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芬太尼是目前最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镇痛效果强,但同时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地佐辛为阿片类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不产生依赖性,能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我们观察了地佐辛、芬太尼分别配伍哌卡因用于PPH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硬膜外自控镇痛 镇痛效果 PPH术 罗哌卡因 芬太尼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目的观察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中硬膜外哌卡因给药方式的比较。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Ⅱ级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30例,分为A组和B组两组(n=15),A组术中以微量注射泵持续硬膜外腔注射哌卡因,B组则在硬膜外腔间隔1h单次注射同等量的哌卡因。结果A组MAP降低心率上升超过20%的发生率、术中使用麻黄素以及舒芬太尼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两组使用阿托品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联合麻醉时,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硬膜外注射哌卡因较相同剂量哌卡因硬膜外腔间隔一定时间单次注射有助于循环的稳定。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时,硬膜外腔持续微泵推注0.75%哌卡因5mL/h,有助于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值得推广。

  • 标签: 静吸复合全麻 联合硬膜外阻滞 罗哌卡因
  • 简介:目的:探讨哌匹隆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成哌匹隆组和喹硫平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Cohen-Mansfied激越问卷(CMAI)、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哌匹隆组有效率为82.0%,喹硫平组有效率为85.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哌匹隆治疗12周后BEHAVE-AD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下降,其中在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3个因子的得分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MMSE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哌匹隆的不良反应较喹硫平轻,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与喹硫平相比,哌匹隆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当,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哌罗匹隆 喹硫平 老年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