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对于药店来说,会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忠实会员,对药店的客单价、毛利额的贡献耍高于普通消费者35%~40%。会员的数量也一度被业内认为是门店销售业绩的保证,会员的维护、开发成为必修课,药店在增加老会员粘性与忠诚度方面不遗余力,在开发新会员方面更是别出心裁。

  • 标签: 会员 销售业绩 药店 消费者 必修课 忠诚度
  • 简介:实体瘤通常隐藏在患者体内深处,很难取出进行肿瘤分析。因此,科学家们研发出液体活检的肿瘤检测技术,即通过抽取血液分析其中的肿瘤DNA,作为实体活检的替代方案。不幸的是,血液中肿瘤DNA分子的数量通常远远超过非肿瘤DNA的数量,通过血液准确检测它们可能面临挑战,特别是在癌症早期阶段。英国剑桥大学弗洛伦·特穆里埃等研究人员,发现了血液中肿瘤来源DNA片段和非癌症DNA片段在大小分布特征上的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设计出一种具有更高灵敏度的肿瘤DNA检测方法。

  • 标签: 肿瘤DNA 检测技术 高灵敏度 活检 液体 DNA片段
  • 简介:全面医改后,药品预算管理问题成为了众多医院管理者的难题,为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同时解决医院临床用药成本控制问题,北京积水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从总药品成本控制、临床用药精细化管理2方面进行管理。在医院药品总成本控制上,我院实施预算管理、药品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对全院用药情况进行统计、测算,重点管理药品排名前列的药物,针对不同科室实际用药需求设置不同药品费用额度,并对药品使用进行排序和监测,分析药物是否合理使用,并重点关注辅助用药、特殊级抗菌药物、排名异常、增长变化异常的药物,从而有效控制药占比。对于临床用药管理,采取治疗用药优先原则,辅助用药严管措施,并对治疗用药、辅助用药、新药遴选等方面的管理进行优化。通过对药品预算管理的不断探索,我院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在严控药品总成本预算的情况下,保证临床治疗,优化管理,有效解决了药品零差价后医院用药成本控制问题。

  • 标签: 药品预算 药品成本 药占比
  • 作者: 刘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11-2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调查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对工作后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和发放护士规范化培训调查表对80名参加过规范化培训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新入职护士通过规范化培训后能轻松应对工作,减少了工作中的差错事故,提高了护士的综合业务能力。[结论]护士规范化的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使得学校教育和临床工作有效的连接起来,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就医环境。
  • 简介:目的减少入院患者首次静脉用药等待时间及其焦虑。方法以"提高患者用药及时率,减少用药等待时间"为宗旨,于2017年1月至5月,运用品管圈的方法、步骤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计划、分析、实施和确认。结果经过5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入院患者平均用药等待时间从75min降至49min。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首次用药等待时间,提高药物治疗及时率。

  • 标签: 静脉用药 及时率 品管圈 药房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辅助放化疗联合热疗对进展期直肠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3日至2018年4月23日期间我院进展期直肠癌100例患者(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辅助放化疗干预,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辅助放化疗联合热疗干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不良反应(2.00%)、转移率(2.00%)、六个月后复发率(0.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实施辅助放化疗联合热疗干预效果明显。

  • 标签: 放化疗 热疗 进展期直肠癌 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癀片与甲硝唑联用对患者早期肛周皮下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肛周皮下脓肿患者60例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癀片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肿块皮温、肛周疼痛、肿块皮色、肿块大小等)症状评分值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肿块皮温、肛周疼痛、肿块皮色、肿块大小等)症状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CRP水平评分值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采用癀片与甲硝唑联用治疗患者早期肛周皮下脓肿的效果更为显著,有效改善了临床症状。

  • 标签: 新癀片 甲硝唑 肛周皮下脓肿 临床疗效
  • 简介:临床药学部逐渐成为如今医疗卫生系统中很重要的学科交叉药学科室,而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实践培养对未来的科室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取消"以药养医"机制等的新一轮医改措施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机构及患者对药学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也是临床药师进入临床一线、参与决策的契机。然而,我国现有临床药师数量严重不足,临床药师配备数量远低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三级医院临床药师不少于5名"的要求。

  • 标签: 临床药学 岗位胜任力 本科实习生:形成性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喹诺酮类药物加替沙星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6月-2018年9月本院接诊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60例,并将之按照数字抽签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30)。实验组应用加替沙星,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比较细菌清除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细菌清除率为86.67%,同对照组的86.67%、83.3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替沙星具有抗菌活性强、药物副作用轻以及抗菌谱广等特点,将之合理用于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可取得显著疗效,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加替沙星 应用价值 细菌清除率
  • 简介:目的考察灵仙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并阐述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IIA(阳性药,16mg/kg)组和灵仙苷低、中、高(8、16、32mg/kg)组,连续ig给药7d;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制备大鼠MIRI模型,缺血40min再灌120min;试剂盒法检测MIRI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6(IL-1β)、白介素-6(IL-6)水平;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中Bcl-2、Bax、TNF吨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灵仙苷(8、16、32mg/kg)显著降低MIRI模型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心肌梗死率和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上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Bax、TNF-α、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灵仙苷对MIRI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调节Bcl-2/Bax蛋白平衡,减少MIRI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灵仙新苷 心肌缺血再灌注 凋亡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BCL-2 BAX
  • 简介:目的:探究和评价生大黄鼻饲与斯的明肌肉注射对食管癌患者改善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行食管癌术后患者8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如胃肠减压、肠内外营养支持、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抗菌药物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开始经鼻肠管鼻饲大黄液和斯的明注射液0.5mg肌肉注射(q24h),连续用药3d;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肠鸣音和腹胀复常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鸣音和腹胀复常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生大黄鼻饲与斯的明肌肉注射治疗食管癌患者术后改善腹胀的疗效较为确切,且避免了胃瘫的发生。

  • 标签: 生大黄 新斯的明 食管癌 改善术后腹胀
  • 简介:目的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行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黛力治疗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主要是选取2015年6月份至2016年6月份医院接收的104名消化不良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平均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名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黛力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固体的排空时间以及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胃固体排空时间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在接受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黛力治疗的方式极好,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更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所以说这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消化不良 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 黛力新 实际效果
  • 简介: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简单可靠的HPLC-UV方法用于美氟尼酮的测定。生物分析步骤包括从500μL肝微粒体系统中通过甲醇沉淀蛋白质提取美氟尼酮。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TC-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10mM甲酸铵(用10%的甲酸调PH至2.9)–乙腈(70:30,v/v),流速为1.0mL/min,UV检测波长设定在245nm。美氟尼酮和吡非尼酮(内标物)分别在6.0和9.7分钟洗脱,总运行时间为12分钟。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生物分析指南,进行了方法验证,结果符合验收标准。美氟尼酮在肝微粒体中的标准曲线在0.5–16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美氟尼酮内和外间精确度低于9.0%,偏差在±10.0%以内。美氟尼酮在肝微粒体中孵育后,该方法成功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

  • 标签: 美氟尼酮 HPLC分析 药代动力学 肝微粒体 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