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对比血常规检验静脉和末梢的差异。方法筛选2017年2月12日~2019月1月12日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人员76例,将其平均分为静脉组38例检验者和末梢组38例检验者,静脉组采集检验者的静脉进行血常规检验,末梢组采集检验者的末梢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静脉组和末梢组的检验结果。结果静脉组的RBC、PLT、WBC、HGB和HCT以及MCHC与末梢组进行对比,P<0.05,具备统计学的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末梢静脉其结果具有差异性,静脉检测的数据更加准确,并且稳定性也非常好,可作为血常规采样的主要样本。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 检验
  • 作者: 崔媛李童童万立惠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11-2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血的保存时会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8年6月期间9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集90份静脉血,且均进行EDTA-K2抗凝处理,标本放置的室温为17-26℃,在0min、15min、2h、4h、6h、8h重复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比较每个时间点的检查结果。结果不同时间点的MPV(血小板平均体积)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项目不同时间的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静脉血标本不同的放置时间,除了对MVP有影响外,其余血常规检查项目的检查结果均不受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进行静脉检验与末梢检验的结果。方法:2021.02.01-2023.1.30,筛选80例接受血常规检查的受检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末梢检验,观察组:静脉检验,对比组间检验结果,采血疼痛度。结果:观察组血常规检验结果更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采血疼痛度无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取静脉检验结果比末梢更加准确,且疼痛度较轻,值得推广。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静脉血检验 末梢血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末梢静脉在血常规检验中对检验结果的作用。方法:摘选2019-2020年在我院需要接受血常规检查的100例患者,实施末梢静脉检测,比较具体的检测结果。结果:检测结果显示,末梢的Hct、PLt、RBC、MCHC、MCH检测数值小于静脉的检测数值,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 检测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空腹静脉标本放置时间不同对其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1年10月之间在我院150例进行全民健康体检的受检者血样为研究样本,以放置时间不同为分组依据,均进行生化检验,对比采血后不同时间下测得各项数据差异。结果:空腹静脉标本在5h与1h比较,血糖、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总蛋白指标存在差异,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空腹静脉标本时间放置不同时间进行生化检验数据会导致各项指标出现偏差,因此要依照相关规范做好各项工作,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和医院整体性医疗水平。

  • 标签: 常规生化检验 空腹静脉血标本 放置时间不同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对维持性透患者自体静脉内瘘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对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则接受额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比较近一年间搜集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数据分析结果。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后,在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数据比较中,实验组也明显优于参照组。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于控制、改善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各项病理指标,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现象,使患者对护理更加满意,利于护患关系的持续发展,倡导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维持性血透 自体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过程中不同温度阶段脑静脉氧含量的变化。方法在术中不同时点诱导气管插管后10min(T136.5℃)、转流低温期(T232℃)、复温期(T334℃)、转流结束20min(T436.5℃),分别采桡动脉及颈静脉球部血样本行脑静脉氧变化监测。结果在在体外循环开始后Hb、PaO2、CaO2、CjvO2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随温度降低PjvO2、SjvO2升高,O2ER、O2EI降低;复温后PjvO2、SjvO2下降,O2ER、O2EI升高,CjvO2持续下降。结论脑组织氧耗随温度下降而减少,温度上升而增加;复温时注意加深麻醉,缓慢复温以减少脑氧耗,保持脑氧供需平衡。

  • 标签: 体外循环 温度 脑静脉血氧含量
  • 简介:患者,男,40岁,有重体力劳动史,以"左上肢肿痛4天"于2009年4月16日入院。患者于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肿痛,疼痛为胀痛,与体位无关,因疼痛致上肢不能活动。无昏迷、惊厥、抽搐;无持续性高热、寒战、口干;有盗汗,无低热、午后潮热;无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谵妄;无窦道、流脓;无任何部位骨折。出现上述症状后,在当地医疗单位予口服阿莫西林胶囊、云南白药,外用红花油,无明显好转,遂来我院。

  • 标签: 左上肢 静脉血栓 阿莫西林胶囊 2009年 持续性高热 午后潮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静脉栓预防小组护理干预时的价值。方法:2018年7月~2020年11月,挑选在我院收治的6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均分为甲组(n=30例)、乙组(n=30例)。甲组实行静脉栓预防小组护理干预,乙组依照常规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满意率和康复效果。结果:甲组满意率为96.67%,高于乙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妇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方法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静脉栓的预防和治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到2020年9月份期间在我院接受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48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我们仅仅给予一些基础护理,而对照组还要进行多个方面的护理。治疗一段时间后我们需要检测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以及发生静脉栓并发症的概率。结果:接受治疗后患者的症状都有所缓解,但是观察组出现静脉栓并发症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感更强烈,并且本次研究的数据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对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症状进行治疗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除了手术治疗之外,进行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让患者早日出院并恢复健康。并且护理干预的效果很好,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作者: 陈世群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富顺县怀德镇中心卫生院陈世群近年来,我国患有静脉曲张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病人往往认为此病无关痛痒,所以极少会寻求医生的帮助,然而此病真的“无关痛痒”吗?前日来我院就诊的病人反应:“以前有静脉曲张情况,但是并不严重,上个月出了一场车祸,肩胛部位骨折,并且腿部也被撞肿了,结果静脉曲张就成了静脉血栓,并且脚踝处常常发痒,皮肤也有溃疡症状,需要接受治疗吗?”其实,这位病人的情况就属于医学上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那么到底什么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在发生这种情况后又该怎么办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下肢深静脉栓(DVT)护理体系,分析总结在手术中护理经验,总结护理决策和方法。方法:在临床上应用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患者卧床休息、康复训练等方式进行患者治疗,从而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结果:本次选取的36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完全康复,6例状况好转,2例因为并发肺动脉血栓而死亡。结论:为了保证化疗的效果合格,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需要做好药物使用观察外,还要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病症问题,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消除并发症的影响。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护理要点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我科近年来对需急诊自体静脉内瘘重建手术的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于重建期间的护理技巧及注意事项并分析相应的护理措施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 月~2021 年6 月间本院收治的14例需急诊自体静脉内瘘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间施行的护理经验。结果 14例接受急诊手术的终末期肾病的透析患者在施行有效的护理及心理疏导,均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急诊手术,经急诊手术后患者内瘘得以重建,并随后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围手术期间的精细护理切实保碍了患者的安全及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 精细、有效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及时心理疏导干预,对接受急诊自体静脉内瘘重建手术的患者的安全及对手术顺利进行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急诊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护理 精细
  • 简介:目的观察回收的自体血中残留的肝素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骨科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自体回输组和异体输血组,各20例患者,术前肝、肾、凝血功能均正常,无其他血液系统疾病。两组患者的输血量均超过800mL。采用ACT-Ⅱ型测定仪测定血中活化凝血时间ACT。结果ACT:自体回输组二个不同时间分别为(88.42±16.36)s和(94.15±20.45)s;异体输血组分别为(86.50±18.24)s和(93.80±19.20)s。两组患者ACT术前与输血后1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回输过程中使用适量肝素抗凝,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不大。

  • 标签: 自体血回输 肝素 凝血功能 活化凝血时间
  • 简介:静脉栓是住院患者常见并发症,由于深静脉栓起病隐匿,不易察觉,往往在发病后才被发现,易对患者造成较大危害.笔者对深静脉栓的发生病因、国内外流行病学、预防措施及护理管理方法进行总结,望能对深静脉栓的预防及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深静脉栓塞 预防 护理管理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