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田从豁等观察了皮下埋针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治疗的具体方法如下:取穴:实证取定喘、肺俞或背部压痛点。虚证取隔俞、肾俞或背部压痛点。针具与腧穴处常规消毒后,将针刺入皮下,并活动周围皮肤,无刺痛后,用胶布固定,留针3—5日。每周埋针1—2次,休息2日后再埋针,共治疗4周。本组共治疗了70例,总有效率达75.72%,临床症状消失率35.72%,显著好转率40.00%,无效24.28%。实证48例,临床控制22例,显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85.42%;虚证22例,临床控制3例,显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达54.54%。实证组疗效明显优于虚证组(P<0.01);本组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有显著改善(P<0.001);本组血中噬伊红细胞计数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01)。据此认为用以上皮下埋针法治疗哮喘疗效显著。

  • 标签: 皮下埋针治疗 哮喘 临床疗效 中医
  • 简介:静脉穿刺应用于静脉输液、注射和抽血。静脉注射后穿刺部位皮下瘀血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一种现缘,因此,保护血管很重要,尤其对长划输液的病人,危重病人更为重要。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总结出一些简单、方便的可防止皮下瘀血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静脉穿刺 皮下瘀血 预防措施 护理技术
  • 简介:皮下注射法以往的教科书中的要求为: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过瘦者可提起注射部位的皮肤,迅速将针头的2/3刺入,放开左手固定针柱,抽吸无回血,即可推注药物,注射完毕,以棉球轻压进针处,快速拔针。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感到教科书中的皮下注射

  • 标签: 皮下注射法 教科书 注射部位 注射器 皮肤 针头斜面
  • 简介:1例77岁女性房颤患者规律服用华法林钠片(2.5mg,qd,共17个月),服药期间INR稳定且达标。1周前患者因下肢疼痛于中医科诊断为脉管炎,并服用中药汤剂,服药第6天双侧臂部、腰部、双腿皮肤多处瘀斑瘀点,第7天进展为多处大面积瘀斑,立即入院,查INR7.35,停用华法林钠片与中药汤剂,给予维生素K1逆转华法林抗凝,3d后INR降至1.58,重新服用华法林钠2.5mg·d(-1),12d后大面积瘀斑明显见吸收,面积缩小一半,予以出院,INR2.25。出院一周后及两周后随访,患者INR分别为2.45、2.21,瘀斑基本吸收完全。

  • 标签: 华法林 出血 中药 相互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通过系统综述国内外文献,对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MDI)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系统检索各中文数据库及外文数据库,全面搜集有关CSII和MDI治疗糖尿病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文献,并进行系统综述.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3篇外文和6篇中文文献.国外研究采用Markov模型,以成本效用评价为主,3篇文献均认为CSII比MDI有更好的成本效用.国内研究以成本效果分析为主,其中有3篇认为CSII具有更好的成本效果.结论:CSII比MDI在糖尿病的短期治疗上成本相对较高;但在长期治疗上能更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用比和增量成本效果比.

  • 标签: 胰岛素泵 持续皮下输注 多次皮下注射 卫生经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化瘀散外敷治疗皮下瘀血的疗效及护理措施分析。方法:对我院2019年4月-2020年7月发生皮下瘀血的60例患者进行分组,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0例为之实施皮下瘀血硫酸镁湿敷,另30例实验组为之实施化瘀散外敷。比对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护理下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采用化瘀散外敷的实验组,皮下瘀血改善效果较佳,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化瘀散外敷 皮下瘀血 护理措施 治疗效果 满意度
  • 简介:病例:患者,男,37岁,因“尿频、尿急”到某诊所就医,诊断为“尿路感染”,于2009年5月14日晚20时给予注射用大观霉素2.0g(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1011),用3.2mL专用溶媒(即0.9%苯甲醇注射液)溶解成混悬液,肌内注射。第二天,注射部位肿胀、疼痛剧烈,医嘱热敷。

  • 标签: 苯甲醇注射液 大观霉素 溶解 皮下组织 注射后 尿路感染
  • 简介:  患者,男,55岁.皮肤结节3个月收住院,患者于3个月前偶然发现左颈部、右胸部有2个结节,约黄豆大小,当时因为无任何不适,故未在意.但随后又在左上臂、右背部、右下腹先后出现3个结节,大小同前.为明确诊断,即来我院就诊.……

  • 标签: 全身多发性 多发性皮下 症状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再次剖宫产产妇腹部瘢痕防治中采取皮下心型缝合治疗的效果。  方法:加入此次研究的对象为本院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54例再次剖宫产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7例,常规皮下缝合),实验组(27例,皮下心型缝合)。观察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实验组腹部瘢痕发生率为7.41%;对照组腹部瘢痕发生率为40.74%。两组腹部瘢痕产生率对比分析,可见实验组较低(P<0.05)。 结论:在再次剖宫产产妇切口缝合中采取皮下心型缝合,能够显著减少腹部瘢痕产生。此种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皮下心型缝合 再次剖宫产产妇 腹部瘢痕
  • 简介:1例68岁女性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规律服用华法林钠片(10.5mg/周、共6周,12mg/周、共3周),服药期间INR稳定达标。用药第10周患者因咳嗽自行服用止嗽立效丸12∥d,第4天右小腿前侧出现多发瘀斑,INR为6.46。停用华法林钠片,继续服用止嗽立效丸,3d后皮肤瘀斑明显吸收,INR降至2.96。停用止嗽立效丸,继续服用华法林钠片12mg/周,5d后右小腿前侧瘀斑完全消失,INR为2.24。

  • 标签: 华法林 出血 止嗽立效丸
  • 简介:目的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体血清中低浓度甲基炔诺酮的方法,并应用于测定皮下埋植避孕妇女血清中甲基炔诺酮的含量。方法在确定的液相色谱和质谱条件下,甲基炔诺酮检出限为0.10ng/mL,线性范围为0.2-12.8ng/mL,批内和批间的精密度RSD均小于5%,回收率良好。结果随着皮下埋植时间的延长,妇女血清中甲基炔诺酮含量逐渐下降,但均在有效避孕浓度内。结论该方法可以准确测定皮下埋植避孕妇女血清中甲基炔诺酮含量。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甲基炔诺酮 皮下埋植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利用诺和锐持续皮下注射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46例使用诺和灵30R治疗2周,胰岛素用量〉40U/d,血糖仍不迭标的患者,改为诺和锐治疗,1周后观察其血糖变化情况、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诺和锐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改善B细胞功能,且胰岛素用量少,无低血糖发生。结论诺和锐具有吸收快、作用快、代谢快、顺应性强等特点,对于用诺和灵30R控制血糖效果不佳的患者,改用诺和锐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诺和锐 2型糖尿病 诺和灵30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等集束化护理干预治疗脑血管造影介入术后皮下血肿、瘀斑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脑血管造影介入术后皮下血肿、瘀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瘀斑面积、疼痛程度、硬结面积、硬结消散时间。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瘀斑面积及硬结消散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血管造影术 皮下血肿 瘀斑 疼痛
  • 简介:目的:探究新癀片与甲硝唑联用对患者早期肛周皮下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肛周皮下脓肿患者60例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癀片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肿块皮温、肛周疼痛、肿块皮色、肿块大小等)症状评分值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肿块皮温、肛周疼痛、肿块皮色、肿块大小等)症状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CRP水平评分值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采用新癀片与甲硝唑联用治疗患者早期肛周皮下脓肿的效果更为显著,有效改善了临床症状。

  • 标签: 新癀片 甲硝唑 肛周皮下脓肿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后成活及生长情况。方法切除面部病变组织,行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创面移植+脱色治疗。结果25例皮片全部成活,无明显色斑占55.6%,20例部分表皮失活或片状色素不均占44.4%。结论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既具有皮瓣的功能,又有操作简便、灵活、经济优点。但因皮片厚供区要求高、表皮易失活、愈合后色素不均等需进一步的观察探讨。

  • 标签: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 脱色治疗 创面 面部 移植 应用观察
  • 简介: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是近年来治疗消化道早期恶性肿瘤和较大的良性病变的新技术。其治疗方法是用氩气刀进行病变组织标记,在标记处用肾上腺素、靛胭脂、生理盐水混合液注射于黏膜下层,使病灶充分隆起,以Hook刀切开病变周围黏膜组织,再沿着切开黏膜剥离病灶,并将剥离的病灶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它具有创伤性小、治疗效果可靠等特点。充分显示了微创外科的时代优越性。

  • 标签: 剥离术 粘膜下 临床意义 皮下气肿 术后并发 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