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日。近年来,糖尿发病率逐年升高。2008年,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发病率已高达9.7%,现在这一比例已达12%,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糖尿前期人群比例已高达50.1%,这就意味着每10个人中,有1个是糖尿患者,有5个是糖尿潜在患者。分析认为,饮食不健康和运动太少,是越来越多的人患上糖尿的主因。

  • 标签: 世界糖尿病日 专利 糖尿病前期 发病率 意味着 人群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妊娠合并心脏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患者80例,根据患者妊娠结局,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属于正常妊娠;观察组45例,属于不良妊娠。统计分析影响患者妊娠结局的因素,如心功能分级、心脏类型、高血压、孕次等。结果两组心脏类型、心功能分级、高血压及孕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清总胆固醇(T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类型、心功能分级、高血压、孕次均与妊娠合并心脏患者妊娠结局密切相关,临床应采用风险分级管理以改善妊娠结局,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妊娠 心脏病 妊娠结局
  • 简介:提到糖尿,很多人会认为它与日常生活中的“糖”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实际上,此糖非彼糖。糖尿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群。而血糖,顾名思义,是指血液中的糖。“别吃太多糖,小心得糖尿。”人们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其实,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吃糖多少和糖尿没有直接关系,患糖尿的根本原因是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或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组织器官出了问题,没有足够的胰岛素去“消化”糖分。

  • 标签: 糖尿病 多糖 分泌胰岛素 血糖水平 组织器官 疾病群
  • 简介:冠状动脉疾病(CAD)是种最常见的心脏,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绞痛的特征是集中于胸部、颈部和左臂的不适感,它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诊断和评估冠心病的黄金标准是冠脉造影。治疗的目标是通过修正糖尿、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风险因素及急性缺血管理,最大程度地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死亡风险。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ACEI、他汀和抗血小板药物。

  • 标签: 缺血性心脏病 治疗药物 稳定性 冠状动脉疾病 Β受体阻滞剂 硝酸酯类药物
  • 简介:随着二政策的开放,有越来越多的高龄产妇,加上饮食、环境等因素的响,很多准妈妈担心孩子会不会出现心脏问题,特别是有心脏家族史的人更深受困扰,心脏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 标签: 心脏病 遗传 高龄产妇 心脏问题 准妈妈 家族史
  • 简介:肝源糖尿是指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伤的糖尿,病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不明显,临床上以餐后血糖升高和糖耐量降低为主要特点。其相关并发症不但加重肝细胞损伤,还会破坏机体葡萄糖稳态,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但诊治不够规范。本文介绍了肝脏疾病对葡萄糖稳态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肝源糖尿的诊治进展,以及肝源糖尿降糖药物的选择。

  • 标签: 肝源性糖尿病 诊断 治疗 综述
  • 简介:目的分析器质心脏伴阵发性房颤动态心电图,对比其与无器质心脏伴阵发性房颤的诱因和阵发性房颤的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75例检测为器质心脏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试验组,75例无器质心脏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房室早搏发生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器质心脏伴阵发性房颤多数患者是因为房室早搏引发的,因此医务人员应该重视患者动态心电图中发生的房室早搏现象,及时发现患者问题进行治疗。

  • 标签: 器质性心脏病 无器质性心脏病 阵发性房颤 动态心电图 房室早搏
  • 简介:目的探讨对糖尿视网膜病变合并糖尿肾病患者选择黄芪颗粒+羟苯磺酸钙加以治疗后获得临床疗效。方法160例糖尿视网膜病变合并糖尿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给予羟苯磺酸钙+黄芪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P)水平、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尿肾病治疗效果及眼底荧光造影结果。结果观察组糖尿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8.75%优于对照组的77.50%,眼底治疗总有效率为98.75%优于对照组的7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BP水平为(6.23±1.69)mmol/L,HbA1c水平为(6.15±0.63)%,UACR水平为(336.62±180.15)mg/g,分别优于对照组的(8.71±2.15)mmol/L、(7.52±0.93)%、(476.49±271.19)m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视网膜病变合并糖尿肾病患者,疾病治疗药物选择羟苯磺酸钙+黄芪颗粒,可以使患者HbAlc水平及眼底荧光造影结果等获得确切改善,最终有效优化糖尿视网膜病变合并糖尿疾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黄芪颗粒 羟苯磺酸钙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
  • 简介:妊娠期糖尿(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指妊娠期间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其特征是妊娠期母体胰岛β细胞代偿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不能满足胰岛素抵抗增加的需求。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及关注热点大多在诊断和治疗方法上,对于GDM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妊娠期间β细胞功能变化则较少涉及。本文旨在从胰岛β细胞功能的角度探讨GDM的发病过程,以期为获得更好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β细胞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与糖尿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78例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为观察组和78例无糖尿的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糖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病程的长短、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血凝结果异常有关。结论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应同时注重,加强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血凝
  • 简介:目的:探讨肺鳞癌化疗后诱发糖尿的原因及临床药师干预的意义。方法:对1例肺鳞癌cT4N3M1Ⅲb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后诱发糖尿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化疗用药是导致该患者糖尿发生的主要原因,临床药师积极参与肿瘤患者化疗用药的方案制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监测十分必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综合预后。结论:肺鳞癌患者化疗期间应注意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给予降糖治疗,并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愈后。

  • 标签: 肺鳞癌 GP方案 糖尿病 临床药师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特点以及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h血糖检测。结果:全部患者神经电生理异常率81%,其中运动神经异常率67%,感觉神经异常率76%;腓神经传导异常率71%,F波异常率62%。病程超过10年神经电生理检查异常率96%,且神经电生理异常情况和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h血糖水平有关。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是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手段,特别是联合神经电生理检测更有利于对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积极良好的控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保持血糖稳定,有利于疾病的控制。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电生理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目的分析糖化血清白蛋白在糖尿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糖尿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清白蛋白在糖尿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清白蛋白 诊断
  • 简介:目的建立小鼠1型糖尿模型,研究糖尿早期时睾丸中睾酮合成关键酶的变化。方法雄性成年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糖尿模型组10只。通过ip链脲佐菌素(150mg/kg)制备糖尿模型,成功制备糖尿模型后4周处死小鼠,取血清和睾丸组织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睾丸组织中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类固醇激素合成灵敏调节蛋白(StAR)、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VI型(3β-HSD6)、17a-羟基化酶/17,20-裂解酶I型(P450c17a1)及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III型(17β-HSD3)相应mRNA(Lhcgr、Star、Cyp11a1、Hsd3b6、Cyp17a1和Hsd17b3)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睾酮和黄体生成素(LH)含量、睾丸组织中3β-HSD1、P450c17a1及17β-HSD3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周糖尿小鼠血清中睾酮和LH含量显著降低(P〈0.05);睾丸组织的Lhcgr、Star、Cyp11a1、Hsd3b6、Cyp17a1和Hsd17b3mRNA含量显著降低(P〈0.05、0.001);3β-HSD1、P450c17及17β-HSD3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早期糖尿小鼠睾丸中睾酮合成关键酶的表达显著降低。

  • 标签: 糖尿病 睾丸 睾酮 类固醇合成酶 黄体生成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2型糖尿与恶性肿瘤发病之间关系,为及时诊治2型糖尿伴发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临床支持。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确诊为2型糖尿的患者共3869例,其中2型糖尿伴发恶性肿瘤患者486例,分析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结果2型糖尿患者伴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12.56%,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486例研究对象中,女男分别占46.09%(224/486),53.91%(262/486),各年龄段女男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年龄段依次占总数的12.6%、39.5%、40.9%、7.0%。从肿瘤来源分析,消化系统肿瘤(食管、胃、肝脏、胰腺、结直肠)占首位,50.2%(244/486),后依次为呼吸系统肿瘤(肺)12.8%(62/486),血液系统肿瘤11.5%(56/486),泌尿系统肿瘤6.05(29/486)妇科肿瘤5.8%(28/486)排名前4位系统中,女男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血液系统外,泌尿消化、和呼吸系统肿瘤在男性中较高。从具体部位分析,排名前位肿瘤依次为结直肠癌、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结论2型糖尿伴发恶性肿瘤有其特殊发病规律,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发,并且以肝癌、胰腺癌居多2型糖尿增加恶性肿瘤发病率,临床诊疗过程中,应重视恶性肿瘤筛查,避免漏诊、误诊,重视高胰岛素、高血糖处理,降低2型糖尿患者中恶性肿瘤发生。

  • 标签: 2型糖尿病 恶性肿瘤 发病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肾病(DN)状态下三羧酸(TCA)循环中间代谢产物的差异,观察糖尿肾病细胞模型中的代谢紊乱。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对照组(Control)、高糖组(Highglucose)、棕榈酸组(PA)、棕榈酸复合高糖组(PAhighglucose)。线粒体染色法观察造模后的细胞损伤状况,基于气相的代谢组学方法检测细胞模型中出现的代谢差异,并找出相关差异化合物。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量方法进一步测定差异化合物的绝对浓度。qPCR测定差异化合物相关通路的酶表达。结果:12、24h内高糖对HK-2细胞的损伤和代谢影响较弱,而棕榈酸在短期内就可以造成肾脏细胞损伤和代谢紊乱,复合因素下的诱导效果更甚。造模细胞内出现的代谢异常中TCA循环占主要部分,其中柠檬酸和琥珀酸水平出现异常升高。并且琥珀酸水平异常主要由其合成酶影响导致。结论:棕榈酸诱导引起细胞中TCA循环代谢异常变化可能与DN相关。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棕榈酸 琥珀酸
  • 简介:目的针对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200例糖尿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和实验组(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每组10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9.0%明显高于对照组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剂量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糖尿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二甲双胍 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评价家庭医生式服务对城乡糖尿自我管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册的糖尿管理对象中80例糖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访视干预,观察组给予家庭医生式服务干预。比较两组在实施不同干预前后对糖尿疾病知识掌握、对体重血糖水平的控制及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糖尿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饮食、活动、用药依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糖尿患者采取家庭医生式服务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对糖尿疾病知识掌握及依从性情况,患者体重、血糖水平经过干预得到有效控制,患者自我管理情况良好。

  • 标签: 家庭医生式服务 糖尿病 自我管理 社区干预
  • 简介:目的了解社区糖尿视网膜病变(DR)患者实施中医药综合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糖尿(DM)居民中为轻、中度DR且年龄≤70岁的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干预组81例,采取中医药综合管理,对照组94例,采取DM常规管理,持续1年,观察2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微量蛋白、视力、眼底等情况、眼科随访依从以及中医主观症状。结果干预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眼底病变加重情况,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前后对照分析,管理后血糖、总胆固醇明显优于管理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强化干预前后比较,中医主观症状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中医药综合管理干预模式防治DR改善了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中医主观症状,提高了患者眼科随访的依从,具有重要的社区管理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医药综合管理
  • 简介: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技术对高血压心脏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变化进行评价。方法75例高血压心脏患者作为高血压心脏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DTI技术及多普勒血流频谱测量舒张早期充盈峰(E)及舒张晚期充盈峰(A)、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及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并进行组间对照研究。结果高血压心脏组Ea(7.90±2.50)cm/s、Aa(9.30±2.60)cm/s及Ea/Aa值(0.84±0.05)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4.80±5.30)cm/s、(12.50±2.30)cm/s、(1.18±0.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心脏组E(64.90±19.71)cm/s、A(75.03±18.42)cm/s及E/A值(0.91±0.21)均低于健康对照组(89.33±18.86)cm/s、(87.65±22.80)cm/s、(1.19±0.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技术结合多普勒血流频谱测定可更为有效的对高血压心脏左心室舒张功能进行评价。

  • 标签: 组织多普勒成像 房室瓣环 高血压心脏病 左心室舒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