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病例:患者,男,56岁。因“眩晕伴左匕肢麻木无力2天”入院。患者入院前2天晨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视物旋转,左侧肢体麻木力弱,上肢重于下肢,当时测血压120/80mmHg,未诊治并且症状逐渐加重。查体:体温(T)36.8.0℃,脉搏(P)70次/min,呼吸(R)20次/min,血压(BP)130/90mmHg。心肺查体未见异常。神经系统:神清,对答切题,认知功能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左上肢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3级。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醒脑静注射液 死亡 下肢肌力 肢体麻木 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持续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价值。方法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治疗实施持续颅内压监测,同时根据监测情况对治疗方案实施合理地调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药物应用量、预后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甘露醇应用量少于对照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持续颅内压监测,不仅可有效指导药物的应用量,改善预后效果,同时还可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显著的下降,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监测 高血压性脑出血 治疗 持续 颅内压
  • 简介:牙龈出血,尤其是刷牙出血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牙周炎。"常常遇到患者因牙龈出血到口腔科就诊,最后检查出是患有高血压,之前患者自己一点都没觉察出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翁志强表示,高血压牙龈出血可见于高血压病首发、高血压血压不稳、高血压病未坚持服药、高血压病近期接受抗凝治疗病例,还可见于冠心病。

  • 标签: 高血压病 牙龈出血 附属第二医院 刷牙出血 主任医师 医科大学
  •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age,HICH)是指非外伤脑实质内的脑出血,具有发病急、病死率及致残率高等特点,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医学研究者的关注。有关脑出血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近年国内外已取得多项成果,但在大多基层医院,常规的内科治疗和传统的外科开颅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案,长期实践工作经验表明,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高血压脑出血都会给患者、社会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与经济负担,影响其生活质量。治疗虽可减缓病情,延长生命。但由于以往大宗病例分析表明,高血压脑出血的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趋于增多,患者手术的年龄也逐渐放宽。但手术治疗是否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目前亦尚无定论。为满足预防脑出血发生控制血压达标,一旦出现脑出血,都应进行积极治疗的临床要求。本课题拟对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大脑半球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以进一步明确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因素,为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治疗效果 大脑半球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手术结合中医"增水行舟"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阴虚风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2月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67例患者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24h内清除血肿,西医治疗组术后给予基础治疗,中西医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增液承气汤加减方。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期GCS评分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医治疗组比较,中西医治疗组术后第21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P〈0.05),术后第21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1,P〈0.05)。结论早期手术结合"增水行舟"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阴虚风动证远期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标签: 中西医结合疗法 神经外科手术 阴虚动风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增液承气汤
  • 简介: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老年血压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老年血压抑郁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血压均明显下降,试验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能有效缓解老年血压患者的抑郁症状,降低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老年高血压 抑郁
  • 简介: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影视剧里,这样的对话时常出现:一个人起床后摸着头说:"今天血压有点高。"听者多数情况下会问:"是不是昨晚没睡好?"可见,睡眠与血压的关系已深入人心。诸多研究也证实了这点,有些高血压确实与睡眠密切相关。英国一项为期5年、涉及1万名成年人的追踪调查发现,与每晚能睡7小时以上的女性相比,睡不够6小时的女性,高血压风险高出42%;总是睡不够5小时的人,罹患高血压的风险还要高出31%。

  • 标签: 高血压 影视剧 起床后 成年人 睡眠 女性
  • 简介:目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并观察依从是否有提高。方法随机选择高血压病患者60例,统一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培训1年之后,对比治疗前的血压控制情况和用药依从。结果在经过健康教育培训之后绝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控制、和用药依从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全方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对用药的依从高血压疾病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提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高血压患者 用药依从性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脑出血患者病例96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给予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则给予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并进行术后疗效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例术后的生活能力明显提高,总有效率达到85.42%,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的总有效率,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各种临床并发症发生相比较,各项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对治疗脑出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经济适用、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及广泛临床应用。

  • 标签: 小骨窗微创手术 脑出血 疗效分析
  • 简介:目前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采用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标准: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高血压常见的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硬、心悸等。高血压病因复杂,不仅与遗传有关,

  • 标签: 抗高血压 毫米汞柱 诊断标准 防治指南 舒张压 收缩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高血压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7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二联用药146例纳入对照组,三联用药32例纳入三联用药组,比较不同用药方案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78例患者,二联用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41%(132/146),三联用药组为90.65%(29/3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联用药方案中Ca2+拮抗剂+ACEI与β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的有效率明显高于ACEI+β受体阻断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用药方案中的Ca2+拮抗剂+利尿剂+ACEI的有效率高于ACEI+Ca2+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联合应用,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用药结构基本合理。

  • 标签: 高血压 联合应用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抑肽酶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凝血酶敏感蛋白(TSP)-1和TSP-2及其受体CD36mRNA的影响,探讨抑肽酶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抑肽酶组,采用胶原酶诱导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脑出血后TSP-1及TSP-2和CD36mRNA表达变化。结果脑出血第4天,TSP-1表达达高峰;TSP-2第14天表达达高峰;脑出血第4天,第21天CD36呈双峰表达。抑肽酶组TSP-1mRNA表达第1~4天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TSP-2mRNA第14天达高峰且第1~21天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CD36mRNA第1~4天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第14~21天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抑肽酶可能通过调整脑出血大鼠脑内TSP-1及TSP-2和CD36mRNA的表达,降低其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加快血肿吸收,促进脑组织修复。

  • 标签: 抑肽酶 脑出血 凝血酶敏感蛋白 CD36 大鼠
  • 简介: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amyloidangiopathy,CAA)作为一种常发生于老年人的脑内微血管病变,病理特征主要是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沉积于皮层、皮层下、软脑膜中或小血管的中膜以及外膜,血管平滑肌失去了正常的生理功能[1]。CAA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易出现反复发作或多发脑叶出血,

  • 标签: 脑淀粉样血管病 脑出血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为高血压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效果和意义.方法:100例依从差、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临床药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高血压用药知识和疑难问题,对干预组患者实施个体化药学服务,对照组不予干预,并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对患者的治疗结果、用药依从、用药知识等进行随访调研.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血压控制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高血压用药知识水平也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论:临床药师通过面向高血压患者的药学服务可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依从和用药知识水平,避免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高血压 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
  • 简介: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0年,其发病率将是心血管疾病的首位,而人群中轻中度的高血压人群最多,此病一般需要进行终身治疗,降压治疗可以减少或是延缓患者的靶器官受损情况,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的寿命。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类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目前也已经成为了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常用药物,本研究就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作如下报告。

  • 标签: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社区高血压 终身治疗 疗效观察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人群
  • 简介: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味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安全。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温胆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压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4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达标率为93.33%(4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舒张压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NO为(7.13±1.4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2±1.49)μmol/L,心率、血尿素氮为(68.72±8.37)次/min、(4.36±0.51)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6.28±10.19)次/min、(4.97±0.6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胆汤加味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减少对内皮血管的损伤,改善患者心、肾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病 温胆汤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提高对钩端螺旋体病导致的弥漫肺泡出血的认识,争取早期诊治,以便改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8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由钩端螺旋体病导致的弥漫肺泡出血16例病例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和转归。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农民14例,学生2例;主要为青壮年;均在8-11月发病;10例发热第3天,6例发热第4天出现咳嗽、咯血及呼吸困难急诊入院;胸片及胸部CT均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的点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及早给予针对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钩端螺旋体病是弥漫肺泡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把握该病的临床特征,及时正确诊治能明显改善预后。

  • 标签: 钩端螺旋体病 弥漫性肺泡出血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对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的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使用口服胺碘酮方法治疗,对照组使用口服倍他乐方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90.00%)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6.00%)低于对照组(22.00%),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使用胺碘酮方法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老年冠心病 心律不齐
  • 简介:4月13日,辽宁锦州,成千上万的人含着热泪为年仅28岁的'好的哥'铁男送上最后一程。铁男是一名出租车夜班司机。4月9日15时,白班司机赵师傅电话找他接班,一直没有接电话。赵师傅和警察撬开房门,却发现铁男蜷缩在卫生间已经没了意识。经医院检查诊断为脑干大面积出血夺去了他的生命。这不仅让我们想起2013年3月9日济南好司机宋洋的不幸。那天宋洋驾驶着大客车,行驶在从聊城返回济南的济聊高速公路上。突然,宋洋身体晃动,

  • 标签: 脑干出血 医院检查 白内障术 头颅外伤 听反射 眼病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氟桂利嗪胶囊(FNZ)致老年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72例老年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老年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相关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情况。结果72例患者均有明显的氟桂利嗪胶囊用药史,且用药时间最短15d,最长1年,48例患者在用药3个月内出现帕金森综合征,多以运动迟缓、肌强直为主,所有患者均能得到对症治疗。结论与原发性帕金森综合征不同的是,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多以预防为主,合理有效的对症治疗对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氟桂利嗪胶囊 老年性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