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AECPHD)患者血流动力血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接收的AECPHD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常规、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7,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头痛1例,低血压1例,患者均可耐受,未发生白细胞减少、蛋白尿等不良反应。结论AECPHD患者采取依那普利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肺心病 依那普利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孕周治疗性早产产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治疗性早产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孕周将产妇分为28~33周组和34~36周组,每组40例。观察产妇早产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产妇年龄、产妇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产妇中,胎膜早破51例,先兆早产病史41例,先兆流产史40例,孕期阴道炎28例,未规律产前检查22例,双胎妊娠12例,盆腔手术史10例,孕期负性事件8例,分别占总数的63.8%、51.3%、50.0%、35.0%、27.5%、15.0%、12.5%、10.0%。其中34~36周组产妇的胎膜早破、孕期阴道炎、双胎妊娠比例均显著高于28~33周组(P<0.05),但两组产妇的先兆流产史、先兆早产病史、盆腔手术史、未规律产前检查、孕期负性事件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性早产产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为胎膜早破,孕期阴道炎、双胎妊娠也对产妇分娩造成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不同孕周 非治疗性早产 影响因素
  • 简介:大多数单克隆抗体可诱导免疫反应,免疫毒性是免疫调节类单克隆抗体主要担心的毒性反应。本文总结了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毒性特征、免疫毒性的相关因素,临床免疫毒性研究与评价的考虑要点。建议在临床前研究阶段应根据单克隆抗体的作用特征,对药物的免疫毒性进行逐步分层研究,当需要追加试验时,应追加研究;还应体内外研究相结合,动物种属和人体离体细胞相结合,多途径进行研究。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免疫毒性 免疫原性 非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究序贯机械通气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予以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功能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动脉压(mPAP)、右房压(RAP)、肺毛细血管契压(PCWP)、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系统血管阻力(SV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予以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优化患者血流动力学,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抑制病情恶化及改善治疗结局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序贯机械通气 老年急性左心衰竭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在子宫良性病变中的微创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某院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2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8例患者行TVH手术,对照组78例患者行TAH手术(经腹子宫切除术)。对2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发热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H手术早期阴道残端肉芽发生率远较TAH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非脱垂子宫 阴式子宫切除术 微创
  • 简介:目的:归纳总结碘海醇、碘普罗胺、碘帕醇、碘佛醇、碘克沙醇等5种离子型含碘对比剂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降低临床用药风险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对其中涉及以上5种离子型含碘对比剂所致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种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共检索到111例不良反应,重度过敏反应最多(50.4%)。大多数反应发生于给药10min内。111例不良反应中,36例(32.4%)事前曾行碘过敏试验,6例(5.4%)曾用过碘对比剂,仍然发生了过敏反应。结论:使用离子型碘对比剂时,在用药前询问过敏史、用药中和停药后密切观察的意义大于行碘过敏试验。对于既往有使用碘对比剂所致过敏史的患者,建议采用预先给药方案预防复发。

  • 标签: 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选出8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TURBT联合THP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TURBT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结果:2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复发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效果确切,具有操作简单、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吡柔比星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主呼吸气管插管胸腔镜行纵膈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60例纵膈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自主呼吸气管插管胸腔镜行纵膈肿瘤手术治疗。对照组全麻双腔气管插管胸腔镜下行纵膈肿瘤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引流管留置、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主呼吸气管插管胸腔镜下手术切除纵膈肿瘤微创、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目前纵膈肿瘤手术治疗中值得推荐。

  • 标签: 自主呼吸 非气管插管 胸腔镜手术 纵膈肿瘤
  • 简介:目的甲氨蝶呤联合米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桑植县人民医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司酮,两组患者均以5d为1个治疗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浓度、盆腔包块直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输卵管再通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β-hCG浓度、盆腔包块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β-hCG浓度高于对照组,盆腔包块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输卵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β-hCG浓度,缩小盆腔包块直径,且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还可有效提高输卵管再通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妊娠 输卵管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治疗结果
  • 简介:以4-氯-N-甲基吡啶-2-甲酰胺为原料,与对氨基苯酚反应得到4-(4-氨基苯氧基)-N-甲基-2-吡啶甲酰胺,再与4-氯-3-三氟甲基苯基异氰基酸酯缩合得到索拉尼碱,将其悬浮于乙醇中,加入甲苯磺酸一水合物搅拌升温至80℃,滴加水,降温析晶,得到半甲苯磺酸索拉尼一水合物。通过研究发现了索拉尼的新晶型,其稳定性好,结晶度高,适合产业化。

  • 标签: 索拉非尼半甲苯磺酸盐一水合物 制备 表征
  • 简介:目的:探讨辐照生物敷料联合普鲁卡因在复杂性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间台山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入的160例复杂性烧伤创面患者,采用方便抽样法将其分为4组,分别为聚维酮碘凡纱覆盖创面治疗组(A1组)、聚维酮碘凡纱联合普鲁卡因治疗组(A2组)、辐照生物敷料治疗组(B1组)和辐照生物敷料联合普鲁卡因治疗组(B2组),每组40例,比较每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探寻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B2组愈合时间最短为(9.2±2.8)d,其次为B1(9.3±2.6)d、A2(10.4±3.6)d和A1(10.9±3.4)d,4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50,P〈0.05),A1组愈合时间显著长于B2组(t=2.441,P=0.017);B2组有5例发生疼痛,A2组有7例,A1和B1组分别有32和28例,4组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192,P〈0.001),A1和B1组的疼痛发生例数显著多于B2组(χ^2=36.656和27.286,P〈0.01);年龄≥41岁(OR=1.558,95%CI:0.875~2.414)以及合并糖尿病(OR=1.646,95%CI:0.965~4.210)是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辐照生物敷料联合普鲁卡因对于复杂性烧伤创面的治疗是有效、安全地,而且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辐照生物敷料 普鲁卡因 非复杂性烧伤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紫杉醇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84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加顺铂(TP)方案化疗,观察组给予沙利度胺联合TP方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4.29%(χ^2=5.143,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t=6.689,2.754,P〈0.05);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t=16.646,15.125,16.428,P〈0.05);恶心呕吐40.48%明显低于对照组76.19%,便秘、乏力或嗜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020,6.158,4.414,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周围神经毒性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紫杉醇加顺铂方案治疗有助于降低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但应预防便秘、乏力或嗜睡等不良反应。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沙利度胺 紫杉醇 顺铂 肿瘤标志物
  • 简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指心房规则有序的电活动消失,代之以快速、杂乱无章的心房颤动波,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心房无序的颤动使其失去了正常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导致心耳内的血液流动速度缓慢甚至停滞进而产生心房附壁血栓。与普通人群比较,房颤患者具有较高死亡率和致残率,这主要是由于房颤患者易于发生缺血性卒中。研究结果显示,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栓塞事件的发生率约5%,是非房颤患者的两倍,15%~20%脑栓塞的发生是由于房颤,在老年人群中房颤并发栓塞的比例更高,由其导致的脑栓塞为房颤患者的5倍[1]。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老年人群 抗凝治疗 非瓣膜病 持续性心律失常 房颤患者
  • 简介:目的探索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腹腔高压(IAH)病人呼吸功能和血液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54例ARDS病人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腹腔压力(IAP)将其分作3组,即IAP正常组(13例)、IAPⅠ级组(22例)和IAPⅡ级组(19例)。按照最佳氧合法滴定最佳PEEP水平,监测各项指标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IAPⅠ级组和IAPⅡ级组病人滴定后IAP、血乳酸(BLA)、心率(HR)和PEEP均较滴定前明显增加,平均动脉压(MAP)较滴定前明显减少(P〈0.05),且滴定后各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滴定后氧合指数(OI)、气道平台压(Pplat)、静态肺顺应性(Cst)均较滴定前明显增加,且IAPⅠ级组OI、Pplat较IAP正常组明显增加,IAPⅡ级组OI、Pplat较其他两组均有明显增加,上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PⅠ级组、IAPⅡ级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较IAP正常组明显增加,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病人28h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EP可改善ARDS合并IAH病人氧合状态,且IAP越高则需要PEEP水平越高,但使用高水平PEEP会导致IAP增加,且对病人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对预后无改善。

  • 标签: 呼气末正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腹腔高压 呼吸功能 血液动力学
  • 简介: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对于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及其抗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托咪酯诱导麻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诱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及其抗感染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在用药时和拔管时的心率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的心率和不同时间的舒张压、收缩压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之间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定与依托咪酯诱导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较稳定,降低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依托咪酯 胃癌根治术 术后感染
  • 简介:目的观察西地那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MgSO_4组43例和联合组48例,联合组给予西地那及MgSO_4,MgSO_4组仅给予MgSO_4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的肺动脉压和氧合指数,同时记录血气分析指标检测数据,以判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的肺动脉压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肺动脉压均降低,氧合指数均升高,且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MgSO_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高于MgSO_4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PPHN患儿时使用西地那及MgSO_4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及改善临床疗效。

  • 标签: 硫酸镁 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 西地那非
  • 简介:目的研究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进行诊治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指标:天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汁酸(TBIL);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C);并进行上腹部CT平扫,计算肝/脾CT比值。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53/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42/58)(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AST、ALT、γ-GT、TBIL、TC、TG水平均明显降低,肝/脾CT比值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LN、PCIII、IV-C和H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明显改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降低血脂。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多烯磷脂酰胆碱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功能 血脂 肝纤维化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替罗班冠脉内给药致血小板减少进行药学监护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替罗班冠脉内给药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的药学监护,在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时,分析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及时停用可疑药物替罗班并建议输注血小板纠正。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停用药物并采取适当措施后,患者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结论:替罗班冠脉内给药可引起血小板减少,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协助医师规范使用药物,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内给药 血小板减少 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 简介:目的探讨米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应城市蒲阳医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米司酮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月经与排卵恢复时间及抑郁评估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月经与排卵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复发率,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腹腔镜检查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高龄老年(≥80岁)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科室使用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高龄老年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各50例,达比加群组使用110mg,2次/d,利伐沙班组使用10mg,1次/d,华法林组将国际标准化比值调整至2.0~2.5,比较3组间的出血、栓塞事件的发生率,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的变化,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d、1个月、3个月、6个月相关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1)华法林组、达比加群组、利伐沙班组组间比较栓塞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比加群组与利伐沙班组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比加群组及利伐沙班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华法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达比加群组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肌酐等指标用药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用药前[(34.25±0.59)s]、用药后3d[(44.73±2.60)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d、1个月、3个月、6个月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利伐沙班组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肌酐用药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血酶原时间(PT)用药前[(14.94±0.31)s]、用药后3d[(18.05±0.58)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d、1个月、3个月、6个月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结论(1)高龄老年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NOACs有效性不劣于华法林,安全性优于华法林。(2)使用NOACs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但当应用于特殊人�

  • 标签: 抗凝药 心房颤动 老年人 80以上 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