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修订赖氨葡锌颗粒现行标准中葡萄糖酸锌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络合滴定过程中加入氟化铵试剂。结果:葡萄糖酸锌在139.67—259.38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2%,其RSD为0.24%。结论:修订后的方法消除了辅料蔗糖对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该方法准确度高,可真实反映药品的含量。

  • 标签: 赖氨葡锌颗粒 葡萄糖酸锌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炎灵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分离,甲醇—醋酸—水(35∶4∶61)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83nm,柱温为35℃。结果橙皮苷在5.54~27.72μg/ml(r=0.9998)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1.02%,n=9)。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胃炎灵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具有较强的灵敏性,且操作简单,可重复进行,对确保胃炎灵颗粒质量有重要帮助。

  • 标签: 胃炎灵颗粒 橙皮苷 HPLC
  • 简介:目的:考察淋巴方颗粒的最佳提取及喷雾干燥工艺。方法:以苦参碱提取率和干浸膏得率为指标,以乙醇含量、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淋巴方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喷干收粉率和膏粉含水率为考察指标,以料液在80℃的相对密度、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淋巴方颗粒的最佳干燥工艺。结果: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h,煎液用65%乙醇沉淀。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76~185℃,出风温度91~95℃,料液的相对密度1.06~1.07(80℃)。结论:该工艺稳定实用,提取率高,可用于淋巴方颗粒的制备。

  • 标签: 淋巴方颗粒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喷雾干燥
  • 简介:目的:优化芩梅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多功能流化床制粒机以一步制粒法制备芩梅颗粒。以流化床制粒机的风机转速、进风温度与蠕动泵的进料速度为考察因素,以颗粒成品合格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芩梅颗粒的制备工艺参数。结果:最优制备工艺参数为风机转速1700r/min,进风温度65℃,进料速度按照4→6→8Hz进行。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可以用于芩梅颗粒一步制粒工艺参数的优化,制备的颗粒质量达标。

  • 标签: 芩梅颗粒 BOX-BEHNKEN设计 效应面法 制备工艺
  • 简介:目的:观察经口给予脑脉利颗粒(NML)对实验性脑血栓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血栓诱导剂(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实验性脑血栓模型,观察致瘫时间和存活时间;大鼠右侧颈总动脉注入混合血栓诱导剂(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诱导脑血栓模型,测定脑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脑指数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等。结果:NML可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小鼠偏瘫发生时间和死亡时间,减轻偏瘫症状;NML能显著降低大鼠脑血管通透性、右侧脑指数、脑含水量以及右/左脑半球湿重之比,降低大鼠右侧大脑半球MDA含量,增加SOD活性;改善大鼠右侧近脑室周围组织结构紊乱现象。结论:NML对实验性脑血栓后缺血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脑脉利颗粒 脑血栓 脑水肿 抗氧化应激
  • 简介:目的:探讨津力达颗粒对1型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SD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津力达颗粒治疗组(JLD),另设正常对照组(NC),每组5只。对NC、DM和JLD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5%CMC和JLD3g/kg,每日1次,共8周。最后一次给药后24h,测定空腹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血清层粘连蛋白(LN)含量;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血ALT、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es,AKP)活性和肝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和p-Smad2/3蛋白表达;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分析肝组织AngⅡmRNA、Smad2mRNA、Smad3mRNA表达。结果:DM组和NC组相比,BG、HbA1C、ALT、AST、AKP、HA、LN、PC-Ⅲ、Ⅳ-C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中AngⅡ含量,TGF-β1蛋白和p-Smad2/3蛋白表达增高(P〈0.01),肝脏Smad2mRNA、Smad3mRNA和AngⅡ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DM组大鼠比较,JLD组大鼠的BG、HbA1C、ALT、AST、AKP、HA、LN、PC-Ⅲ、Ⅳ-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AngⅡ含量和p-Smad2/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AngⅡmRNA、Smad2mRNA、Smad3mRNA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而肝脏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降低。结论:津力达颗粒对1型糖尿病大鼠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肝组织AngⅡmRNA表达和肝组织AngⅡ含量,以及降低AngⅡ非依赖于TGF-β1对p-Smad2/3的调节有关。

  • 标签: 津力达颗粒 糖尿病 血管紧张素Ⅱ SMAD2/3 大鼠
  • 简介:目的研究对比奥拉西坦联合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拉西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天智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36%,高于对照组的6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奥拉西坦联合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奥拉西坦 天智颗粒 血管性痴呆
  • 简介:目的整合在体、离体、细胞、分子多功能指标,观察抗心律失常复方中药稳心颗粒(WXKL)对大鼠心脏和豚鼠离体心脏心电图、心肌细胞表型及hERG离子通道电流作用,对心脏安全性再评价。方法1大鼠在体实验:WXKL72.9g·kg-1剂量ig给予,连续7d,然后进行Ⅱ导联心电图记录。2豚鼠离体心脏实验:按照正常灌流液10min,WXKL3×10-2g·L-110min顺序灌流,记录心电图。3高内涵细胞表型实验:H9C2心肌细胞加入WXKL1×10-2、1×10-3g·L-124h后,换成0.1μmol·L-1Hoechst33342、MitoTrackerDeepRedFM2种荧光分子探针作用20min,再加入Rhod2AM荧光分子探针作用30min,进行活细胞成像。4全自动膜片钳Ionworks系统记录hERG通道电流实验:加入含有(1×10-2、1×10-2.5、1×10-3、1×10-3.4g·L-1)WXKL的细胞外液,记录hERG通道电流,分析hERG通道活性Ix。结果1大鼠在体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WXKL72.9g·kg-1及阳性药VER3.6×10-2g·kg-1对P-R间期、QRS间期、QTs间期、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豚鼠离体实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WXKL3×10-2g·L-1组P-R间期、QRS间期、Q-T间期、心率并没有显著性差异,阳性药奎尼丁3.25×10-3g·L-1延长QRS间期、Q-T间期,减慢心率(P〈0.01),而P-R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高内涵细胞表型实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浓度WXKL对H9C2心肌细胞的数量、线粒体质量及细胞内钙流强度未显著性改变,而Ⅲ类抗心律失常阳性药胺碘酮在6.82×10-3g·L-1剂量下则对H9C2心肌细胞有显著性改变损害。4全自动膜片钳Ionworks系统记录hERG通道电流实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的WXKL未显著性改变hERG通道电流,hERG通道活性没有差异,阳性药奎尼丁3.25×10-4g·L-1阻断hERG通道,抑制hERG通道活性(P〈0.01)。结论根据本研究首次建立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式,WXKL是一种对心脏较安全的抗心律失常复方中药。

  • 标签: 稳心颗粒 心律失常 心脏安全性评价 中药
  • 简介: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仅接受胺碘酮治疗,试验组接受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各观察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胺碘酮 稳心颗粒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健儿宝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方法色谱柱为InertsilODS-2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柱温35℃,流速1.0mL/min;ELSD参数,载气流速2.5L/min,漂移管温度95℃。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1.0048~12.057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67%,RSD为1.49%(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健儿宝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 健儿宝颗粒 黄芪甲苷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降脂颗粒中的虎杖苷、二苯乙烯苷、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检测波长283nm、320nm,柱温30℃,流速1.0mL/min。结果虎杖苷质量浓度在5.12~38.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100.13%,RSD为0.63%(n=6);二苯乙烯苷质量浓度在1.91~19.09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0.63%(n=6);橙皮苷质量浓度在9.89~74.19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99.54%,RSD为0.31%(n=6)。结论该法灵敏、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线性关系良好,可作为制剂质量控制的标准。

  • 标签: 降脂颗粒 虎杖苷 二苯乙烯苷 橙皮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探讨防风通圣颗粒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维生素E组(单用维生素E治疗)与联合组(防风通圣颗粒联合维生素E治疗),每组90例,疗程12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维生素E组治疗后(P〈0.01或P〈0.05);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维生素E组(P〈0.01)。结论防风通圣颗粒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药维生素E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防风通圣颗粒 维生素E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贞芪扶正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器(HPLC-CAD)法。方法采用ZORBAXEclipsePlusC_(18)柱(100mm×4.6mm,3.5μm),检测器为电喷雾检测器,雾化温度为35℃,载气N_2,压力63.6psi,柱温40℃。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286~2.8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对数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0.42%(n=9),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方法可靠,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贞芪扶正颗粒质量控制的方法。

  • 标签: 贞芪扶正颗粒 黄芪甲苷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器法
  •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口服药品账物不符率及报损率日渐升高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方法整理并分析医院2013年7月至12月的月末盘点记录,通过计算账物不符率及药品报损率,系统分析不符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结果通过加强药品使用、人员素质、机器运行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医院口服药的账物相符率逐步得到提高。结论通过提高全体人员对药品管理的认识,努力协作,共同参与,可合理控制摆药药品的报损,切实提高医院药学服务的整体水平。

  • 标签: 摆药机 口服药 药品报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应用于烧伤整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150例烧伤整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7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皮移植治疗,观察组给予皮肤组扩张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如下,观察组无效2例,有效28例,显效45例。参照组无效20例,有效25例,显效30例,总有效率为有效率加显效率。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5例患者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分别为皮瓣挛缩2例,皮肤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4%;参照组发生并发症14例,为别为扩张器外露2例,皮瓣远端坏死2例,扩皮瓣挛缩2例,复合皮组表皮液化2例,皮肤感染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7%,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烧伤整形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烧伤整形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应用槐杞黄颗粒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儿科收治的73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化痰、止咳、平喘、抗感染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槐杞黄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免疫水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咳嗽时间(5.3±1.8)d、气促时间(2.7±1.4)d、肺部哮鸣音(4.9±1.6)d、肺部啰音(5.2±1.7)d、住院时间(6.8±1.7)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4(IL-4)检出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复查,两组患儿的IgE、IgA、INF-γ、IL-4检出值均较治疗前好转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IgE、IL-4检出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IgA、INF-γ检出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显效率为86.1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2.16%,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患儿的91.89%,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槐杞黄颗粒对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具有调节体液免疫的功能,同时可以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槐杞黄颗粒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J管预扩张输尿管镜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肾下盏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J管预扩张输尿管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清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J管预扩张输尿管镜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理想,能够提高清石率并减少手术时间,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肾下盏结石 输尿管软镜 经皮肾镜碎石术 清石率 手术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呼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92例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药物和氧气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辅助无创呼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采用抗感染药物的同时辅助无创呼吸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此类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护理对呼吸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ICU接诊收治的8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0例,对照组采用擦洗法行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改良口腔护理干预法,观察两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3d、7dVAP发生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口腔护理有助于降低VAP发生率,帮助患者早日脱机,缩短住院时间,从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机械通气期间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提高长时程心肺复苏质量、效果的方法。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和临床资料总结,探讨如何切实提高长时程复苏质量。结果心肺复苏可以提高长时程心肺复苏的质量、效果。结论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的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长时程临床救治效果。

  • 标签: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机 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