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9 个结果
  • 简介:2006年3月20日,FDA发布了一个新规章,禁止金刚烷类(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抗流感病毒品用于禽类。FDA采取此项措施是为了确保人类使用这些药品防治流感的有效性。

  • 标签: FDA 禽类 抗病毒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 抗流感病毒 药用
  • 简介:本篇综述讨论了多种类型的抗病物及其治疗前景,主要是针对于HIV病毒。这些药物作用于病毒感染的整个过程,包括病毒的进入、复制及释放。这对于联合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联合治疗一般至少由3种药物组成,现在已经成为治疗AIDS的标准。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疫苗 病毒复制 病毒进入 病毒释放
  • 简介:摘要:病毒对人类生命健康所产生的威胁较大,出现病毒感染之后具有疾病传播速度快、传播能力强的基本特点。为了有效应对病毒对健康所产生的影响,抗病物是治疗病毒性感染的基础药物。但是在抗病物发挥良好疗效有效抑制病毒传染的过程中,抗病物的大量生产和使用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见的抗病物氯喹作为分析对象,探索抗病物的分析方法,为抗病物的使用提供指导。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提升抗病物的使用安全性,使抗病物在造福人类生命健康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效防止其对我们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分析方法 氯喹
  • 简介:干扰素(IFN)是丙型肝炎抗病治疗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单药治疗以及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都表现出较好的抗病疗效。IFN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已成为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方案,对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和应答指标的研究有助于个体化给药。本文对聚乙二醇IFN、人血清清蛋白融合IFN以及特异性靶向HCV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丙型肝炎 抗病毒药物 药物疗法 综述
  • 简介:目的考察肺炎宁颗粒剂对抗流感病毒和合胞病毒的作用。方法以利巴韦林抗病胶囊为对照,采用鸡胚中和法和Hep—2细胞体外培养法进行抗流感病毒FM,株和合胞病毒Long株试验。结果体外中和试验中,肺炎宁抗流感病毒作用是抗病胶囊的3.02倍,是利巴韦林的9.15倍。结论肺炎宁颗粒剂的对抗二种病毒作用明显优于两种对照药物。

  • 标签: 肺炎宁颗粒剂 药效学 流感病毒 合胞病毒
  • 简介:目的研究抗病新药17997对细胞代谢的影响和抑制病毒复制时细胞热效应的变化。方法利用微量量热的方法。结果热代谢曲线表明,在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浓度下,17997不影响宿主细胞的正常代谢,且能明显地降低病毒复制时的细胞热代谢。结论17997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对宿主细胞的热代谢没有影响。

  • 标签: 抗病毒新药17997 抗病毒效应 细胞 微量量热法 单纯疱疹病毒I型
  • 简介:摘要:通过采用二氨基马来腈作为起始原料,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步骤实现替诺福韦的合成:首先,将其与甲酸三乙酯缩合;其次,将其与手性异丙醇胺环合,形成咪唑环;第三,将其与醋酸甲脒结合,形成腺嘌呤环;最后,将其与甲苯磺酰基甲氧基亚磷酸结合,从而获得所需的目标化合物。这条非核苷工艺路径可以避免N6-取代的烷基化副产物的出现;在合成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叔丁醇钠来取代叔丁醇镁;替换三甲基溴硅烷为三甲基氯硅烷,采用溴化钠水解技术,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的成本。经过优化的替诺福韦的生产工艺,使得其总收率大幅度提高,由原来的24%跃升到37%。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替诺福韦 中间体 合成工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抗病治疗的时机,为制定SARS抗病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研究,使用SPSS软件分析我院SARS患者的住院病历特点及转归,分析不同时间开始抗病治疗对T细胞亚群以及预后的影响,以初步探讨SARS抗病治疗的时机.结果本文研究发现,随着抗病治疗开始时间的延迟,T细胞亚群的下降程度明显增加,病死率逐渐上升;发病3d内开始抗病治疗治愈率可达100%,而在发病第4~7天时才开始抗病治疗的病死率已超过文献报道(6.5%)水平.结论发病3d内开始抗病治疗效果比较好.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药物治疗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简介:目的:比较3种抗病物治疗方案对治疗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AIDS患者45例,将其分为3组(各15例),即方案-1组(D4T+3TC+NVP)、方案-2组(3TC+AZT+NVP)和方案-3组(DDI+AZT+NVP);比较3组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耐药情况、HIV-RNA转阴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方案-1组患者的耐药率显著低于方案-2组和方案-3组(P〈0.05);3组患者间HIV-RNA转阴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症状为皮疹及肝毒性。结论:3种AIDS抗病物治疗方案对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相近,但方案-1组(D4T+3TC+NVP)的耐药性更低,是用于治疗AIDS患者的最佳选择。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 药物治疗 疗效比较
  • 简介:目的研究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抗病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质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患有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患者局部或者全身的抗病治疗,而实验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的氟米龙滴眼液。通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眼压、治疗时间和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大于对照组的74%;实验组的眼压在治疗一个月后与对照组相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的治疗时间为(12.18±1.45)天少于对照组的(17.89±1.68)天;实验组的复发率为6.00%小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抗病物来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氟米龙滴眼液 抗病毒药物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 简介:中药板蓝根抗病机理研究阶段性总结会日前在广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来自福州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的专家参加了会议。在钟南山的牵头下,板蓝根的抗病作用研究取得了多项进展,大家对这些阶段性结果都表示满意。

  • 标签: 抗病毒机理 板蓝根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专利 美国
  • 简介:本文主要论述了MxA基因在Ⅰ型干扰素(IFNα/β)或病毒诱导下可表达具广谱抗病作用的Mx蛋白(小鼠为Mx1,人类为MxA),并介绍了MxA蛋白的抗病谱及其机理,论述了MxA表达与病毒感染性疾病(HIV-ⅠHBVHCV等)发生和发展的相关性,以及在判定IFN疗效中的应用。

  • 标签: MXA蛋白 抗病毒机理 临床应用
  • 简介:【 摘要】 病毒感染如今对人群感染极大。本文作者以乙型肝炎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结果入手,就 NLR家族在机体抗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NLR家族 抗病毒 乙肝
  • 简介:采用醇提与水煮双重提取抗病合剂中有效成分,并用薄层层析法测定了合剂中有效成分靛玉红的含量。

  • 标签: 提取 靛玉红 薄层层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物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70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给阿德福韦酯核苷类抗病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HA、PC3、LN和CIV等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肝纤维化治疗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ALT、AST与ALB等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而且有利于患者肝功能的改善。

  • 标签: 扶正化瘀胶囊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 简介:目的观察菌毒清颗粒的体外抗病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的CPE法观察菌毒清颗粒在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的抑制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菌毒清颗粒对EB病毒BcLF和BARF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菌毒清颗粒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所致CPE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EB病毒的BcLF和BARF1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菌毒清颗粒能在体外抑制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和疱疹科病毒

  • 标签: 菌毒清颗粒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 柯萨奇病毒 EB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