,评价各支冠状动脉的图像分布。同时评价平均心率〈70bpm和平均心率≥70bpm两组图像质量分布情况。结果平均心率〈70bpm和平均心率≥70bpm组间图像质量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43);针对RCA、LAD、LCX,图像质量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91,0.51,0.53)。结论对于房颤患者,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可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扩大冠状动脉CTA的临床应用范围。

  • 标签: 心房颤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相关数据研究显示,我国有癫痫患者达到900万,有600万左右的患者是活动性癫痫,每年新增病例有40万,其中百分之七十五的患者未进行正规的临床治疗,很多人对癫痫疾病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导致癫痫承受极大的压力,本次就针对癫痫患者的临床诊断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方法:主要研究癫痫病症,筛选研究主体为癫痫病症患儿,有90例,针对所有的患儿均进行了视频脑电图诊断,并给予常规脑电图检测,针对临床诊断数据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此次共筛选研究目标有90例,运用不同的方式对患儿的病情进行了诊断,观察患儿痫性放电情况,视频脑电图检出率是86.67%,常规脑电图是55.56%;通过痫性放电同步检测,显示临床发作检测病患,视频脑电图检出率偏高,有比较性(P<0.05)。结论:此次针对癫痫患儿进行临床诊断,数据显示视频脑电图诊断更具有临床优势。

  • 标签: 视频脑电图监测 癫痫患儿 诊断 定位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超声图象特征以及漏诊状况。方法:以我院收治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的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孕妇84例,均实施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图象特征。并通过随访的形式,观察产后手术病理的具体状况,与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病理检查中,确定84例产妇有10例不完全性前置胎盘、有74例完全性前置胎盘。在超声检查中,检出81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漏诊3例,漏诊率为3.57%,其在图象特征为胎盘后间隙消失,子宫肌层变薄,且子宫肌层呈现出弓状动脉排列紊乱。且子宫颈存在膨大、子宫浆膜和膀胱交接处存在明显血管紊乱的现象。结论: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实施超声检查,可通过子宫肌层、子宫膀胱浆膜肌层回声与血流状况,来辅助诊断,其漏诊率较少,可对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 超声检查 图象特征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X线体位在骨盆投照中对图像显示及诊断的价值及其临床作用。方法:此次研究初始时间为2020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收取此段期间到院接受骨盆摄片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接受常规CT摄片以及改良

  • 标签:
  • 简介:摘要:核磁共振在医疗行业属于主要设备之一,其中接收线圈能够决定图像真实性,为保证核磁共振效果,应当针对接收线圈展开定期维修,并进一步判断图像是否存在伪影问题,从而发挥飞利浦核磁共振的作用价值。基于此,本文以飞利浦核磁共振为基础,先行探讨接收线圈的维修要点,继而提出图像伪影的解决方案,以及飞利浦核磁共振设备的养护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飞利浦核磁共振 接收线圈维修 图像伪影 解决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肺部低剂量CT扫描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产生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09月-2023年09月为研究起止时间,选取此时我院接收的肺部CT扫描检查患者70例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35例/组。对比组:行常规剂量CT扫描检查,观察组:行低剂量CT扫描检查。比较各组的影像学图像质量、图像满意率、有效辐射剂量。结果:在检查后,观察组的影像学图像质量、图像满意率与对比组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有效辐射剂量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进行肺部CT扫描检查时,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扫描检查均具有良好的影像学图像质量,但后者的辐射剂量更少,安全性更佳,建议使用。

  • 标签: 肺部低剂量CT扫描检查 影像学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图像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支气管异物采用低剂量CT方式实施检查疾病诊断作用及对图像质量影响性。方法:疑似小儿支气管异物患儿2022年6月至12月就诊76例,使用常规剂量、低剂量CT实施检查,分析诊断作用。结果:常规剂量、低剂量CT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结果与支气管镜检查结果(金标准)相比,均具有显著相似性,均可见较高诊断准确率、诊断灵敏度(P>0.05),图像质量评分,不同剂量CT检测,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低剂量CT的应用,其诊断作用及图像质量均与常规剂量CT相比无明显差异,有良好应用效果。

  • 标签: 低剂量CT 小儿支气管异物 诊断价值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管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放射科进行检查的患者800例,依据护理管理工作是否执行PDCA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0例。对照组护理管理方法执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增加PDCA管理模式进行护理质量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等候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采用放射科自制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等候时间为(17.5±5.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造影剂过敏、渗漏、检查误检退检以及患者投诉纠纷的发生率为0.50%、0.25%、0.50%、1.25%,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科护理工作中,利用PDCA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水平,有效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管理模式 放射科图像质量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频宣教联合舒适护理在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实践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间进行,选择60例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等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引入视频宣教联合舒适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儿在雾化吸入治疗的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咳痰及肺部啰音等症状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总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支气管肺炎患儿的雾化吸入治疗中,采用视频宣教配合舒适护理的方法能显著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加快临床症状的改善,并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模式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雾化吸入治疗 视频宣教 舒适护理 依从性 症状消失时间 家长满意度
  • 简介:为进一步指导、规范全省健康促进县(市、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基层健教专业人员工作技能,受湖北省爱卫办委托,湖北省健教所于2015年9月24日举办了全省健康促进县(市、区)基线调查视频培训会。各市(州)、县(市、区)健康教育技术骨干及参与健康促进县(市、区)的乡镇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省健教所所长徐静东、副所长李玲出席了培训班并讲话。

  • 标签: 基线调查 培训班 湖北省 健康 视频 教育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规培护士应用视频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提高岗位胜任力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选取80例急诊规培护士作为观察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法设置为对照组(常规教学)、研究组(视频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各40例。结果:研究组急诊规培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规培护士 视频案例 情景模拟教学 岗位胜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