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临时起搏在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的应用。方法:199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者,共903例。将安置了临时起搏器的77例设为观察组,未安置临时起搏器的826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所花费的时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异丙肾上腺素使用比例。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比例、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或严重依赖起搏患者,安置临时起搏器能增加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安全,有效防止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 标签: 心脏 起搏器 临时起搏 永久性起搏 阿斯综合征
  • 简介:目的比较食管癌根治患者采用全麻及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1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36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35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麻醉维持用药量、围期各时间点MAP和HR、两组患者毕至清醒时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全麻与复合硬膜外阻滞组比较,全麻组具有较高的异氟醚、阿曲库铵、丙泊酚的用量,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诱导后、切皮、病灶切除MAP及心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全麻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的吞咽反射、SPO2〉90%、拔除气管导管、睁眼实验阳性、完全清醒的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进行手术能够降低药物的用量.减少患者的术后躁动.具有更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 标签: 全麻 硬膜外阻滞 食管癌
  • 简介:术前护理人员应及时与产妇做好交流沟通,尽量帮助产妇克服心理问题,做好术前的心理准备。在手术室内规范操作和正确调节各种医疗仪器与设备,高效严谨地配合者完成各项操作步骤。同时,为了预防产妇寒战、新生儿窒息等问题,还应积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 标签: 剖宫产 术中护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经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组织穿刺活检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的作用。方法对71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行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并经病理证实。结果71例患者总穿刺次数计268次,平均穿刺次数3.77,取材成功率为98.13%(263/268),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71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病理最终诊断结果为:正常肝组织2例,肝血管瘤5例,肝炎并肝硬化2例,增生结节1例,原发性肝癌55例,肝转移癌6例;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85.5%。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组织穿刺活检对肝脏占位病变定性诊断安全、准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超 经皮肝组织穿刺 肝占位
  • 简介:在许多人眼中,针灸是神奇的东方古老医术,甚至可以看到“头痛医脚”神奇疗法。有些头痛,真的可以通过针刺脚底的涌泉得到缓解。《黄帝内经》中有“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当内脏器官出现较大的生理改变或病理变化时,可以从穴位的变化来推知有关内脏器官疾病的存在。而夹脊穴从分布形式上看与神经节段关系极为密切,其特殊的位置和解剖结构,使它具备了诊断内脏疾病的重要功能。

  • 标签: 夹脊穴 华佗 《黄帝内经》 内脏器官 内脏疾病 十二经脉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癌介入治疗围期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指导对策。方法对78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术前、术后护理和相应的康复指导。结果本组78例患者,全部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18例有恶心呕吐的消化道反应,3例发热逸39。c,经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物理降温等对症处理,3d内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对宫颈癌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系统而有效的围期护理,可以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使患者康复。

  • 标签: 宫颈癌 动脉介入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围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6月300份Ⅰ类切口病历围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Ⅰ类切口围期均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涉及8大类19个品种,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最高,占40.0%(240/600),使用频次最高的药品多为头孢匹氨。初次给药时间为术前0.5~2h者仅60例(占20.0%)。术后单一用药者87例(占29.0%)、二联用药者153例(占51.0%)、三联用药者33例(占11.0%)、四联用药者27例(占9.0%)。结论:我院Ⅰ类切口围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严重,应加强围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

  • 标签: Ⅰ类切口 围术期 抗菌药物 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高效手术方法。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96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A、B两组各48例,分别进行开腹单纯穿孔修补和胃大部切除治疗,比较组别间疗效。结果A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上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37.5%显著高于B组的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单纯穿孔修补操作简单、安全经济,但复发率高,胃大部切除因为复发率比较低,但创伤较大,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根据患者病况进行适当选择。

  • 标签: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穿孔修补术 胃大部切除术
  • 简介:目的观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临床效果,阐述其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普外科病房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20例,采用无张力修补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修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麻醉效果好,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术后疼痛、下床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股沟疝应用无张力修补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微,创伤较小,复发率较低,并发症少,成人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该首选此种手术方法.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治疗腕部腱鞘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采用病灶清除治疗腕部腱鞘结核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口均愈合,无感染及窦道形成。平均随访4.5年,手部功能按Kelly分级评定均为优,恢复正常工作,未见结核复发。结论:病灶清除是治疗腕部腱鞘结核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腱鞘 结核 抗结核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耳甲-耳道皮瓣联合颞浅筋膜瓣在完壁式乳突根治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慢性中耳炎患者28例,采用耳甲-耳道皮瓣联合颞浅筋膜瓣行完壁式乳突根治,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耳内创面明显缩小,术后干耳时间为3~4周,外耳道形态正常。22例随访时间6~19个月,耳道及鼓室无炎性渗出或上皮堆积,未发生乳突炎。结论耳甲-耳道皮瓣与颞浅筋膜瓣联合应用可以同时完成乳突填塞和外耳道成形。乳突轮廓化、保护颞浅血管及无菌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中耳炎 鼓室乳突切除术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采用LEEP刀行宫颈环行电切,对我院门诊确诊为CIN的123例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预后的追踪随访。结果手术平均时间7min(5~30min),中平均出血量8ml(3~50ml),术前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相符104例(84.6%),上升14例(11.4%),下降5例(4.0%),宫颈创面均在3个月内愈合。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追踪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除2例手术后复发外,其余均治愈未复发。临床治愈率达98.4%。结论LEEP治疗CIN是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LEEP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疗效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保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42例行TME治疗低位结直肠吻合的患者资料。结果42例保肛手术成功,无1例出现局部复发及近期并发症,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控便功能良好。2例2年后出现吻合口癌肿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1例3年后肝转移死亡。结论TME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有效,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术后肛门功能良好,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保肛术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围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出院的956例手术患者围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956例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有931例,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为97.38%。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共涉及10类32个品种,使用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无指征用药、选药不正确、用药疗程持续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未按药动学特征分次给药等。结论:我院围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加强管理,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标签: 围术期 预防性应用 抗菌药物 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另选取该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0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手术费用。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疝环充填式 无张力疝修补术 临床效果
  • 简介: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鼓膜置管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对象为临床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共89例,其中:男51例,女38例;年龄3~55岁,平均25岁;病程1~6月;双耳60例,单耳29例。双耳患者多为小儿,均表现为听力下降,部分因耳痛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置管术 置管治疗 耳内镜 耳鼻咽喉科 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