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以丹皮酚为模型药物,微乳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方法采用伪三元相图法对构建纳米脂质载体的初乳液进行筛选,经体外透皮试验确定处方。结果硬脂酸为固态脂质(占初乳处方的1%),油酸乙酯为液态脂质(占初乳处方的1%),LabrasoL为乳化剂,TranscutoLP为助乳化剂,Km:2:1,含水量50%,采用注射器滴入法分散于0℃冷水中,可以快速制得载药量10%的丹皮酚纳米脂质载体。结论微乳法制备的丹皮酚纳米脂质载体制备.f-艺简单、操作方便,不需使用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氯仿等)和复杂设备,适合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研究和小规模制备。

  • 标签: 丹皮酚 纳米脂质载体 微乳法
  • 简介: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很多疾病产生的原因,而氧化应激又是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大量自由基、活性氧造成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蛋白质硝化,损伤线粒体DNA、线粒体膜结构和电子传递链酶复合物,使氧化磷酸化减弱或不能进行,ATP产生迅速减少,触发进一步的线粒体损伤。因此,抗氧化剂被认为能够有效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然而,基于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使得大多数药物不能穿过其双层膜到达线粒体内部发挥作用,人们开始研究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来治疗相关疾病。

  • 标签: 线粒体 抗氧化剂 MITOQ
  • 简介:目的:研究染料木素对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染料木素低剂量组、染料木素中剂量组和染料木素高剂量组,观察不同剂量组的染料木素对小鼠心肌组织、脑组织和肝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染料木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能提高小鼠心肌组织、脑组织和肝组织中SOD活性,降低心肌组织、脑组织和肝组织中MDA含量;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剂量呈现依赖性。结论:染料木素对小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明显提高小鼠心肌组织、脑组织和肝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

  • 标签: 染料木素 小鼠 抗氧化
  • 简介:目的:研究蔓荆子生物碱体外抗氧化的活性。方法:运用Fenton体系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评价蔓荆子生物碱体外抗氧化的能力,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物碱浓度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蔓荆子生物碱对—OH和O2-清除能力与其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其生物碱浓度与对—OH清除能力呈正相关,与对O^2-清除能力呈负相关。结论:蔓荆子生物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是1种天然有效的抗氧化剂。

  • 标签: 蔓荆子 生物碱 体外抗氧化
  • 简介:目的探讨纳米碳吸附5-氟尿嘧啶(5-Fu)在大肠癌淋巴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将58例大肠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在术前经肠镜在癌灶周围注射纳米碳5-Fu混合液,术中根据淋巴结黑染情况标记指导大肠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对照组不经处理;两组均行大肠癌根治及淋巴结清扫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可见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黑染,两组平均每例清除的淋巴结数量及清除转移淋巴结的坏死数量,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注射纳米碳5-Fu混悬液具有提高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和提高淋巴化疗功效的双重作用.

  • 标签: 大肠癌 淋巴化疗 转移 纳米碳
  • 简介:目的探索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为后续进行体内相关研究打好基础.方法:将知母皂苷B-Ⅱ与聚乳酸(PLLA)按照不同比例制成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分别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LC-MS/MS检测方法对纤维膜理化性质表征、生物相容性、缓释性能等进行测试;采用CCK-8法检测载药纳米膜缓释药物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12%的知母皂苷B-Ⅱ浓度为最佳载药浓度;在制备载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的过程中,静电纺丝技术能保持两种组分各自的化学特征及物理性质;知母皂苷B-Ⅱ对纤维膜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两者相容性较好;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可有效释放知母皂苷B-Ⅱ,明显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活性,在48h、72h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通过缓释药物可有效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能力.

  • 标签: 纳米纤维膜 药物缓释 抗肿瘤 知母皂苷B-Ⅱ
  • 简介:目的制备一种以壳聚糖(CS)为修饰剂氧化单壁碳纳米角(oxSWCNHs)介导的载阿霉素(DOX)的新型药物转运系统(DOX@oxSWCNHs/CS),并考察理化性质及体外释放行为。方法制备DOX@oxSWCNHs/CS载药体系,考察体系在水、PBS、细胞培养基中的分散性,使用热重分析(TGA)、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zeta电位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评价其体外释放效果。结果DOX通过π-π堆积作用装载于oxSWCNHs上,载药量达60%;用CS修饰oxSWCNHs的疏水表面,可增加oxSWCNHs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特别是在盐溶液中分散性。载药体系的体外释放具有pH依赖性和缓释效果。结论oxSWCNHs能够作为一种潜在的阿霉素载体达到药物的缓释效果。

  • 标签: 单壁碳纳米角 阿霉素 壳聚糖 分散性 体外释放
  • 简介:目的研究蛹虫草液体发酵产物冻干粉的抗氧化活性及保肝作用。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的方法将蛹虫草液体发酵产物制成干粉并对冻干粉主要成分进行分析测定,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衰老小鼠模型验证蛹虫草发酵产物冻干粉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小鼠急性肝损伤实验研究冻干粉的保肝作用,采用急性毒性试验验证冻干粉的安全性。结果蛹虫草发酵产物冻干粉含丰富的粗纤维、粗多糖、粗三萜及黄酮类物质。蛹虫草发酵产物冻干粉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8.12mg/mL,在16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1.56%,与0.02mg/mL的维生素C(Vc)清除能力相当;蛹虫草发酵产物能显著提高衰老模型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水平,降低丙二醛(MDA)含量,高剂量组的抗衰老效果与阳性药Vc组的抗氧化能力相当。小鼠急性肝损伤试验结果显示,冻干粉能有效降低模型组小鼠血液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P〈0.05)。冻干粉的半数致死量(LD50)远大于国家无毒标准15g/kg,属于无毒级别。结论蛹虫草发酵产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保肝作用,且安全无毒。

  • 标签: 蛹虫草 冻干粉 抗氧化 小鼠模型 保肝 急性毒性
  • 简介:目的观察高寒乳白栓菌多糖(Alpine-TLBP)的免疫调节功能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Alpine-TLBP(50、100、200mg/kg)口服给药,测定正常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水平;水杨酸捕捉法测定Alpine-TLBP对·OH的清除能力;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Alpine-TLBP对O_2的清除能力。结果在50~200mg/LAlpine-TLBP能显著增加正常小鼠的胸腺和脾脏的质量,提高脏器指数,且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且在50~500μg/mL具有较强的清除·OH和O2的能力,IC50分别为142.2μg/mL和203.2μg/mL,呈剂量相关性。结论Alpine-TLBP能增强正常小鼠的免疫功能,且具有较强的清除·OH和O2的能力。

  • 标签: 高寒乳白栓菌多糖 免疫调节 抗氧化
  • 简介:目的制备载有姜黄素的单油酸甘油酯(GMO)/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壳聚糖(CS)脂质纳米粒,考察该脂质纳米粒在提高药物稳定性方面的潜能。方法采用乳化-高压均质法制备载有姜黄素的GMO/TPGS/CS脂质纳米粒,对该纳米粒进行粒径及分布、zeta电位、微观形态、物理稳定性、UV-Vis光谱学及体外释放动力学等表征。并以姜黄素水溶液为对照,测定该脂质纳米粒在高温、光照、强碱等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该纳米粒为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为(93.8±2.80)nm,多分散系数为(0.156±0.063),zeta电位为+(16.76±1.52)mV;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UV-Vis光谱显示,姜黄素可能通过疏水作用结合在纳米粒上,这使得药物产生缓释效果,符合Weibull方程。相比姜黄素水溶液,在高温、光照及强碱等强条件下,包封在纳米粒中的姜黄素降解程度显著减小。结论本试验证明了结合使用GMO/TPGS/CS制备姜黄素脂质纳米粒,可显著提高姜黄素的稳定性。

  • 标签: 姜黄素 单油酸甘油酯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 壳聚糖 纳米粒 稳定性
  • 简介:目的考察一种新型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聚乙二醇(PEG)/B谷甾醇双接枝壳聚糖(Psc)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粒的性能及组织分布,为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可行性进行理论探讨。方法采用芘荧光探针技术测定PSC的临界聚集浓度(CAC);用香豆素-6为模型药物,透析法考察胶柬的体外释放度行为;考察载香豆素-6的PSC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结果CAC为0.02g/L,载药量为3.3%,包封率为75%。较长链PEG的纳米粒比修饰短链PEG的纳米粒在脑部的分布有所增加;两种载药PSC纳米粒在肺部浓度较高;修饰PSC纳米粒在肾、心中分布均较少。结论PSC胶束可作为香豆素的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聚乙二醇 β谷甾醇双接技壳聚糖 壳聚糖 体外释放 组织分布
  • 简介: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1)在扬子鳄大脑胚后发育中的时序表达。方法: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观察NOS1在0月、3月、6月、12月、24月和120月龄的扬子鳄大脑皮质中的定位表达。结果: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显示,0月期扬子鳄大脑皮质区分子层未见有荧光反应,而外网状层、细胞层、内网状层均有NOS1阳性荧光反应,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皮质区增厚,分子层有阳性荧光反应,主要表现在细胞层中NOS1阳性荧光反应增强。到120月龄,NOS1阳性荧光在细胞层集中,黄绿色明亮荧光增多,并有荧光尾线伸出,外网状层、内网状层均增厚。在各年龄期,血管周围可见黄绿色荧光反应。通过对其表达的荧光密度图像分析得出各年龄段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表达逐渐增强。结论:NOS1参与了扬子鳄大脑胚后生长发育。

  • 标签: 扬子鳄 大脑 胚后发育 一氧化氮合酶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红杉醇(sequoyit01,Seq)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p47phox及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eq(12.5、25、50mg/kg)及阿卡波糖(Aca,20mg/kg)组,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联合高糖高脂饲料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iNOS、p22phox及p47phox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心肌组织-氧化氮(NO)、过氧化氢(H20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明显升高,心肌肥厚明显加重,心肌组织iNOS、p22phox及p47phox的表达水平及NO、H2O2含量显著升高,而SOD和T-AOC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Seq各剂量组和Aca组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大鼠血糖,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下调心肌iNOS、p22phox和p47phox的表达,降低心肌NO、H202含量,升高SOD、T-AOC水平。结论:Seq可能通过抑制心肌p22phox、p47phox及iNOS所介导的氧化应激损伤,进而对糖尿病心肌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标签: 红杉醇 糖尿病大鼠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 成酶 NADPH氧化酶 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