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作者: 赵茜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4期
  • 机构:成都平安医院赵茜红摘要: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高凝状态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这个时间段作为取材区间,总计纳入恶性肿瘤合并高凝状态患者80例,根据其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入院较早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并接受化疗治疗,入院较晚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化疗治疗期间给予患者丹参川芎嗪,对比两种治疗方法下患者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以及随访期间出现血栓事件的情况,综合分析丹参川芎嗪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工作开展前研究选取两组患者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血浆D-D)以及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凝血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为期一年的随访调查期间观察组内患者出现肺栓塞、脑栓塞以及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应用到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高凝状态,对于预防各类血栓事件的出现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将其作为恶性肿瘤合并高凝状态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倾向患者行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型组合人工肾对滤器、管路凝血发生率和灌流治疗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有倾向并行床旁HF联合HP治疗的患者157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血液滤器预处理,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滤器凝血程度,灌流治疗成功率及治疗结束时凝血功能及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1)对照组和实验组滤器的凝血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灌流治疗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SEC)、凝血酶原时间(PT-SEC)、凝血酶时间(TT-SEC)等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可减少有倾向的重症患者行血液滤过联合灌流治疗时滤器凝血发生率,提高灌流治疗成功率,并对血液相关因子的影响没有临床意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抗栓治疗主要针对凝血系统和血小板活化两个环节起作用;分别称为抗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目前临床抗药物也主要作用于这两个环节,一些新型的抗药物逐步用于临床或是进入临床验证阶段。本文综述了此类抗药物的临床研究情况,抗机制以及临床试验等。

  • 标签: 抗凝药物 抗凝机制 抗凝治疗
  • 简介:由血栓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和我国的首要死因,严重威胁着人群的健康和生命的延续。按其所形成的部位分为动脉、静脉、心腔内血栓,其成因、风险、组分及组分比例、性状和防治原则也不尽相同。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缓慢、多因素的由量变到质变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日之功”。在大量临床研究中,抗药和抗血小板药在对抗血栓中显示出良好效果,临床获益与结果已被多项循证医学的系统研究所证实,但其用药风险和不良反应较大,使得药学监护和合理、安全应用尤显重要。本期重点锁定于抗治疗与用药监护,4篇文章均来自于临床一线专家,就血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华法林的基因组学、抗凝血药应用风险及监护要点各抒己见,以飨读者。

  • 标签: 临床应用 药学监护 抗凝药 药物治疗原则 腔内血栓 用药监护
  • 简介:本刊从2003年起开辟继续教育园地栏目,以专家论坛及问答的形式对一些医药知识进行介绍,旨在提高医师、药师、护师们的合理用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病人。每期有问答题,请读者裁下本期问答题(复印无效),连同本人的答案于2014年4月25日前寄回本杂志社,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168号,邮编200433。回答正确者由上海市药学会颁发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2013年第6期的学分将与2014年第1~5期的学分一起统计。请将学分证工本费5元(无发票)寄到本杂志社,若要求以挂号信邮寄学分证,需寄8元。另外,经申请并获同意,参加本刊全年(共6期)继续教育园地答题的读者,可获得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盖章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Ⅱ类)5分,工本费15元(无发票)。如需此类学分的读者请在答题时注明。

  • 标签: 华法林 抗凝治疗 房颤
  • 简介:目的探讨我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HVP)术后早期口服抗药与抗治疗强度(INR)的关系,以期指导术后早期的抗治疗。方法记录260例HVP患者术后1-7d的华法林用量及INR,分析INR与口服抗治疗的关系。结果1~3d内,华法林用量与INR无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有增加的趋势,P值有减小的趋势。第4天,华法林用量与INR具有相关性(P〈0.01),此后的3d内华法林用量与INR明显相关(P〈0.01),相关系数逐渐增加。结论HVP术后早期,尤其3d以内,INR并不能真正反映华法林的全部抗作用,第4天(72h后)开始,INR与华法林用量才有明确的相关性。建议3d以后才应该根据INR值对华法林用量做适当的增减。

  • 标签: 人工机械瓣膜 风湿性心脏病 抗凝治疗 国际标准化比率
  • 简介:目的观察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联合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效果及对围手术期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每组各40例。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丙泊酚、瑞芬太尼、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诱导前水平比较,观察组切皮时、术中1h、拔除喉罩时MAP及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均明显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联合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效果较显著。

  • 标签: 异丙酚 全凭静脉麻醉 神经阻滞 下肢骨折 高凝
  • 简介:合理用药就是在用药的任何环节都要做到正确的患者、正确的药品、正确的剂量、正确的给药途径和正确的给药时间,卒中患者应用抗药也要遵循这个原则。1卒中患者应用抗药要注意适应证

  • 标签: 临床应用 抗凝药 卒中 合理用药 给药时间 给药途径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脑梗死患者进行抗治疗过程当中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综合护理)各4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NDS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NDS评分以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抗治疗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式,能够使患者的NDS评分显著降低,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的意义,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当中。

  • 标签: 脑梗死 抗凝治疗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脑梗死患者进行抗治疗过程当中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综合护理)各4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NDS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NDS评分以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抗治疗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式,能够使患者的NDS评分显著降低,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的意义,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当中。

  • 标签: 脑梗死 抗凝治疗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由于抗药物(本文所指抗药物除特别说明外,均指广义上的抗药物)在心脏疾病和脑梗死治疗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介入手术和人工心脏瓣膜移植后的大剂量应用,由其所引起的脑出血的病例也呈明显增多的趋势。

  • 标签: 抗凝药物 脑出血 治疗 人工心脏瓣膜 心脏疾病 介入手术
  • 简介: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尤以中老年人多见。主要症状:鼻塞,头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0年-2007年2月,我科于门诊使用微波热下甲的目的,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微波热凝下甲 慢性肥厚性鼻炎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辅助性抗治疗可降低接受溶栓治疗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发梗死和死亡的风险。首个被评估用于此种适应证的抗药物——普通肝素(UFH),由于大多不经肾脏清除,且具有半衰期短,抗作用可逆转以及临床医师对该药较为熟悉等特点,一直被临床应用。但患者对UFH的抗反应不可预测,且患者必须接受凝血监测.达到抗疗效的时间也因人而异。这就成为了一个问题,因为UFH在未能达到抗效果时,可使再发缺血事件风险增加。

  • 标签: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抗凝治疗 再发梗死 溶栓治疗 普通肝素 抗凝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溶栓后抗治疗对病程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溶栓后给予抗治疗,对照组溶栓后不给予抗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肢体运动障碍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抗治疗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上有明显的疗效。

  • 标签: 脑梗死 抗凝治疗 临床资料 诊断
  • 简介:疗法是动静脉血栓性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口服抗凝剂(OAC)的长期应用对这些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我国需要抗治疗的患者群体庞大且逐年增加,2002年首次房颤流行病学调查指南数据显示我国房颤患者超过800万[1],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超过200万[2],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发病率为每年0.269%[3].

  • 标签: 抗凝治疗 静脉血栓性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惯性 临床
  • 简介:药师参与骨科创伤病人静脉血栓风险筛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供合理的用药治疗方案,其工作得到医护患的认可.

  • 标签: 临床药师 骨科 药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