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倍他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的影响,探讨β受体阻滞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63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2组,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强心、利尿和扩血管治疗,实验组加用倍他乐克,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分别测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脏指数以及A峰、E峰、峰值速度比、峰值充盈、充盈分数等。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尤以3个月后及舒张功能改善明显。结论β受体阻滞发挥作用可能是一种时间依赖性的生物学效应。

  • 标签: Β受体阻滞剂 心脏功能 倍他乐克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治疗
  • 简介:1989年~1994年,我们对常规治疗下无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38例加用了小剂量β受体阻滞,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3~65岁;冠脉性心脏病10例,高血压心脏病7例,风湿性心脏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2例。心功能属Ⅲ级者22例,属Ⅳ级者16例。治疗方法;除治疗

  • 标签: Β受体阻滞剂 充血性心力衰竭 小剂量 美多心安 心功能 除治
  • 简介: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长期疾病。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高血压可引发心、脑、肾等器官的损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因此,保护心、脑、肾,防治心力衰竭、肾衰和脑卒中已成为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目标。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治疗 Β受体阻滞剂 人类健康 脑卒中 调查资料
  • 简介:β受体阻滞发明于20世纪,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之一。遵循个性化治疗原则,合理应用β受体阻滞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阻断心血管疾病的恶性循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β受体阻滞对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等多种疾病均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高血压 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 综述
  • 简介:β受体阻滞被广泛用于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该类药品所引起的不良反应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神经系统的不艮反应较为常见,心血管系统的不起反应较为严重。在总结β受体阻滞不良反应的基础上,旨在引导合理应用该类药品,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Β受体阻滞剂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了5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心功能和药物耐受情况.结果:两种β-受体阻滞均能明显降低心衰患者的静息心率,提高了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86%,副反应发生率为6.8%,药物耐受剂量与年龄和心力衰竭程度有关.结论:小剂量β-受体阻滞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但要注意个体化用药.

  • 标签: 美托洛尔 阿替洛尔 心力衰竭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美托洛尔)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剂量及,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心力衰竭伴窦性心率患者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关托洛尔,逐渐加量至目标剂量,达到心率目标、血压目标及心衰目标。结果美托洛尔的平均维持量为(125-200mg/d),其中48例达到心率目标,27例达到心衰目标,1例达到血压目标。

  • 标签: 治疗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Β-受体阻滞剂 心率 血压 美托洛尔
  • 简介:天津圣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玉晶摘要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联合他汀类药物应用在治疗慢性心衰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于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2例慢性心衰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使用β受体阻滞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在接受相应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较对照组(80.39%)更为显著,P<0.05;(2)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5.88%,而对照组为25.49%,P<0.05;(3)两组患者的心功能都有所改善,但是实验组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β受体阻滞联合他汀类药物对于治疗慢性心衰效果极佳,且药物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所以应当推广此治疗方法。

  • 标签: &beta 受体阻滞剂 他汀类药物 慢性心衰 临床疗效
  • 简介:高血壓的高患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社會健康問題。高血壓無症狀期時間長,不易引起注意,而早期有效的治療可减少并發症的發生。近年來認識到高血壓的治療目標不僅要降低血壓,减輕症狀,更重要的是預防或緩解左心室重塑、緩解動脉粥樣硬化的發展,保護腎臟功能,預防腦卒中、心肌梗死、心衰和猝死的發生,從而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

  • 标签: Β1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 治疗 优势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心血管神经症采用谷维素联合 β-受体阻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 2014年 9月 ~2015年 9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 94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展开研究,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 47例行谷维素联合 β-受体阻滞治疗,对照组 47例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 78.72%), HAMA评分、 HAMD评分、心血管神经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进行比较, P< 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 谷维素联合 β-受体阻滞治疗心血管神经症可有效恢复神经功能,安全有效,在临床具有积极的临床实践意义。

  • 标签: 心血管神经症 谷维素 β-受体阻滞剂 神经功能
  • 简介:人们期盼已久的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共同制定的2007年版欧洲高血压指南.于2007年6月15日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第17届ESH年会上得以公布并正式发表。该指南共有82页.参考了825篇文献.反映了过去4年中在高血压病研究领域发表的大量研究结果。新版指南保留了2003年版指南的基本框架.在严谨地评价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多个领域均有更新。新版指南着重强调没有单一的一线治疗方案.应依据高血压病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Β受体阻滞剂 个体化方案 欧洲高血压指南 欧洲心脏病学会 个体化治疗方案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舒通联合α受体阻滞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α受体阻滞坦索罗辛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前列舒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症状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及治疗前症状评分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改善程度明显要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对照组为20%,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舒通联合α受体阻滞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显著,改善了症状和预后,提高了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舒通 Α受体阻滞剂 慢性前列腺炎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金水宝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ARB)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科技期刊数据库,纳入金水宝联合ARB治疗DN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研究1095例患者,联合用药组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P〈0.00001;MD=-0.10(-0.14,-0.06)g/24h],血肌酐[P=0.0008;MD=-16.25(-25.76,-6.73)μmol/L],尿素氮[P=0.0002;MD=-1.20(-1.83,-0.57)mmol/L],尿白蛋白排泄率[P=0.0005;MD=-19.33(-30.30,-8.37)μg/L],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酶)[P〈0.00001;MD=-4.92(-6.03,-3.80)U/L],尿白蛋白/肌酐[P〈0.00001;MD=-21.56(-26.84,-16.29)mg/g]。表明联合用药可显著降低患者总胆固醇[P=0.0005;MD=-0.58(-0.91,-0.25)mmol/L],三酰甘油[P〈0.00001;MD=-0.40(-0.51,-0.28)mmol/L]。结论金水宝联合ARB较单用ARB可进一步改善DN患者的肾功能,并有降血脂的作用。

  • 标签: 金水宝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糖尿病肾病 META分析 循证医学
  • 简介:本文65例舒张功能障碍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例,用β受体阻滞治疗,通过对各种病因病理类型的疗效对比。提示:①高血压及冠心病心肌缺血引起的DF是β受体阻滞的适应证,②部分二尖瓣狭窄及肥厚性心肌病,室腔减小者可酌情应用β受体阻滞,③扩张性心肌病、心包填塞、大面积心肌梗塞恢复期的DF者,不宜用β受体阻滞

  • 标签: Β受体阻滞剂 舒张功能障碍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适应证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尿道角(PUA)角度对α受体阻滞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夜尿症状效果的影响。方法100例BPH患者,根据PUA角度将其分为A组(PUA<35°)和B组(PUA≥35°),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国际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PSS、PUA、Qma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的P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夜尿改善44例,无效6例,夜尿改善率为88.0%;B组患者夜尿改善36例,无效14例,夜尿改善率为72.0%,两组夜尿改善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5)。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其中1例急性尿潴留,1例转外科手术;而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其中5例急性尿潴留,3例转外科手术,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5)。结论PUA程度越大(≥35°),α受体阻滞的疗效就越差,夜尿症改善率越低,可以将PUA程度<35°作为评估患者选择α受体阻滞治疗的一个重要指标。

  • 标签: Α受体阻滞剂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尿道角角度 夜尿症
  • 简介:交感神经β—受体阻滞自1964年应用于临床以来,是一类发展迅速的心血管药物。在治疗心律失常、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塞、肥厚型心肌病、二尖瓣脱垂和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心血管病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48年Ahlquist经详细研究发现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只有通过受体方能发挥其生理效应的特性,1967年Lands提出有两类β—受体(β1和β2),建立

  • 标签: 抗动脉粥样硬化 阻滞剂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抗高血压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
  • 简介: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高血压的经典联合用药方案,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ACEI/ARB)或β受体阻滞,联合钙通道阻滞(CCB)、利尿或血管扩张。联合用药的目的除了控制血压外,还应关注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既往研究已经表明,ACEI+CCB、ACEI+利尿、CCB+利尿等二联用药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利尿剂受体 加利尿剂 受体阻滞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和β受体阻滞联合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对2019年4月-2022年3月本科接诊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病人(n=58)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29人,前者用胺碘酮和β受体阻滞,后者用胺碘酮。对比LVEF等指标。结果:关于LVEF,疗程结束之时:试验组(45.13±3.68)%,和对照组(37.12±3.52)%相比更高(P<0.05)。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的数据是93.1%,和对照组的72.41%相比更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联用胺碘酮和β受体阻滞,心功能改善更加明显,疗效提升也更为迅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胺碘酮 快速心律失常 β受体阻滞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