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胸痹,即心脉病症,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轻者感觉胸闷、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胸痹"的病名,设有瓜蒌薤白白酒汤证治和瓜蒌薤白半夏汤证治等温通散寒方药专论,并归纳其病为"阳微阴弦"。

  • 标签: 胸痹 心脉病症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管状胃在食管癌手术后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6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传统手术组和管状胃组,各30例;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术后2周检测食管癌患者食管腔内24hpH值,记录接受检查的时间以及Demeester评分系统的各项监测指标,三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三组研究对象的检查总时间、立位时间及卧位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状胃组的DeMeester总评分(22.68±32.25)分、24h酸反流次数(17.22±24.14)次、〉5min的反流持续时间(2.62±3.72)min、最长反流持续时间(24.01±33.8)min、pH〈4.00的总时间(82.11±119.17)min,低于传统手术组的(43.31±52.45)分、(66.35±87.23)次、(5.76±7.58)min、(35.51±38.02)min、(164.87±201.53)min,高于对照组的(22.68±32.25)分、(17.22±24.14)次、(2.62±3.72)min、(24.01±33.85)min、(82.11±119.17)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能够使食管癌患者在术后的胃食管反流程度减轻,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 胃食管反流
  • 简介:食管癌属于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临床主要治疗措施为手术治疗,首选方法为食管切除后使用管形胃重建食管。本研究对象均为高龄残胃食管癌接受结肠代食管手术治疗患者,残胃是指患者过往存在胃部手术史,由于患者年龄普遍较大,机体健康状态一般,手术风险较大,且高龄患者心理脆弱,容易产生围手术期生理应激反应,患者担忧手术结果产生术前焦虑表现。

  • 标签: 残胃食管癌 围手术期护理 食管切除 胃部手术 生理应激反应 代食
  • 简介:最近,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者们鉴定出了食管癌发生的关键因子。AndySharrocks教授以及其临床合作者YengAng博士等人利用一种新型的手段,寻找人类基因组中与该类癌细胞产生有关的分子标记。

  • 标签: 食管癌 PLOS 癌细胞产生 人类基因组 分子标记 癌发生
  • 简介:中医治法中,常有异病同治的概念,只要两种疾病的病相同,均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也是中医特有的认识疾病、对付疾病的手段——“辨证论治”。妇科门诊中,萆解分清丸作为一剂祛湿良药,治疗下焦湿热证,疗效颇佳。

  • 标签: 异病同治 病机 中医治法 下焦湿热证 辨证论治 妇科门诊
  • 简介:食管外科领域,胃是消化道重建的首选器官。最早期开展的是全胃代食管,近年来,开展的管状胃代食管得到了大力推广,管状胃更符合食管的解剖生理,在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比全胃更具优势。本文就管状胃在临床应用中优势、不足、存在的争议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 现状 进展
  • 简介:心血管疾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心悸"、"水肿"等范畴,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不仅如此,心血管疾病给患者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大大降低生活质量。目前,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已作为构筑冠心病综合防治网络的重要手段,并在多个国家的指南中获得了广泛共识。

  • 标签: 中医康复 心脏康复 中医理论
  • 简介:6月20日,国务院发文表示,根据《中医药法》有关规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起草了《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2部部门规章草案,并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审核。根据《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及立法工作要求,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标签: 中医诊所 备案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注册管理 中医药法 资格考核
  • 简介:目的探究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184例肝硬化患者,根据是否发生EGVB分为出血组(98例)和未出血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EGVB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史、肝功能分级、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血小板计数(PLT)、门静脉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和有无红色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t=8.8440、4.5660、7.5919、2.8720、4.3689、3.6832、3.9051、57.6919、23.0039,P〈0.05)。结论有消化道出血史、肝功能分级高、凝血酶原时间长、白蛋白高、PLT低、门静脉内径宽、脾静脉主干内径宽、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和有红色征是肝硬化EGVB的危险因素,对肝硬化EGVB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3DCRT,观察组给予3D-CRT同步联合TP方案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随访后的生存率以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3.3%(25/30)、66.7%(20/30)、56.7%(17/30);对照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0.0%(18/30)、40.0%(12/30)、30.0%(9/30);观察组1、2、3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毒副反应,但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后均可完成治疗,耐受性良好。结论3D-CRT同步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且可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毒副反应患者可以承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是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中晚期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TP方案化疗
  • 简介: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收治的5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Hp感染率,分析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Hp感染率为44%(22/50),低于对照组的66%(3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级反流性食管炎Hp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流性食管炎等级越高,Hp阳性率越低。结论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呈负相关关系,Hp感染严重时,反流性食管炎的病情会减轻,所以Hp对于反流性食管炎起到了一定的保护效果。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反流性食管炎 相关性
  • 简介:目的研究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病案举例方法,选择1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患者禁食10d,再次予以饮食后出现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及水谷不进现象,患者难以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为患者进行大承气汤化裁,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d后,患者腹胀消失,大便通畅,胃气得保,能够顺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结论中医胃气理论能够弥补现代医学的不足,在重症治疗中有良好的使用效果,为中西医结合开辟了全新的路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胃气理论 重症治疗 使用
  • 简介:心脉病症的治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心脉不等同于西方医学概念中的心脏。中医学的发展受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哲学观的影响,提倡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因而心脉疾病既包含了现代医学的"心",如"胸痹心痛"、"心悸",又包含中医整体哲学观的内容,如"身心"、"神明"、"五脏五志"。

  • 标签: 心脉疾病 中医 西医 生理 病理 心脏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2014年9月—2016年7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法莫替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呕吐恶心、反酸、胸口烧灼感)积分及临床疗效,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呕吐恶心、反酸、胸部烧灼感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呕吐恶心、反酸、胸部烧灼感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奥美拉唑 伊托必利 法莫替丁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对亚健康状态患者应用中医治未病方法进行调治的临床效果展开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亚健康状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A、B、C三组,分别采取中医治未病调治、口服六味地黄丸、口服维生素B1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评估。结果(1)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A组为94.0%,显著高于B组的77.8%(P〈0.05);(2)在血脂及体质量变化方面,A组改善程度要显著优于B组(P〈0.05);(3)在症状积分变化方面,A组改善程度则明显优于C组(P〈0.05)。结论通过采取中医治未病方法对亚健康状态患者进行调治,可有效缓解其心烦、头晕、便秘及失眠等症状,并可有效改善血脂及体质量,疗效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亚健康状态 中医治未病 调治
  • 简介:临床上不少危急重症需使用无创呼吸,在佩戴无创呼吸面罩时,若护理不当会产生压疮.为预防面罩压疮的发生,笔者从面罩的固定方式、健康宣教、压疮管理机制、合理使用新型敷料等方面探讨佩戴无创呼吸面罩患者的护理,并对无创呼吸面罩压疮的研究进展作-综述,以期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面罩压疮 预防
  • 简介:目的观察腹腔镜抗反流手术联合生物补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抗反流手术联合生物补片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全部成功通过腹腔镜抗反流手术,其中25例为Rossetti胃底折叠术,35例为Toupet胃底折叠术,40例为Nissen胃底折叠术。患者手术耗时45~210min,术中失血5~105ml,手术中未出现转开腹病例、死亡病例,围手术期无不良病症产生。手术效果确切,多数患者对抗反流手术远期效果认可高。结论重视辨识解剖标志,准确找到外科面,按照技术操作要求,是腹腔镜抗反流术成功的前提;术后,提供饮食规范指导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腹腔镜抗反流手术 生物补片 胃食管反流病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