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第2位,死亡率为第3位[1]。目前临床上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无论是全胃切除或近端及远端次全切除,对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因此术后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对患者快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轻经济负担至关重要[3]。本文旨在探讨不同胃癌手术方式术后营养和临床结局的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临床结局 术后营养 患者 胃癌 术式 消化吸收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的软技能护理方式在儿科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是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方法选取从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于我院儿科进行输液治疗的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患儿。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儿科输液流程进行输液,研究组中进行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在研究前进行软技能护理培训,在患儿结束输液治疗后,调查患儿或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并且调查患儿或家属对护士软技能的评价。结果研究组患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0.1%vs60.5%;P<0.05);研究组中患儿家属对护士软技能的各项评价中,除了两组间的护理技能外,其他软技能评价的内容,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儿科输液期间进行软技能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而能够改善护患纠纷的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软技能式护理 儿科输液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袋鼠护理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的促进效果,并分组对比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3月-2018年9月期间的30例自然分娩的新生儿纳入生长发育效果研究,并对新生儿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生长发育效果,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手段基础上进行袋鼠护理,对护理后两组的新生儿体格发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体格发育情况较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护理方法挑选我院进行临床试验、工作时间不低于3年的资护师,并对参与此次研究的资护师进行编组,组员随机分配。将两名较为资深的主管护师担任两组的负责人,对团队成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准许进行研究。同时保证两组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运行,并分配专门的记录人员。需对护理过程进行监督,并定期检查工作质量。对照组的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保证新生儿的保温,并对新生儿采血进行检查。同时严格按照护理流程对新生儿的口腔、保温、皮肤、睡眠等情况进行检查,定时定人对新生儿护理。研究组采用袋鼠护理,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出生3d后开展,内容如下(1)营造相对舒适私密性好的空间,稳定室温,播放舒缓的音乐。(2)将新生儿穿好纸尿裤后,将产妇胸前衣物打开,确保新生儿与产妇接触时无衣物遮挡,而后将新生儿放置于产妇胸前,注意将其头部放置于乳房中间,脸偏向一侧,背部及身体需尽量用棉被覆盖避免新生儿着凉出现感冒。放置时护士需进行协助托起前颈部,保持新生儿与产妇最大限度的皮肤接触。并指导产妇托住新生儿臀部,并防止意外发生,保护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在护理期间需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皮肤接触时间,并指导产妇亲吻新生儿头部及皮肤。保证接触时间在1h/次,上午100~1200,下午1600~1800各一次,时间固定。并教授产妇出院后持续采用该护理方式。1.3观察指标对两组新生儿42d后进行体格发育测量,包裹头围、体重、身长增长。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处理软件选择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引流术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术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分析在腹股沟疝手术中应用充填联合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进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共90例,将其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在手术中接受充填联合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接受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临床效率方面,治疗干预后,实验组4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4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89%,实验组治疗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治疗干预后,实验组45例患者中,2例患者并发阴囊积液,3例患者并发切口感染,2例患者并发局部硬结异物感,而对照组45例患者中,1例患者并发阴囊积液,0例患者并发切口感染,0例患者并发局部硬结异物感,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P<0.05)。结论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相比,在腹股沟疝手术中应用充填联合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更显著,可以明显提升患者临床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 标签: 充填式联合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索微笑服务对提高精神科封闭管理病房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在全院开展微笑服务,以真诚的笑容向患者提供服务,反映出护士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结果全院护理总体满意度由原来的87.5%上升到90.2%。结论将微笑护理服务应用于患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护患关系。

  • 标签: 微笑服务 精神科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案例模拟和参与反馈在临床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0名新生儿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培训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1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复苏培训方法,实验组采用案例模拟和参与反馈培训方法。比较两组实习生培训前后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结果培训前,两组患者的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患者的理论考核成绩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90.52±2.45)分高于对照组(80.28±4.2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两组患者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患者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92.35±1.28)分高于对照组(81.35±2.7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复苏培训中采用案例模拟和参与反馈教学方法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理论水平及实践操作技能,具有一定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案例模拟 参与式反馈 新生儿复苏 培训
  • 简介:目的探讨冲洗加封闭负压引流术在眼镜蛇咬伤创面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入住我院急诊科施行冲洗加封闭负压引流术的眼镜蛇咬伤创面患者40例,观察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较护理前有无好转。结果冲洗加封闭负压引流术在眼镜蛇咬伤创面中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较护理前好转,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术,缩短了眼镜蛇咬伤患者治疗时间,让患者得到恢复。

  • 标签: 蛇咬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冲洗 护理
  • 简介:以“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中钙含量测定”的微课设计为例,针对以问题为中心、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融会贯通等部分具体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展示首要教学原理指导下的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提出首要教学原理指导下的微课设计尤其适合于实验型微课的设计,为微课教学设计及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

  • 标签: 首要教学原理 微课 教学设计 葡萄糖酸钙口服液
  • 简介:目的探究案例教学法在肿瘤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学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观察对象,将学生分为两组,案例组在必修科目的临床肿瘤内科教学和临床实习分阶段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传统组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展开临床实习和肿瘤内科知识教学,依据试卷考试、问卷调查和临床实践技能评价作为教学效果对比指标,对比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传统组学生的基础理论成绩和临床应用成绩均低于案例组,且案例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评价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一学期案例教学法授课后,案例组学生肿瘤内科学习兴趣显著高于传统组,且传统组的学习效果低于案例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在肿瘤内科教学和临床实习应用中,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对临床肿瘤内科授课有积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实习技能兴趣的同时,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便于学生推广和借鉴,因此临床肿瘤内科教学要强调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临床肿瘤内科 教学应用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案例教学法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5级护理学两个班级138名护生,采用随机抽选法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48名接受案例教学法,常规组90名接受传统护理教学法。比较2组最终考核成绩和对教学法的评价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生的最终考核平均成绩及护生对教学工作的各项评价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升护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水平,提升教学效果,值得在实际教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五官科 护理教学 教学效果 影响
  • 简介:创新性实验教学是一种以学生独立设计并完成创造性实验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创新性实验教学 药用植物学 教学探索
  • 简介:临床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学科,是药学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在临床药理学的教学中运用药历讨论与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一种接近真实临床实际的教学环境,以学生讨论为主,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药学思维。

  • 标签: 临床药理学 药历讨论 问题为导向教学法 临床药学思维
  • 简介:依托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项目,搭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选择区域药品连锁经营领头企业-广东邦健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在基地管理机制建立、实训基地建设、教学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核心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探索与实践,取得较好效果,构建了共建共享的高职药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 标签: 共建共享 高职药学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 简介:药物治疗管理服务(medicationtherapymanagementservice,MTMs)培训项目在美国有成熟的培训体系,但是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旨在探索和实践MTMs教学本土化体系,以培养成功的MTMs实施者为教学目标。与中国药师实际工作状态和目前的专业水平相契合,从MTMs理念建立、教材编写、教学方式与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创建MTMs落地到中国的培训体系,并且实践了该培训体系。建立了适合中国医院药师MTMs的培训课程,编写了MTMs的培训教材,创建了MTMs培训项目的教学方法与学员考核方法,举办了首期MTMs培训班,成功培养了首期73位学员。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MTMs的培训体系,为培养我国合格MTMs人才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药物治疗管理服务 培训 教学
  • 简介:药剂学是综合性、应用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实验教学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重要途径。统计分析近十年不同院校运用于药剂学实验教学的方法,针对学院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药剂学实验教学法,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翻转课堂 微视频 药剂学实验 教学研究 自主学习
  • 简介:目的探讨以临床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BL)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在实习护生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性护理的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至2018年6月间在某医院实习的临床护生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的人数分别为100人,对照组的教学形式是幻灯授课、床旁指导为主。实验组则采取CBL联合PBL两种教学模式,运用互联网和微信平台教学的方式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结束实习后对两组实习护生进行COPD患者延续性护理理论及操作实践的入科、出科考核。评价两种教学方法对实习护生掌握延续护理能力的影响以及实习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与此同时,选取某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COPD患者200例,将自愿参与该科研项目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抽查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同期生活质量及复住院率、复门诊率。结果结束实习后实验组护生的教学满意度以及延续性护理理论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复住院率及复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疾病量表(SGRQ)中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联合PBL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实习护生学习和能力提升,提高教学满意度。

  • 标签: CBL联合PBL教学 实习护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延续性护理
  • 简介:作为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生物药剂学一直在本专业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其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生物药剂学又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现阶段各学科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换代加快;同时社会不断进步也对生物药剂学这门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对生物药剂学进行教学改革,该文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 标签: 生物药剂学 教学改革 交叉学科 教学模式
  • 简介:药物化学是药学、制药工程和药剂等药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课,其主要内容涉及新药设计、新药研究与开发、阐明药物的化学本质和探索药物发挥药效的机制等方面,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从有机化学官能团反应性质、结构简化和共性剖析、共性结构官能团的反应机理等三个方面,结合构效关系和新药发展过程,详细阐述基于有机化学思维、以药物结构为核心的药物化学教学新模式的体会.

  • 标签: 有机化学 教学模式 药物化学 药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