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华北油田矿区已婚适龄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方法对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华北油田矿区所有医院就诊的11292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行本地区感染率较高的高危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不同年龄段感染情况。结果本研究中HPV阳性2000例(17.71%)。<25岁组与>55岁组总HPV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但是复合感染率低于其他年龄组(P<0.05)。不同年龄段组5种高危HPV亚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岁组各组中HPV16型与52型感染阳性率高于其他型别(P<0.05)。结论本地区高危型HPV感染主要以16型和52型为主,<25岁组与>55岁组的总HPV感染率较高,重视高危型HPV感染的筛查对于宫颈癌的预防及早诊治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型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宫颈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科体检人群中阴道假丝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便为临床医学的研究与治疗提供相应的诊断依据与治疗依据。方法使用生理盐水对确诊患有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102例患者进行试验检测,分析阴道假丝酵母菌的分布情况。结果致病菌种包括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等四种,外阴道占比为74.51%;内阴道占比为25.49%。结论在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的假丝酵母菌分布情况来看,外阴道分布占比与内阴道更高,因此应根据它的分布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妇科体检 阴道假丝酵母菌 外阴道 内阴道
  • 简介:目的了解心脏手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7年6月本院心脏手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和药敏结果。结果分离得到23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53株(64.56%),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20株(8.44%),主要为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64株(27.00%),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大多数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对利福平、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莫西沙星没有出现耐药菌株外,对其他药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真菌的耐药率较低,但氟康唑对克柔假丝酵母菌无活性。结论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但其他病原菌感染也不容忽视。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 标签: 心脏手术 肺部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检验科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总结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我院在2018年月份至今一共出现150例不合格标本,以此作为研究对象,思考标本不合格的发生原因、微生物的分布状况并计算不合格标本所占的比例。结果在这些不合格标本中,痰标本所占的比例最大,包括痰标本82例(54.60%),20例尿标本(13.30%),12例血标本(8.00%),21例分泌物(14.00%),9例粪便(6.00%),6例无菌体液(4.00%)。其中,造成微生物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取样的过程不够规范、送检过程不规范、检验过程中标本受到污染。结论造成微生物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很多,包括不规范的采集方式,送检不够及时、样本污染等,同时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操作过程的规范性有待加强。加强检验科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发挥各部门的作用,有效地降低微生物标本的不合格率。

  • 标签: 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 不合格原因分析 检验科 对策
  • 简介: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一种评估红细胞大小不均的指标,在进行全血分析时常规检测,常用于诊断不同类型的贫血。有研究表明,高RDW值与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外周动脉疾病预后差呈正相关。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所以冠心病(CAD)在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常见。CAD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发病风险显著增高~([1])。

  • 标签: CAD 严重程度 RDW 分布宽度 冠心病 相关性分析
  • 简介:马钱子碱是中药马钱子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为了开发马钱子碱囊泡凝胶制剂,我们首次建立可靠快速的液相质谱联用检测方法,用于测定大鼠血浆及组织中马钱子碱的含量,并对口服及局部给药的药物动力学及组织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口服给药后血浆中马钱子碱的含量明显高于局部给药,但局部给药显示出一定的缓释效果,并且发现在膝骨关节中有相当数量的马钱子碱。本研究结果为该制剂的后续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 标签: 马钱子碱囊泡凝胶 药物动力学 组织分布 LC-MS/MS
  • 简介:本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脑病科和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分离的病原菌,对其菌株分布特点和耐药特性进行分析,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已经确诊的541例脑卒中伴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的痰标本分离的菌株。并采用WHONET软件对药敏结果统计分析。

  • 标签: 病原菌 大肠埃希菌 下呼吸道感染 鲍曼不动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
  • 简介:目的:分析盆腔炎患者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的分布及其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抽取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0例资料,根据资料中采集的所有患者的宫颈分泌物标本经病原体培养检测结果,分析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分布及其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80例患者中共检出解脲支原体(UU)20例(占25.00%)、人型支原体(Mh)24例(占30.00%)以及两者的混合感染(UU+Mh)10例(占12.50%)、沙眼衣原体(Ct)感染26例(占32.50%);支原体感染多发于20~45岁间患者,其检测结果阳性率较高,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的感染率(P〈0.05);解脲支原体混合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好发于女性各个年龄阶段,但各年龄段感染的阳性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敏感检测结果显示,支原体对强力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的耐药性较高。结论:临床上盆腔炎患者的致病原因多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因此,对女性盆腔炎患者应检测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根据检测结果合理使用不同抗菌药物。

  • 标签: 盆腔炎 支原体 衣原体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合理科学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56例资料,分析资料中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56例患者中,革兰阴性菌感染(占62.50%)和革兰阳性菌(占34.72%)是导致胆囊切除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真菌(占2.78%)感染的可能性较小;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性较低,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替考卡宁、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低。结论:导致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有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耐药性低的药物有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妥布霉素、阿米卡星;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低的药物有利奈唑胺、替考卡宁、氧氟沙星;临床可依据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强弱,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 标签: 胆囊切除 医院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