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86年Binning在扫描隧道显微的基础上研制出第一台原子力显微(atomicforcemicroscopy,AFM)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分辨率可达到纳米级,能对从原子到分子尺寸的结构进行三维成像和测量,同时还能通过收集样本表面上的作用力图谱信息研究样本的物理特性,故而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现将AFM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标签: 原子力显微镜 肿瘤 超微结构
  • 简介:目的探讨经单鼻孔显微下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方法。方法26例垂体瘤患者经单鼻孔显微下切除垂体腺瘤,观察手术效果。结果26例病人有3例病人术中定位有偏差,2例误将斜坡当做鞍底,1例偏至侧方海绵窦,23例手术成功。结论经单鼻孔显微下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完全可行。

  • 标签: 单鼻孔 显微镜 垂体瘤
  • 简介:目的对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检测尿白细胞和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300份门诊患者留取的随机尿立即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检查和尿沉渣显微检查。结果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不能替代对病理性尿标本的显微检查。

  • 标签: 干化学法 显微镜检法 尿液白细胞 结果 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超声生物显微( UBM)在睫状体脱离复位术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累计在 2017年 4月到 2019年 4月期间抽取睫状体脱离的患者 80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分组,较早入院的 40例患者接受前方角检查并开展睫状体脱离复位术治疗,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余下 40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其 UBM检查联合睫状体脱离复位术治疗,通过回顾患者相关治疗资料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第一次手术成功率观察组具有显著优势( P<0.05)。结论 UBM应用到睫状体脱离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发现前房角不能发现小而窄的睫状体脱离,能够为手术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对于减少手术次数,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超声生物显微镜 睫状体脱离 复位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超声生物显微( UBM)检查分析。方法 累计在 2017年 4月到 2019年 4月期间抽取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40例( 40眼),对其开展超声生物显微检查,综合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 选取患者的超声生物显微检查结果显示其中包含 2例睫状体多发囊肿患者( 5.00%)、 10例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患者( 25.00%)。睫状体多发性囊肿主要表现为睫状体交界处大小不一,腔内无回声反射或者存在少量回声反射。睫状体脉络膜脱离主要表现为巩膜与睫状体脉络膜之间存在一个回声区。结论 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开展超声生物显微检查能够有效发现细小肿物,为手术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从而提升手术治疗效果。 UBM检查的应用还能够发现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生物显微镜 应用效果
  • 简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具有显微下操作,手术部位深,术野狭窄、时间长等特点。对医生护上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巡回护士的密切护理配合。术前各种抢救药品的准备及器械(双极电凝、显微)的合理摆放和术中的调节,麻醉配合,病人的体位安置及护理,对手术能否顺利进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们重视了这些问题,保证了手术进展过程顺利,使手术取得成功。

  • 标签: 护理配合 显微镜 瘤切除术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鞘 马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显微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本文纳入我院(2021.01-2023.01)收治的显微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患者分析,共78例。双色球法平均分组,39例/组。对比组:常规护理,路径组:临床护理路径。对二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分析认知情况、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后前一项路径组高于对比组,后两项路径组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让显微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患者的疼痛情况得到缓解,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建议普及。

  • 标签: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 临床护理路径 疼痛情况
  • 简介:目的比较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结果。方法选择攀枝花市攀钢密地医院2010年8月至12月收集的180份尿液标本,分别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手工法进行尿常规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对尿蛋白、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检测结果。结果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对尿蛋白、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6.7%、19.4%、21.7%,显微手工法对尿蛋白、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8.9%、22.2%、19.4%,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对红细胞的检测阳性率略高于显微手工法,而显微手工法对尿蛋白、白细胞的检测阳性率略高于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但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手工法检验尿常规均存在较高的诊断价值,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操作方便快捷,但显微手工法也不容忽视,两种方法应配合使用,使尿常规检测结果更为真实可靠。

  • 标签: 尿常规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显微镜手工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尿液潜血检验中应用尿液分析仪结合显微红细胞计数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尿液潜血检验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尿液分析仪、显微红细胞计数法检验,分析单独检验与联合检验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率。结果:单独应用尿液分析仪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51.72%(15/29)、61.90%(13/21)、56.00%(28/50),单独应用显微红细胞计数法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40.63%(13/32)、44.44%(8/18)、42.00%(21/50),联合检验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24%(20/21)、89.66%(26/29)、92.00%(46/50);联合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比单独检验方法较高(P<0.05)。结论:在尿液潜血检验中应用尿液分析仪结合显微红细胞计数法的检验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 尿液潜血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尿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检查者分别采用显微检测法、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白细胞及红细胞检出率。结果: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尿液红细胞与白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74.00%(74/100)、71.00%(71/100),显微检测法检测尿液红细胞与白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70.00%(70/100)、65.00%(65/100),两种检测方法白细胞和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验中采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检测法均具有显著价值,各有优势,在临床检验中,可将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并能进一步提升检测准确率。

  • 标签: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 显微镜检测法 尿常规检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 两种 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 术的护理方式有何不同及术后的恢复情况 。方法:对 2019 年 2 月 -2019 年 11 月的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 进行手术方式的整理:其中显微下精索静脉曲张术者 40 人,开放精索静脉曲张术者 40 人,年龄为 18-32 岁,平均年龄 23 岁。对 术前的心理护理,手术前后配合知识宣教、术中密切配合,术后观察切口情况进行饮食和康复指导护理。结果: 80 例患者术后 2-3 天出院,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对 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效果好, 因为手术方式的不同所以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同,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 能大大提高手术质量并缩短住院时间。 患者及家属知悉全部实验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本次实验流程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当 P>0.05 时表示两组患者基础信息之间存在差异性不明显,不具备比较分析意义。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手术 显微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3D显微辅助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治疗的患者80名,对照组(40例)采取后路治疗,观察组(40例)采取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患者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囊性脑肿瘤应用神经内辅助显微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囊性脑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划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显微下肿瘤切除术,实验组接受神经内辅助显微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中,4例大部分切除,36例全部切除,全部切除率90.0%;常规组40例患者中,16例大部分切除,24例全部切除,全部切除率60.0%。实验组肿瘤全切除率9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0.0%(P

  • 标签: 显微手术 神经内镜 囊性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子输尿管软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复杂肾结石患者 7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入院时间在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以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 n=39)和观察组( n=39),前者运用经皮肾取石术,后者运用电子输尿管软激光碎石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进行记录,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随访 4周,记录其结石清除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电子输尿管软激光碎石术在治疗复杂肾结石时,能够优化手术指标,降低对患者的伤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石清除率高,恢复速度较快,值得选用。

  • 标签: 电子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碎石术 复杂肾结石 并发症 手术指标 结石清除率
  • 简介:目的探究输尿管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12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性取石术治疗,实验组给予输尿管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取石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引流管拔除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4、18.57、3.36、9.87,P<0.05)。实验组患者取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9、13.31,P<0.05)。结论输尿管激光碎石术对改善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积极影响,可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 标签: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经输尿管激光碎石对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以86例于2015.10-2017.10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手段将这8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实施开放式手术和经输尿管激光碎石术,对比治疗成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经输尿管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效果明显,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钬激光碎石 输尿管结石 手术指标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下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6月~2007年9月采用输尿管下钬激光治疗52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倒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均达到15ml/min。其中6倒术后行定期尿道扩张1-3个月。随访1—2年,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均排尿通畅,无再次手术病例。结论输尿管下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具有损伤小,效果肯定,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激光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输尿管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 ~ 2019 年 12月期间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 55例, 应用输尿管激光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