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指肺外的栓子经静脉系统回流到右心,在肺动脉中堵塞而引起的以肺循环障碍为基础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临床上以血栓栓塞最为常见[1]。随着肺栓塞规范化诊治的不断推进,各级各类医生诊断意识的不断提高,近几年肺栓塞的诊断率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误诊和漏诊率依然较高,现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首次诊断为肺栓塞的92例患者临床特点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规范化诊治 肺循环障碍 诊断意识 患者临床特点 血栓栓塞
  • 简介:目的初步了解探讨醒后脑卒中(WUS)的临床特点,提高对WUS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住院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84例,按照WUS定义对所有入组患者分为WUS组和非醒后脑卒中(NWUS)组,登记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并按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HISS)和发病2周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比较WUS与NWUS的临床特点、脑血管危险因素及短期预后的异同。结果WUS组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者高于NWUS组(22.0%vs7.0%,P〈0.05),WUS组入院时NHISS评分高于NWUS组(7[4,9]vs5[3,8],P〈0.05)。发病2周时mRS评分,WUS组高于NWUS组(3[2,4]vs2[2,4],P〈0.05)。结论WUS患者有病前TIA发作史比例相对较高,其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NWUS无明显差异;WUS早期病情相对较重,更易发生出血转化,短期预后较差。

  • 标签: 醒后脑卒中 睡眠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肺炎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特点和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抗生素使用情况,计算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患者单一用药98例(81.7%),联合用药22例(18.3%);用药主要包括左氧氟沙星(23.3%)、阿奇霉素(20.8%)、头孢他啶(20.0%)、鱼腥草(16.7%)等;治愈44例、好转76例,总有效率为100%。单一用药中左氧氟沙星、美洛西林的DUI值大于DDD值,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其余药物DUI值均小于DDD值。结论老年肺炎患者抗生素用药基本合理,提示医师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病原菌诊断、药敏试验结果科学选用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肺炎 抗生素 用药特点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中国作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医学历来以传统中国医学为主导,自清朝末年正规西医教育引入我国,历经清末、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新中国建国后的长期发展。中国高等医学院校经历了丰富多样的国内外政治及经济文化变迁,百余年来亚洲、欧洲、美国、苏联等诸多文化模式在古老中国大地上的交错,形成中国独有的医学教育现状。此现状进一步影响着社会医疗各个方面,现依靠医学教育的完善进而解决医疗问题。站在我国历史与未来的独特交错口,面对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世界经济全球化导致的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们需要寻求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

  • 标签: 中国医学教育 发展历程 文化特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总结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38例,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单纯癫痫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两组患者的癫痫临床分型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全面性发作患者、单纯部分发作患者、部分继发性全面发作患者以及复杂部分发作患者的占比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脑电波检查显示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与病程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容易出现并发偏头痛,偏头痛的并发症发作用于癫痫,影响癫痫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和康复,增加治疗的难度,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临床上应对单纯癫痫和癫痫并发偏头痛进行区分治疗。

  • 标签: 癫痫 偏头痛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5和白细胞介素-7在荨麻疹患者中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确诊为荨麻疹的患者100例,按照临床表现进行分期,急性期患者50例,慢性期患者50例,同时纳入我院体检科检查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受试者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受试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5和白细胞介素-7的表达水平,对患者及受试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5和白细胞介素-7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荨麻疹的急性期患者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25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及慢性期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介素-7与白细胞介素-25的表达水平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荨麻疹患者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25水平表达增高,且急性期表达水平要高于慢性期,提示两者参与了荨麻疹急性发作的病理过程,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荨麻疹 白细胞介素-7 白细胞介素-25 表达特点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腺激素类药致少见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与规律。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5年7月国家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报告,通过对胸腺激素类药物关键词输入,查找胸腺激素类药物致少见药物ADR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03例病例纳入研究分析。11例患者用药前做过皮试,静脉给药的患者62例,肌肉给药的31例,皮下给药的8例,局部封闭给药的2例;患者中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现象最多,其次是精神抑郁及性格改变;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时间较为广泛;其他少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较为迟缓,多发与用药的48h~2个月左右。结论胸腺激素类药物致少见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者的药量、给药途径和药物品种有关系。

  • 标签: 胸腺激素 少见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思维和应付方式的特点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抑郁症患者30例对照组,健康自愿者30名为正常组。采用自动思维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对两组进行测评。结果抑郁组治疗前后自动思维和应对方式的比较抑郁组患者治疗后“自动思维”、“自责”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解决问题、求助”评分则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自动思维和应对方式比较抑郁组患者治疗后“自动思维、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自动思维和应付方式的特点与认知功能有关,自动思维是影响认知功能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自动思维 抑郁症 应对方式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白细胞检测的特点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以来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按照病情严重情况,将120例患儿分为60例重型组,60例轻型组,同时选择120例健康体检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心肌酶谱和白细胞(WBC)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各个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症型患儿心肌酶谱各个指标明显高于轻症型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CRP、WB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RP、WBC、心肌酶谱和是检测患儿HFMD的主要临床指标,为HFMD疗效和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手足口病 C反应蛋白 心肌酶谱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诱发重症肌无力危象临床特点及危象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入院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治疗的63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按照是否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将其分成两组,分别在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后4天、1周、2周、3周及4周采用临床绝对评分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采用临床相对评分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分析导致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危象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19例(30.16%)患者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观察组),其余44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后4d临床绝对评分显著升高,而1周后下降,2周后较入院时低,而对照组经治疗后临床绝对评分降低,第2周较入院时低。而临床相对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周逐渐增加,4周后高于治疗后第4d,对照组逐渐增加,至治疗后第3周较治疗后第4天高。且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感染、临床绝对评分升高、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是诱导重症肌无力危象独立因素。结论临床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时,应严格筛查排除危险因素,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危象,并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等方法缓解病情,提高临床抢救率。

  • 标签: 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 重症肌无力 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在CCU接受治疗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5例作为分析对象,调查发现心血管病患者具有孤独压抑与心理依赖感明显等心理特点,针对心理特点给予临床护理。结果护理前SAS评分为(65.8±2.7)分,护理后为(42.4±1.2)分,护理前后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改善心血管患者的心理状态,应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特点 心血管疾病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单个腔隙性梗死病灶的临床特点及抗血小板药物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2h以内发生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深穿支供血区域单个腔隙性梗死患者60例,将其根据梗死部位及载体动脉是否存在病变分为2组:腔隙性脑梗死伴有MCA病变组和腔隙性脑梗死不伴有MCA病变组,分别对这2组的病人进行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性别、年龄、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吸烟)、临床特点(NIHSS评分、白质高信号)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3月后mRS评分比较。结果:两组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吸烟、血压变异性、NIHSS、白质高信号及抗血小板物治疗3月后mRS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梗死部位及MCA病变,提示了MCA深穿支单个腔隙性梗死临床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的多样性。因此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单个腔隙性梗死 临床特点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