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是一部以三国时期“魏国”为故事大本营的古装战争电视剧,通过对权谋与情感的描述,抒写魏国大军师司马懿一生如履薄冰、机智传奇、谋冠天下的故事。

  • 标签: 人格分类 精神 三国时期 电视剧
  • 简介:在我国,战争与现代社会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研究是医学研究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本文从PTSD的症状、产生PTSD的原因、PTSD发生的生物学机制、PTSD的预防和药物治疗等四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PTSD研究的状况。指出PTSD的发生与事件(战争、创伤)、个性特征和社会因素有关;其发病的神经生理机制与决定记忆、情绪、思维和社交的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目前对PTSD是以心理治疗和靶症状药物疗法(主要采用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治疗)为主。未来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神经多肽、第二信使、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等研究的理论,将为PTS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也将为发展新型的抗PTSD药物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加强对PTSD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是目前我国和我军医学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具有军事和社会的双重意义。

  • 标签: 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 药物治疗 抗抑郁 抗焦虑 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喹硫平治疗脑外伤后精神障碍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停用以前使用的抗精神障碍药物,对照组患者应用奋乃静,开始剂量2mg,1次/天,然后隔2~3d增加一次剂量,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最大剂量可增致12mg/d;观察组患者应用喹硫平,开始剂量为25~50mg/d,然后在2周内逐渐将剂量增加到100~400mg/d。结果两组BPRS评分在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BPRS评分治疗后2周、4周、8周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2周、4周、8周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精神障碍 脑外伤 喹硫平
  • 简介: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及自尊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研究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人80例,按人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护理及常规心理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团体社会技能训练。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受教育年限、病程、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训练前两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训练后干预组在职业和工作、父母职能、婚姻功能、社会性退缩、社会活动、家庭活动、家庭职能、生活自理、兴趣与关心、责任心与计划方面比训练前分值明显降低,且这些指标与对照组同期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干预组出院1个月后自尊量表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〇.〇l)。结论社会技能训练有利于病人社会功能康复,使病人更有自信,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会技能训练 自尊
  • 简介:病例:患者,男,61岁。因“发热、咳嗽3天”入住急诊留观病房。既往体健,否认神经精神病史。急诊科查血常规:WBC9.3×10^9·L^-1,NEUT%60.45%,CRP19mg·L^-1;胸片:右肺下叶炎症;肝肾功能、凝血、心电图等常规检查无异常,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入院后给以头孢米诺2.0g+生理盐水100mLq12h静脉滴注,两天后热退,咳嗽减轻,自觉症状好转。

  • 标签: 哌拉西林钠 舒巴坦钠 社区获得性肺炎 右肺下叶 急诊科 肾功能
  • 简介:目的喹硫平与利培酮联合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82例的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2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喹硫平治疗,治疗组采用喹硫平与利培酮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自的智力状态检查表评分结果都增加,同时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智力状态检查表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采用喹硫平与利培酮联合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障碍情况,使得患者的智力状态明显康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喹硫平 利培酮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电子社区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及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B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进行电子社区管理,两组患者观察期均为1年。入组时、入组后完成症状自评量表(SCL-90)、服药依从性量表及Mom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定,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结果1年后,A组患者SCL-90各因子分及MRSS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优于B组患者(P〈0.05),且复发率较B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电子社区监管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可改善其社会功能,且有助于降低复发率。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电子社区管理 服药依从性 复发 社区康复
  • 简介:目的研究维吾尔族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分析其社会支持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5~12月在我院住院的62例维吾尔族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来我院体检的女性配偶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情况。结果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物质生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支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GQOLI总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维吾尔族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生活质量水平、社会支持均较差。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患者配偶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喹硫平、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对维族双相障碍精神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双相障碍精神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观察组患者服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服药1、4、8周时患者于医院进行复查,填写17项HMDM评分表、BRMD评分表以及GSI-IS评分表评估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抑郁、躁狂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临床症状减轻,治疗1、4、8周时HMDM评分、BRMD评分以及GSI-I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随疗程的延长,症状趋于减轻甚至消失;观察组各量表评分比对照组低,但是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和头晕嗜睡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奥氮平或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可以有效控制维族双相障碍患者抑郁、躁狂症状,且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喹硫平 奥氮平 丙戊酸钠缓释片 维族双相障碍精神病
  • 简介: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氯氮平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3年5与—2016年5月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对照组采用氯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在治疗2、4、8、12周时的临床疗效、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和心电图异常发生率。结果治疗4、8、12周时,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37.35%、60.24%、63.86%)与对照组(39.76%、49.40%、66.2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8、12周时,两组的SANS量表中的5项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第4、8、12周时,观察组的情感平淡或迟钝和注意障碍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思维贫乏、意志缺乏和兴趣/社交缺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时,观察组的心电图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氯氮平相比,氨磺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改善情感平淡或迟钝和注意障碍效果更显著,且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低。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氨磺必利 氯氮平 心电图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与情感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资阳市安岳县康复医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均采用利培酮治疗2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情感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非连续错误次数、连续错误次数、正确反应次数、正确分类数、总测验次数),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非连续错误次数、连续错误次数、总测验次数少于治疗前,正确反应次数、正确分类数多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PANSS评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采用利培酮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情感功能障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治疗结果 认知功能 情感障碍
  • 简介:目的:分析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提供依据。方法:通过HIS系统统计该院2016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数量和金额,以用药频度为指标,分析用药合理性。抽取该院2016年1―12月每月上、中、下旬每周一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采用EXCEL软件逐张录入处方的基本信息,并进行专项点评,分析不合理处方。结果: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年使用麻醉药品12种,精神药品11种,共计23种。全年使用量和使用频次最高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分别是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和阿普唑仑片。处方点评共收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1642张,确定不合理处方共计373张,占比22.72%。主要不合理处方类型为开具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相关规定(23.32%)、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20.91%)、无适应证用药(15.55%)。结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需进一步加强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及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以确保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 标签: 麻醉药物和精神药物 用药频度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