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泽泻行情波动频繁,历史上有过1.5元(千克价,下同)的低价烂市行情,也有过25元的辉煌价位。近几年泽泻行情更是大起大落,其变化幅度之大,引起多商关注,并成为多数药商追随的对象。

  • 标签: 泽泻 波动 品种 行情
  • 简介:目的通过对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相位值与R2*值的离体与在体相关性研究,评价SWI相位值在定量测量肝脏铁沉积的可行性。方法对9个氯化锰水模、32例正常对照者和77例肝硬化患者分别行MR多回波T2*加权成像和SWI扫描。应用SPIN(signalprocessinginNMR)软件计算水模和被试的T2*值和SWI相位值。将正常对照者SWI相位值的均值减去两倍标准差作为阈值,以此阈值将患者肝脏感兴趣区划分为高和低含铁区,然后测量高含铁区的相位值,将其转换为弧度后与R2*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氯化锰水模SWI相位值与R2*值均与浓度明显相关(P〈0.01),氯化锰水模SWI相位值与R2*值呈明显负相关(P〈0.01)。正常人肝脏SWI相位值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2003和15SiemensPhaseUnit(SPU)。将2003-2×15=1973作为测量阈值将肝硬化患者肝脏SWI感兴趣区划分为高和低含铁区,肝硬化患者的SWI高含铁区相位值和R2*值呈明显负相关(P〈0.01),正常对照者中SWI高含铁区相位值和R2*值不相关(P〈0.05)。结论SWI相位值可以无创、定量测量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脏铁沉积的程度。

  • 标签: 肝硬化 铁沉积 磁敏感加权成像 相位值 R2*
  • 简介:众所周知,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以大大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但糖化血红蛋白仅反映最近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却不能反映血糖波动情况.其实,除了高血糖,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血糖波动,糖尿病病友对此要引起重视.

  • 标签: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血糖波动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并发症 防控 血红蛋白水平
  • 简介:“涨三年、落三年,不涨不落,又三年。”小的行情波动几乎年年都在发生,大的药市周期规律变化,的确需要经过这么一个漫长过程。尤其,近二十年以来,表现更为活跃和明显。每一轮大的涨价周期都会产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天价品种,如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两千年前后,佛手、山芋肉、八角茴香、草果、黄连等,都出现了辉煌价位。这轮大涨价周期造就的天价药材,从品种数目上和行情上,都远远超过上一次。以下列表中的高价品种多是在这轮周期中出现的。

  • 标签: 品种数 行情 波动 药市 周期规律 八角茴香
  • 简介:众所周知.长期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并发症)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近年的许多研究还表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与血糖整体水平升高有关.而且与血糖的波动性也有密切关系.血糖波动性越高.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越大。控制波动性高血糖.可以降低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血糖波动 微血管并发症 波动性 危险因素 高血糖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压波动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分析某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例,依据术后有无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19例)和未再出血组(51例),分析2组病例术前收缩压、舒张压、血肿量,分别统计出术后再出血和未再出血病例的收缩压(SBP)〉150mmHg和〉170mmHg次数及频数百分比,进行术后血压波动与再出血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术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未见明显差异(P〉0.05),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的术后SBP〉150mmHg的频数百分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的术后SBP〉170mmHg的频数百分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较未再出血患者术后血压波动范围大且频数多,提示患者术后再出血与术后血压波动相关。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血压波动 再出血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DM)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因脑卒中合并2型DM就诊于我院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照组给予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两组在三餐前后、睡前、凌晨3点血糖波动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在2周、4周、12周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NI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波动参数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糖波动 脑卒中 糖尿病
  • 简介:【摘要】:探究及比较利拉鲁肽不同时间注射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6月期间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应用利拉鲁肽进行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A组于早餐前应用利拉鲁肽,B组于晚睡前应用利拉鲁肽。比较两组血糖波动: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及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结果:SDBG、PPGE无统计学差异;LAGE在第3天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LAGE在第5天、第7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3天、第5天、第7天,晚睡前应用利拉鲁肽组空腹血糖控制更好(P

  • 标签: 2型糖尿病 利拉鲁肽 注射时间 血糖波动
  • 简介:目的应用简便、无创性的心电图探讨Q波型心机梗死(MI)后T波动态变化对左室收缩功能和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住院80例有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AMI),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观察异常Q波导联T波的动态变化。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彩色心室壁动力分析(CK)和超声学定量(AQ)技术检测心室壁和左心室功能。结果T波由倒置转为直立,即T正常化组的血浆CK峰值和心室壁运动得分指数(WMSI)明显低于T波持续倒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峰值排空率(PFR)和射血分数(EF)显著高于T波持续倒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波正常化越早左心功能趋向于恢复越好。结论心电图AMI异常Q波导联T波的动态变化,可作为评价左心功能和心肌损害程度的指标,对判定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室功能 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 简介:目的探讨曲伏前列素控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昼夜眼压波动的疗效。方法将32例(6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6例(31眼)应用0.004%曲伏前列素每天1次滴眼,16例(29眼)应用0.25%噻吗心安每天2次滴眼,共治疗8周。结果用药后曲伏前列素组的夜间眼压及眼压波动值明显低于噻吗心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白天平均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曲伏前列素与噻吗心安相比,对夜间眼压及昼夜眼压波动控制效果更佳。

  • 标签: 青光眼 曲伏前列素 噻吗心安 眼压
  • 简介:1例78岁房颤患者长期服用华法林,1NR值控制在1.6~2.5。入院当日测PT41.6S,INR3.53,遂停用华法林。4d后测INR1.25,低于正常水平,患者重新口服华法林。因关节疼痛加用塞来昔布,监测凝血四项显示PT、INR值分别由14.4S、1.25上升至36.7S、3.12。临床药师分析患者所用药物中,氯雷他定、塞来昔布均可加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建议停用华法林、静脉注射维生素K1,医师采纳。此后,继续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至INR值回落后恢复使用华法林。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出血及栓塞事件。

  • 标签: 华法林 INR 房颤 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联合心理认知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6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联合心理认知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波动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抑郁症 综合护理 心理认知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的影响,选取我院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对所有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但是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通过干预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日均波动幅度情况,并对接受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日血压最大波动幅度的情况为5.51±1.66mmHg,整体满意度达到了100.00%。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日血压最大波动幅度的情况为13.54±2.56mmHg,整体满意度情况为78%。说明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其应用可减少血压的波动,维持血压稳定,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社区高血压 慢病管理模式 血压波动
  • 简介:华法林作为临床抗凝治疗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广泛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肺栓塞、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等的抗凝治疗中[1]。但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易受其他药物、食物、遗传、年龄、体重、疾病、环境等因素影响[2],使其抗凝作用发生变化。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值 药学服务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睡眠障碍患者的血糖波动与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的T2DM患者睡眠障碍患者100例,并随机选取同期100例未伴有睡眠障碍的单纯T2DM患者作为对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两组患者血糖,计算、比较两组的血糖波动指标评价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结果观察组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肽、HOMA-β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S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I及HOMA-β与SDBG、MAGE、MODD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HOMA-β、SDBG与糖尿病伴睡眠障碍有相关性(P<0.05)。结论糖尿病伴睡眠障碍患者血糖波动可能与胰岛素分泌缺陷密切相关,血糖高波动性对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严重,促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 标签: 2 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睡眠障碍 胰岛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联合应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心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2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分别应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SAS、SDS评分。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9.44%低于参照组52.78%,护理满意度97.22%高于参照组77.78%,护理干预后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中效果卓然,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抗炎饮食配合益生菌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糖波动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加益生菌辅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基础上联合抗炎饮食指导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胰岛功能指标、血糖波动情况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OMA-β、HOMA-IR、ISI、MODD、MAGE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OMA-β、ISI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OMA-IR、MODD、MAGE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抗炎饮食配合益生菌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降低胰岛素抵抗,控制血糖波动,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抗炎饮食 益生菌 胰岛素抵抗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参黄降糖胶囊以及格列美脲联合治疗的效果,探讨对于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病例数共计为30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中患者口服格列美脲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则是在服用格列美脲的基础上联合参黄降糖胶囊进行治疗。结果 在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中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2型糖尿病 效果 血糖波动 格列美脲 参芪降糖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参黄降糖胶囊以及格列美脲联合治疗的效果,探讨对于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病例数共计为30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中患者口服格列美脲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则是在服用格列美脲的基础上联合参黄降糖胶囊进行治疗。结果 在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中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2型糖尿病 效果 血糖波动 格列美脲 参芪降糖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