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一天,临近下班时,从急诊转来一位长者,他双手抱腰,在家人的搀扶下,缓慢地走进诊室,边走边呻吟着:“医生,快救救我!”

  • 标签: 拔火罐 中医 治疗方法 不良反应
  • 简介:家里的老人至今仍时常跟晚辈提起当年“胡椒救命”的故事:抗美援朝时,在一次急行军中,由于遭遇狂风暴雨,身为志愿军战士的他感染了风寒,先是流鼻涕,后来上吐下泻,几乎引发肺炎。

  • 标签: 医生 调料 急行军 流鼻涕
  • 简介:盐是我们最熟悉的调味品之一,但在日常生活中,盐的功用远不止于烹调,它还是名声远扬的“百病良药”。

  • 标签: 健康 调味品
  • 简介:抗肿瘤坏死因子-α(anti-TNF-α)是新型的能够有效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IBD)的药物,但也有许多不良反应,需要小心监控治疗。其中英利昔单抗的应用最为广泛,本文对其治疗IBD的潜在风险进行综述,包括输液反应、恶性肿瘤、结核、感染、红斑狼疮等。

  • 标签: 炎性肠病 英夫利昔单抗 不良反应 风险
  • 简介:通过介绍乌萨拉监测中心(UppsalaMonitoringCentre,UMC),UMC信号检测流程和方法,包括BCPNN信号检测原理、方法、信息系统实现、信号筛选和信号评估,结合我国信号检测工作现状探讨国内该领域工作模式,为我国不良反应监测有关人员理解和运用该方法提供参考。

  • 标签: 信号检测 工作模式 启示
  • 简介:1例42岁女性患者因癫痫服用卡西平,2天后出现全身皮肤瘀点,口腔粘膜出血,5天后停用卡西平,检查示血小板减少(PLT3×109/L),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抗体阳性。考虑红斑狼疮样综合征与卡西平有关,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皮肤瘀斑逐渐消退,治疗3天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2个月后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均为阴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未再出现。

  • 标签: 卡马西平 红斑狼疮样综合征 药源性红斑狼疮
  • 简介:目的观察贝那利与非洛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贝那利组32例,给予贝那利10nag,1次/d,联合治疗组32例,在贝那利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非洛地平5mg,1次/d,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检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2组血压均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降压幅度高于贝那利组,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贝那利与非洛地平联合应用降压疗效更好。

  • 标签: 高血压 糖尿病 贝那普利 非洛地平
  • 简介:目的评价氨酚曲多治疗陆军驾驶兵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下腰痛驾驶兵360例,应用氨酚曲多治疗,于治疗后第1、2、4周分别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2、4周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VAS评分及ODI在治疗1、2、4周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1、2、4周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酚曲多可显著缓解下腰痛,提高驾驶兵伤病员的战斗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氨酚曲马多 驾驶兵 下腰痛
  • 简介:目的通过改进护生入科教育,加强护生心理支持,纠正盲目畏惧和不规范操作,有效杜绝意外针刺伤和交叉污染,全面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3月在医院感染实习的96名护生为对照组,2012年4-11月实习的94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入科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的入科教育方法。结果观察组护生的负性心理情绪明显降低(P〈0.05),职业认同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生巡视病房、操作技能、沟通交流、健康教育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进入科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护生负性情绪,提高护生实习质量。

  • 标签: 入科教育 感染科 护生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甲磺酸伊替尼浓度,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色谱柱为DikmaDiamonsilC18;流动相为甲醇-1%三乙醇胺溶液=55:45(pH=6);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285nm;并用该液相方法测定伊替尼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伊替尼血药浓度在20~2000n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3),最低检测限为20ngmL-1;日内、日间RSD均〈15%,提取回收率在82.1%~87.5%。6只SD大鼠单剂量静脉给予伊替尼(10mgkg-1)后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567.4±127.5)ngmL-1;t1/2(15.6±3.5)h;MRT(17.9±4.6)h;Vd(27.3±6.9)L;AUC0~24h(2267.4±109.6)nghmL-1;AUC0~∞(3308.2±208.2)nghmL-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专属性强,可作为伊替尼临床用药时的药动学数据补充。

  • 标签: 伊马替尼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贝那利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将其平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1次L/d;试验组给予贝那利10mg,1次/d,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1次/d。8周后观察两组预后。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痛、水肿反应,但这些不良反应不影响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能收到很好的疗效,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贝那普利 预后 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并比较欣贝生与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催产素组和欣贝生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催产素及欣贝生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临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总有效率,临产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欣贝生组产妇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总有效率、产妇临产时间、剖宫产及新生儿评分均明显优于催产素组产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催产素,欣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缩短妊娠时间,减少剖宫产出现,改善胎儿状况,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欣普贝生 催产素 促宫颈成熟 引产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本研究选择2012年2月至5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羟考酮组、曲多组和对照组,3组均采用多模式镇痛:羟考酮组术后采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5mgq12h和塞来昔布胶囊200mgq12h联合镇痛;曲多组术后采用盐酸曲多缓释片50mgq12h和塞来昔布胶囊200mgq12h联合镇痛;对照组术后仅采用塞来昔布胶囊200mgq12h镇痛。于术后8、24、36、48、72h对患者的疼痛和睡眠情况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VAS),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和患者的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显示,在人工关节置换骨科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中,术后使用塞来昔布联合羟考酮或曲多均比单独使用塞来昔布镇痛效果理想,且在术后早期阶段,羟考酮的镇痛效果可能优于曲多。

  • 标签: 羟考酮 曲马多 镇痛 围手术期 治疗效果
  • 简介:瑞芬太尼为超短效μ-阿片受体激动剂,起效快,消除半衰期短,通过血浆和组织中非特异性酯酶代谢,不依赖于肝肾,用于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无需担心苏醒延迟,为较理想的阿片类药物.研究发现该药和其他阿片类药物一样,亦可引起痛觉过敏.阿片诱发的痛觉过敏(OIH)增加痛觉感知,产生异常疼痛,降低药物的镇痛效果,影响术后镇痛治疗.非特异性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在受体水平可拮抗瑞芬太尼所致的OIH,在一般性手术中确实可有效预防瑞芬太尼所致的OIH.地佐辛是苯吗啡烷类衍生物,主要激动κ受体,肌肉注射后30min起效,也对瑞芬太尼所致的OIH预防作用.本研究拟评价单独和联合使用两者对瑞芬太尼麻醉后导致的痛觉过敏的影响.

  • 标签: 小剂量氯胺酮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麻醉后 临床观察 胸科手术
  • 简介:温文尔雅的笑,是王坚教授给我的最初印象、坐在王坚教授的对面,采访在他爽朗的笑声中开始,专业的对答,独到的观点,以及不乏幽默的言语,使得整个采访过程顺利而又愉悦.

  • 标签: 南京军区总医院 内分泌科 社会问题 糖尿病 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