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肾替代疗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并且效果较好。然而,因为血液透析是将血液置换到体外加以净化之后再输送回患者体内,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感染、透析膜破裂、体外循环凝血、透析中低血压、肌肉痉挛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1]。因此,临床中应重视血液透析的护理工作,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对此,

  • 标签: 血液透析 风险事件 肾替代疗法 终末期肾衰竭 防范措施 透析膜
  • 简介: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主要成分为奥美拉唑钠,奥美拉唑是一种弱碱性物质,在胃壁细胞内小管这一高酸性环境中被浓缩转化为活性物质,抑制H+-K+-ATP酶(质子泵),从而产生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奥美拉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及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也运用于应激状态时并发的急性胃黏膜损害、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等情况。药剂科近期接到通过临床在配置奥美拉唑的过程中变色的反馈.

  • 标签: 临床治疗工作 胃十二指肠溃疡 反流性食管炎 急性胃黏膜损伤 消化性溃疡 胃酸分泌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弱势群体在使用胰岛素过程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方法对45例糖尿病特殊人群进行评估,分析应用胰岛素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结果上述病例均存在高于普通糖尿病群体的安全隐患,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自行注射时剂量不准确、笔式胰岛素使用不当易损坏、不能识别低血糖或有效处置、药物存放和保管不妥等。结论对于自我管理能力有限的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时必须寻求支持系统,否则危害性大于疾病本身。

  • 标签: 糖尿病 弱势人群 注射胰岛素 风险 对策
  • 简介: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一起电热水袋爆炸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电热水袋这种冬季常用取暖工具的关注。在这次事故中,原本青春靓丽的女孩因在使用电热水袋时遭遇电热水袋突然爆炸,致全身5%的皮肤深2度烫伤,甚至面临毁容的风险。她的不幸遭遇为我们敲响警钟,冬季使用取暖工具,如何才能既温暖又安全呢?

  • 标签: 热水袋 冬季 安全 媒体报道 爆炸 工具
  • 简介:信息技术的发达在某种程度上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对网银账号非常不信任、只认存折现金的老人们已经学会了使用社保卡系统,认为'网络购物都是骗人'的如今也已经学会了淘宝和微店。几年前坚持'病历必须手写'的老医生们也随着大流渐渐习惯了电子病历,学会了使用医疗信息系统。医疗信息化的突飞猛进改变着固有的医疗方式,医疗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共享显得愈加重要,与此同时,医疗数据安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 标签: 数据安全 医疗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 隐私保护 电子病历 医疗方式
  • 简介: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相关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本病多是因为胎膜自身结构的变化异常及感染因素诱发导致胎膜张力降低。一般而言,胎膜早破多具突发性,由于产妇及家属对疾病认识水平低下,产妇易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2]。同时,由于产妇对住院环境陌生,卧床时间较长,故易出现不适症状,加重产妇紧张情绪,所以临床护理措施对胎膜早破产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妇产科 胎膜早破 护理措施
  • 简介:美国FDA更新了丙肝抗病毒药物索非布韦(sofosbuvir,Sovaldi)和Harvoni(ledipasvir/sofosbuvir)的说明书信息,将症状性心动过缓(symptomaticbradycardia)的风险写进Harvoni和Sovaldi的药品标签中.因其制造商吉利德公司报告称患者在联用该类药物与胺碘酮后发生心动过缓、起搏器干预及死亡等事件.

  • 标签: 美国FDA 安全信息 药品标签 症状性心动过缓 抗病毒药物 说明书
  • 简介:美国FDA通过审查认为长期使用治疗剂量的氯吡格雷(克拉匹多)不会增加或减少心脏病人的整体死亡风险.FDA评价了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试验(DAPT)和几个其他临床试验,这些试验都未提示克拉匹多会增加癌症或癌症死亡的风险.为了研究在DAPT试验中报告的克拉匹多增加死亡和与癌症相关死亡的风险,FDA检查了DAPT试验结果和克拉匹多的其他大型长期临床试验,这些试验有死亡率、癌症死亡或癌症不良事件等数据信息.

  • 标签: 美国FDA 安全信息 死亡风险 临床试验 药品 FDA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干预措施。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对黄冈地区35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诊断、临床治疗与干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及时对症处理,正确给予药物治疗、饮食护理干预措施,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及人文关怀是患者康复的关键。结论:药物治疗、饮食护理、人文关怀对于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治疗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诊断 药物疗法 青霉胺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中药注射剂输液反应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对31例中药注射剂发生输液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药物过敏史、输液反应发生的时间、用药情况、临床表现等。结果31例发生输液反应患者中,18例有药物过敏史,5例药物过敏史不详,8例否认有药物过敏史。26例输液反应发生在输液后30min内;输液反应中药注射剂有11种,主要为活血化瘀类注射剂;临床表现主要为出现皮肤瘙痒、高热、寒颤、胸闷、恶心呕吐等;停药并接受对症治疗后患者均好转恢复,无后遗症及死亡发生。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程度输液反应,在进行科学组方、优化工艺、提高质量的同时,也应该严格掌握中药注射剂的适应证,加强药物输液反应检测和宣传工作,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输液反应 应对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9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选取98例非瘢痕子宫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阴道分娩情况及产妇、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试产成功率、产程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在符合试产条件下行阴道试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临床分析
  • 简介:2013年,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又一次的改革,7月30日,根据国家“三定”方案和省政府办公会决定,我省将原卫生部门承担的综合协调和监督执法等职能移交给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9月9日,成立两年余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处随着卫生计生机构改革的启动更名为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处。

  • 标签: 食品安全标准 监测工作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风险 卫生部门 机构改革
  • 简介:FDA发出警告,有一例使用芬戈莫德治疗多发性硬化病(MS)的患者经确诊为发生了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另一名患者疑似PML.患者在使用芬戈莫德治疗MS前没有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或治疗方法,FDA首次收到芬戈莫德发生PML的报告.因此,这些病例信息被加入药品标签.

  • 标签: 美国FDA 安全信息 药品标签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多发性硬化病 芬戈莫德
  • 简介:目的评价盐酸表柔比星注射液的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血管刺激性试验、膀胱黏膜刺激性试验、体外溶血性试验、主动全身过敏试验(ASA),评价盐酸表柔比星注射液的安全性。结果盐酸表柔比星注射液无明显血管和膀胱黏膜刺激性,无过敏反应,有溶血反应。结论盐酸表柔比星注射液临床使用时可能会出现溶血现象,建议稀释后使用。

  • 标签: 表柔比星 血管刺激性 膀胱黏膜刺激性 溶血性 主动全身过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探究药剂科对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进行规范的必要性,使抗肿瘤药物能够安全合理的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12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该120例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药物安全管理,为对照组;后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来我院进行医治的肿瘤患者,对该肿瘤患者采用规范化的药物安全管理,为观察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我院的研究统计,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药物种类等方面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3.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药剂科的抗肿瘤药物的安全管理进行规范,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还能以此来提高我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药剂科 抗肿瘤药物 临床效果
  • 简介:1引言近几年,我国频繁发生问题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瘦肉精事件、地沟油事件以及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已经上升为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的社会焦点问题。重新构建适应我国食品安全战略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无疑已经成为保障食品安全领域全新的研究课题,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食品安全检验 风险监测 评估 食品安全战略 焦点问题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手术治疗的130例结肠癌患者病例资料。采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65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的开腹手术6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近期疗效指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腹腔镜 结肠癌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脑血管病是世界上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在我国更是排名第一的致死性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不但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也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 标签: 脑血管病 药物疗效 安全性 致死性疾病 治疗 高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