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先天性无阴道,又称MRKH综合征,是双侧副中肾管未发育或其尾端发育停滞而未向下延伸所致的无阴道表现。临床表现为原发性闭经、性交困难,阴道前庭结构正常,性腺结构正常,染色体核型正常(46,XX),具有女性的第二性征。该病的发生率为0.93‰[1]。患者中35%~45%合并一侧肾脏缺如,10%~30%合并脊柱畸形[2]。MRKH综合征给患者心理和精神上造成极大创伤。

  • 标签: 阴道成形术 先天性无阴道 阴道前庭 人工阴道 原发性闭经 性交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支气管、隆凸以及血管成形术对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236例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B组、C组,三组患者均给予肺癌根治术,其中A组80例,联合支气管成形术治疗,B组77例,联合隆凸成形术治疗,C组79例,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术后对患者加以辅助治疗,全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比较。结果随访1年A组、B组及C组生存率分别为97.5%、92.21%和94.94%,三组1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A组、B组及C组生存率分别为76.25%、42.86%和59.49%,三组3年生存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年A组、B组及C组生存率分别为43.75%、11.69%和26.58%,三组5年生存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患者复发率为36.25%,转移率为33.75%;B组患者复发率为70.13%,转移率为68.83%;C组患者复发率为53.16%,转移率为51.90%,三组患者复发率和转移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癌根治术联合支气管成形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显著,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术式。

  • 标签: 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根治术 支气管成形术 隆凸成形术 血管成形术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筛选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8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皮椎体形成术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安全性及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所有86例患者在术后5~42h内,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其中75例患者腰背疼痛基本消失,另11例患者腰背疼痛得到中度减轻,患者并未有并发症发生。对所有86例患者进行3~5个月时间的随访,患者均未有新骨折发生。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确切,可增强椎体稳定性,恢复伤椎高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目的对我国不同生产工艺的苯甲酸钠产品质量进行对比,并评价其生产工艺的优劣。方法通过多种调研方式了解苯甲酸钠生产工艺并进行分类和检测,将实验结果按2种不同生产工艺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结果通过有关物质研究发现,中和工艺苯甲酸含量和杂质总量略高于精制工艺,其他未知杂质总量和杂质个数则精制工艺均高于中和工艺。从无机杂质和含量测定各检测结果来看,2种工艺均未显示出明显区别。整体而言,2种工艺质量控制水平基本相当。结论精制工艺需选择质量稳定的原料供应商;中和工艺中合成用到的反应试剂的质量是影响该工艺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质量控制上与精制工艺相比更具有自主控制能力。

  • 标签: 药用辅料 苯甲酸钠 质量对比 工艺评价
  • 简介: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高压均质技术,设计提取茯苓多糖工艺.方法:以茯苓多糖收率为指标,选取茯苓粉碎粒度、高压均质压力、均质次数、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考察,进行B-B实验设计,优化得到茯苓多糖提取工艺.结果与结论:优化提取工艺为:粒度120目,料液比1:9,压力值94MPa,均质次数2次,多糖收率与预测值接近,且比传统水提醇沉工艺高出8.909%,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高压均质技术 响应面法 茯苓多糖 提取工艺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55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6例行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作为单侧组,29例行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作为双侧组,通过术后观察疼痛缓解程度、骨髓泥分布渗透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X线照射次数。结果两组手术顺利完成,单侧组再手术时间(29.5±2.84)min和术中X线曝光次数(9.46±0.76)次少于双侧组的(49.7±1.03)min、(19.51±0.6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血量、注入骨水泥量及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VAS)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治疗OVCF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单、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均达到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前者在手术时间、安全性等方面更具优势,而对于压缩程度重、术中骨水泥弥散充盈不佳的病例则应选择后者。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目的制备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并考察其质量。方法以微丸载药量、收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微丸制备工艺条件;以有关物质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隔离液处方进行筛选优化;以累积溶出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肠溶衣液处方进行筛选优化。结果微丸制备工艺条件为蔗糖与主药比例6∶1、包衣造粒机转速100r·min-1、微晶纤维素与主药比例3∶1;选用12%HPMC作为隔离层成膜材料;15%EudragitL30D-55作为肠溶层材料;制备的3批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稳定性好,耐酸力均在95%以上,30min溶出度均在98%以上,含量、有关物质均符合规定;进行加速试验,耐酸力、溶出度、含量、有关物质均符合规定。结论经3批中试产品验证,结合加速试验结果,表明优选的工艺条件所得的产品具有较好的肠溶效果和释药性能,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 标签: 雷贝拉唑钠 微丸 肠溶胶囊 制备工艺
  • 简介:目的:考察淋巴方颗粒的最佳提取及喷雾干燥工艺。方法:以苦参碱提取率和干浸膏得率为指标,以乙醇含量、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淋巴方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喷干收粉率和膏粉含水率为考察指标,以料液在80℃的相对密度、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淋巴方颗粒的最佳干燥工艺。结果: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h,煎液用65%乙醇沉淀。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76~185℃,出风温度91~95℃,料液的相对密度1.06~1.07(80℃)。结论:该工艺稳定实用,提取率高,可用于淋巴方颗粒的制备。

  • 标签: 淋巴方颗粒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喷雾干燥
  • 简介:目的:优化芩梅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多功能流化床制粒机以一步制粒法制备芩梅颗粒。以流化床制粒机的风机转速、进风温度与蠕动泵的进料速度为考察因素,以颗粒成品合格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芩梅颗粒的制备工艺参数。结果:最优制备工艺参数为风机转速1700r/min,进风温度65℃,进料速度按照4→6→8Hz进行。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可以用于芩梅颗粒一步制粒工艺参数的优化,制备的颗粒质量达标。

  • 标签: 芩梅颗粒 BOX-BEHNKEN设计 效应面法 制备工艺
  • 简介:目的:建立石菖蒲挥发油的萃取及包合工艺。方法:应用U5(53)均匀设计试验对影响萃取物得率的因素进行考察,筛选最佳萃取工艺。应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影响胶体磨法包合效果的因素进行考察,筛选最佳包合工艺。结果: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90min。胶体磨法进行石菖蒲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参数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4,包合时间20min,加水量4倍。结论:筛选出的萃取及包合工艺稳定可行。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能够提高萃取物得率;采用胶体磨法包合石菖蒲挥发油能够提高挥发油稳定性,有较高的挥发油利用率。

  • 标签: 石菖蒲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 胶体磨法 β-环糊精 均匀设计 正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