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探讨肾小球疾病患者治疗药物他莫司的监测情况以及血药浓度等因素对临床疗效的影响。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服用他莫司治疗肾小球疾病的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并观察评估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103例患者监测他莫司血药谷浓度共计935例次,50.7%的浓度值位于目标范围内。疗效评价结果显示,12个月时的完全缓解率为55.4%,部分缓解率为32.3%,复发率为24.6%。治疗前基线血清肌酐值、12个月内他莫司平均血药浓度对总体缓解率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膜性肾病患者的基线尿蛋白水平、12个月内他莫司平均血药浓度对完全缓解率的影响存在显著性意义。肾小球疾病患者他莫司血药谷浓度达标率较低,且血药浓度对疗效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故有必要进行规律的治疗药物监测。

  • 标签: 他克莫司 治疗药物监测 肾小球肾炎
  • 简介: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对林霉素3种耐药表型菌株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析132株SA临床分离株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了解SA对林霉素耐药表型及其不同耐药表型菌株对15种药物的耐药情况,质量控制参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版)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结果:132株SA对林霉素3种耐药表型分别为敏感型(53株,占40.15%)、结构耐药型(57例,占43.18%)、诱导耐药型(22株,占16.67%),敏感型、结构耐药型的菌株数显著高于诱导耐药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23,P=0.000)。3种耐药表型菌株对莫西沙星、利奈唑烷、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均无耐药,对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和呋喃唑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结论:SA对林霉素3种耐药表型分布不同,不同耐药表型菌株的耐药性不同,结构耐药型菌株的耐药性总体高于敏感型和诱导耐药型。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克林霉素 大环内酯类 替加环素 诱导性
  • 简介:目的:评价头孢曲松与头孢肟序贯疗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参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退热、补液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肟序贯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费用、发热复常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为7.00%略高于对照组患者为6.00%,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与头孢肟序贯疗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头孢曲松的疗效,其起效迅速,抑菌能力强,治疗费用低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头孢曲松 头孢克肟 序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替硝唑片与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剂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硝唑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半年后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组问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致病菌的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半年后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替硝唑与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联用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替硝唑片的治疗,且复发率低,致病菌的清除率高。

  • 标签: 替硝唑 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 细菌性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