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鉴别金线莲Anoectochilusroburghii(Wall.)Lindl.及其主要混淆品灰岩金线莲AnoectochiluscalcareusAver.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及显微鉴定方法。结果金线莲在性状和显微鉴别方面与灰岩金线莲具有明显的区分特征。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作为金线莲与灰岩金线莲的鉴别依据。

  • 标签: 金线莲 灰岩金线莲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应用于肺结节诊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50例肺结节患者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根据患者采取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将相关数据分为两组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对比。结果检查资料显示所有患者中恶性结节患者有33例,其中患有鳞癌的6例,小细胞肺癌有3例,腺癌患者24例;17例患者资料显示为良性病变者,其中有8例患有结合瘤,9例患有错构瘤。对于肺结节程度的诊断,CT平扫对于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并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增强扫描可明显获得结节良恶性信息,良恶性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结节CT加强图像显示结节密度增强后分布混杂且强化不均匀,具有异常点条状强化,而良性结节增强后具有多样模式,不存在明显规律。

  • 标签: 肺结节 16层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急腹症肠梗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或临床保守治疗证实的急腹症肠梗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这60例患者均采取腹部X线平片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以此作为CT组和X线组,诊断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检出符合率。结果X线组的检出符合率为83.33%,CT组的检出符合率为98.33%(P<0.05),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表明,60例急腹症肠梗阻患者中,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表明,60例急腹症肠梗阻患者中,共有2例结肠直癌患者、27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26例麻痹性肠梗阻患者、3例肠系膜囊肿性肠梗阻患者,1例腹股沟疝合并肠梗阻患者及1例乙状结肠扭转肠梗阻患者,此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基本一致(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肠梗阻诊断中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其临床确诊率较高,且能有效辨别疾病分型,为患者接下来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参考依据,故认为该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急腹症肠梗阻 诊断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小儿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26例小儿肺结核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各6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DR手段实施诊断,实验组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诊断,对两组患儿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的诊断检出率92%明显高于常规组患儿的检出率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排螺旋CT在小儿肺结核的诊断过程中能够显著增加小儿的诊断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16排螺旋CT 小儿肺结核 诊断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检查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医院诊治的经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患者89例,患者均先采取双重超声造影检查,然后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准确率为64.0%,显著高于超声造影检查的43.8%,P<0.05。结果可以看出多层螺旋CT检查在早期胃癌诊断与超声造影检查相比更加准确;89例早期胃癌患者中67例无淋巴结转移,22例有淋巴结转移。多层螺旋CT诊断敏感度为77.3%,诊断特异性为86.6%,超声造影诊断敏感度为68.2%,诊断特异性为77.6%,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在早期胃癌诊断中能取得理想效果,必要时可联合超声造影诊断,以提高确诊率。

  • 标签: 多层螺旋CT检查 早期胃癌 应用价值
  • 简介:春节过后,不少企业遭遇员工离职高峰期,这对公司的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如何预防与处理成为人资部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 标签: 药店 药品 经营管理 市场 价格
  • 简介:目的探讨肋骨骨折X线漏诊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降低肋骨骨折X线检查的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行X线检查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0例肋骨骨折患者首次X线检测确诊196例、占93.33%,未发现肋骨骨折14例,占6.67%。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肋骨骨折主要方法之一,对于肋骨骨折合并症诊断及评价预后有重要价值,确定准确的检查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和合适的投照条件是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关键。

  • 标签: 肋骨骨折 X线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CTVE)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临床病理确诊为胃癌的患者38例和非胃癌患者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比所有纳入研究患者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结果CTVE诊断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符合率分别为94.74(36/38)、83.33%(5/6)、97.30%(36/37)、71.43%(5/7)和93.18%(41/44)。此外,CT诊断1例假阳性病患均为胃溃疡患者,CT诊断出现2例假阴性患者为胃癌患者病变范围较小,肿瘤侵润较浅。。结论多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应用于胃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是对于早期胃癌病变位置较局限和肿瘤侵润较浅的患者会出现假阴性,临床诊断时应当加以注意。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仿真内镜 胃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胸部局限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8例患者为观察组,以临床综合诊断或者经病理确诊但影像表现不典型的纵膈与肺门区团块病变1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肿块影像与强化扫描特点予以观察。结果8例LCD患者中,病灶位置1例在左肺门淋巴结,6例在纵膈,均属于透明血管型;其余1例在右肺门淋巴结,属于混合型。8例LCD患者的CT平扫表现是边界清晰,显示为结节与球形软组织密度影,1例患者病灶处可见片状、分支钙化,4例患者病灶处可见条状、斑片状、分支低密度影。强化扫描后,7例病灶透明血管型患者中,3例病灶处可见粗大滋养血管;1例病灶综合型患者影像呈现中度增强。与支气管腔内类癌相比,透明血管型患者的CT强化最大值明显较小;与肺门区支气管腔外类癌、纵膈及肺门淋巴结结核、胸腺瘤、神经源性肿瘤相比,透明血管型患者的CT强化最大值明显较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血管型LCD的CT影像特征显著,对LC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选用与普及。

  • 标签: 胸部局限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CT 诊断 鉴别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婴幼儿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临床诊断使用128层螺旋CT的应用效果。方法2例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患儿接受CT检查的资料来进行研究分析,并归纳总结。结果根据患儿的临床诊断来看,有1例患儿的右侧冠状动脉异常是肺动脉右窦引起的,1例左侧冠状动脉是肺动脉后窦引起的。结论临床中多层螺旋CT(MSCT)能够对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进行诊断,效果好,而且不会对患儿造成创伤,在临床中源于肺动脉的情况比较少见。

  • 标签: X线体层摄影术 螺旋CT 冠状动脉 肺动脉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方式的中医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福鼎市医院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13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9例。治疗组采用低位全部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低位部分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大小、创口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创面小于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间短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全部切开高位挂线术较低位部分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复发率低。

  • 标签: 直肠瘘 中医挂线疗法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并分析超声与X线钼靶及联合应用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50例患者先行超声、X线检查,然后再联合应用超声和X线诊断法。对比分析三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联合检查法的诊断符合率为100%,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2%,X线钼靶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0%,联合检查法的诊断符合率要显著高于单用超声法或者X线钼靶检查法,而超声法的诊断符合率要显著高于X线钼靶检查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的诊断中,超声与X线联合诊断法的效果要显著优于单一超声诊断法或X线检查法,可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 X线 乳腺癌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5例晚期胃癌患者,均为一线化疗治疗失败或缓解后再进展的病例,给予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化疗,21天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观察化疗期间毒副反应。结果35例患者中,0例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15例稳定(SD),13例进展(PD),有效率20%,疾病控制率62.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2个月。主要的毒副反应为血液毒性、关节疼痛、乏力、恶心呕吐、液体潴留、周围神经毒性及转氨酶升高,多为Ⅰ-Ⅱ度,对症处理后可逆转。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获益,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雷替曲塞 多西他赛 晚期胃癌 化学治疗
  • 简介: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罕见但侵袭性强的脑肿瘤,治疗选择少且患者治疗结局差。贝伐珠单抗是一种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人源化单抗,可用于多种肿瘤,发挥抗血管生成的作用。2009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批准贝伐珠单抗用于复发性GBM的二线治疗,最近的研究数据也表明,

  • 标签: 作用于血管 脑肿瘤 人源化 侵袭性 无进展生存期 替莫唑胺
  • 简介: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更加有效的抗病毒疗法。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α-干扰素500万U,隔天1次肌内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每2周1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CD4+/CD8+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除CD4+外,其余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2组间治疗后CD3+、CD8+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CD4+、CD4+/CD8+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经穴位埋线联合叶干扰素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应答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穴位埋线 Α-干扰素 T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