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中国代表处”在中国建立的中文网页“博金斯基医院”称,其发明了几乎可以攻克人类癌症的基因机制,而治愈癌症的药物叫“瘤酮”。但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网站上,对“瘤酮”的介绍是:目前只是进行了临床二期试验,还不能真正上市用于治疗癌症病人。

  • 标签: 抗瘤酮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医学科学院 中文网页 基因机制 二期试验
  • 简介:肺癌患者治疗有望出现新的选择。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宣布已经向欧洲药品管理局递交了针对阿法替尼的上市许可申请。阿法替尼可用于治疗EGFR(ErbB1)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 标签: 肺癌患者 新药 药品管理局 上市许可 非小细胞 治疗
  • 简介:药源性高血压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之一,其发病机制包括交感神经活动亢进,肾性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以及动脉弹性功能和结构改变。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反跳现象,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高危因素包括高龄、性别、遗传原因、既往高血压病史、超重、钠敏感、基础疾病。高危人群应避免使用可致血压升高的药物;必须使用时,应从最小剂量开始并应监测血压水平。一旦出现高血压应立即停药或减少剂量,并予对症治疗。

  • 标签: 高血压 治疗 预防 药源性疾病
  • 简介:最新的《自然—细胞生物学》刊登一项研究称,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因子,与先天性巨痣及其引起的黑色素瘤等出生胎记的形成和存在有着密切联系。该发现或能有助于开发针对恶性胎记的治疗新方法。有学者对患有黑色素瘤的小鼠模型进行研究,该小鼠的黑色素瘤中含有已知的突变促进因子Nras,但缺少INK4a这种在人体黑色素瘤中并不活跃的因子。

  • 标签: 黑色素瘤 致病因子 小鼠模型 细胞生物学 先天性巨痣 INK4A
  • 简介:冠心病患者常合并房颤,对这类患者,尤其是需要放置冠状动脉支架的房颤患者,抗血栓治疗是一个难题。需要权衡中风、支架血栓和出血的风险。本文主要综述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抗血栓治疗。

  • 标签: 冠心病 房颤 抗栓治疗
  • 简介:非索非那定是第二代H1组胺药,对H1受体有高度选择性,有直接的炎活性,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长且长期使用不易出现耐药性。非索非那定的代谢动力学易受几种转运蛋白诱导剂或抑制剂的影响,但未见需调整剂量的报道,转运蛋白对非索非那定代谢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临床用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过敏性哮喘、遗传性过敏性斑秃等,且联合其他药物疗效显著。目前,非索非那定微球的鼻内给药制剂正在研发中。非索非那定不良反应少见,无论是单独应用还是联合其他药物使用,都未见严重的心血管事件,不影响胆碱能活性。非索非那定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不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被推荐于从事安全相关作业人员使用。

  • 标签: 非索非那定 抗组胺药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慢性荨麻疹
  • 简介:目的为感冒药在特殊人群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医药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库等,在线检索2000年~2010年国内外有关感冒药的文献记录,分析常见感冒药的成份及其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如不注意合理用药,可导致严重的后果。结论应重视特殊人群用药问题,最终达到合理用药。

  • 标签: 特殊人群 抗感冒药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中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在其形成过程中起核心作用。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重点回顾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噻氯吡啶类血小板药物医学研究。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抗血小板药 氯吡格雷 替卡格雷 普拉格雷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ISl服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果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口服高血压药物的药品名称、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3年我院住院患者使用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前3位一直是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用药频度前3位一直是CCB、利尿剂、ARB;单品种排序中销售金额前2位一直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拜心同)、氨氯地平片(络活喜),第3位2009年为左旋氨氯地平片,后由培哚普利片(雅施达)替代;用药频度前3位一直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片和螺内酯片。结论我院口服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考察京尼平苷乳膏和京尼平苷微乳的炎镇痛作用。方法:乳化法制备京尼平苷乳膏和京尼平苷微乳;热板测痛法和醋酸诱导的扭体法考察制剂的镇痛效果;采用二甲苯致炎和角叉菜胶致脚趾肿胀法考察制剂的炎效果,并与市售的炎和镇痛的制剂进行了比较。结果:京尼平苷乳膏和京尼平苷微乳具有炎镇痛的作用,乳膏剂型的效果更为显著,和市售产品的效果接近或者是更强。结论:将京尼平苷制成透皮制剂具有炎和镇痛的作用,其中乳膏的效果更好,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京尼平苷 乳膏 微乳 抗炎 镇痛
  • 简介:近年来,脑缺血的炎症反应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炎症反应是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与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相关,从而构成了缺血性损伤的基础。就脑缺血有关的炎性因子及以白细胞介素(IL)-1、IL-8、IL-10、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黑皮质素(MC)4为靶点的脑缺血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脑缺血 炎症因子 药物 进展 综述
  • 简介:目的研究全新丹参素衍生物ADTM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t-BHP诱导H9c2细胞凋亡,Hoechst染色观察ADTM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缺血24h后提取心肌组织蛋白,Westernblot方法检测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以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ADTM能显著抑制t-BHP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在大鼠心肌缺血模型中,明显提高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减少缺血心肌细胞凋亡。结论ADTM可显著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减轻心肌细胞缺血损伤。

  • 标签: 丹参素衍生物 心肌缺血 心肌细胞凋亡
  • 简介:除在手术中发挥止痛与肌松弛等作用外,麻醉药的急性炎症和抗感染的功效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对内毒素血症及内毒素性休克动物的保护作用。研究显示不同的麻醉药具有不同的精确作用靶点,因此推测麻醉药的炎抗感染作用机制也不完全一样。本文主要介绍麻醉药的炎抗感染功效及其作用靶点研究进展。

  • 标签: 麻醉药 抗炎 抗感染 靶点
  • 简介:1例70岁肝硬化失代偿期女性患者,入院后给予利尿、保肝、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因心房颤动伴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给予华法林2.5mg·d^-1凝治疗。华法林连续治疗第8天查凝血酶原时间(PT)49.9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4.19,遂停用华法林。第10天复查PT40.1s,INR3.39,继续停用华法林。第12天查PT28.0s,INR2.39,遂恢复华法林1.25mg·d^-1凝治疗,并继续监测PT-INR。第15天复查PT21.7s,INR1.87,华法林增量至1.875mg·d^-1。第17天查PT23.9s,INR2.05,华法林维持1.875mg·d^-1。

  • 标签: 心房颤动 肝功能不全 华法林 抗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