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60年代起,抗癌新的发现主要从原植物的代谢产物中寻找。实际上,好几种正在使用的抗癌化疗试剂不是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就是其结构类似物,比如从长春花中分离到长春花类生物碱,从盾叶鬼臼中分离得到的表鬼臼毒素类衍生物,从短叶红豆杉和欧洲红豆杉中分离到的紫杉二萜类成分,从喜树中分离到到喜树碱类衍生物,目前我们仍在这四个化学系列进行药物研发,其中包括新化合物临床或临床前的试验,此外,也致力于从其它高等植物发现先导化合物,例如以Sarcomelicope生物碱为母核的一类具有前景的新型acronycine衍生物。未来的研究仍主要领先筛选天然产物及其结构类似物来寻找到具有抑制肿瘤和体外肿瘤的化合物,并且为了寻找到机理不同的新型抗癌药,采取全球策略是绝对必要的,另一种策略就是建立天然产物库,高通量筛选已知的和新的具有潜力的目标化合物,最后,应该强调的是细胞毒药物的一般毒性研究仍是找到更好的以肿瘤为靶的药物的重要方法。

  • 标签: 植物 提取 抗癌成分 抗癌药 天然产物库 高通量筛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国目前属于发展中国家,国家的经济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一背景条件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以此同时,医疗卫生问题也渐渐地得到了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当前,输血科室和采血站也是为人民大众提供相关医疗服务的最关键的组织机构,因此,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当下输血科室和采血站提出的要求,输血科室和采血站一定要注重相互之间的沟通方式,全方位的完善合作流程,如此才可以提高输血科室和血站双方在血液服务方面的质量以及专业方面的技术水平。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当前医疗机构的输血科室和采供血液的血站,双方之间在合作沟通的过程当中,如何更好地协作以及促进双方的发展,并且提出针对性有效的沟通策略,希望本篇文章的讨论结果可以为输血科室和采血站将来的共同协作发展提供一些科学的参考意见。

  • 标签: 输血科室 沟通方式 采血站 共同发展
  • 简介:有这样一个案例,某知名医院被病人投书于媒体,说医师对病人不负责、十分冷漠。院方在处理此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病人的抗诉中反复强调:“在整个接诊的过程中,医生都没有抬头看过我一眼,居然把处方开出来了”。院方查看病历,发现医师记录了病人的主诉要点,用药非常对症,

  • 标签: 医患沟通 疾病诊断 医生 医疗服务 沟通技巧
  • 简介:我们每天都要吃米饭,但是多数时候吃的都是单一的白米饭。精制的白米白面营养比较低,不妨给每天吃的米饭添些新花样,这样不仅在颜色上有变化,营养也相应提高。

  • 标签: 白米饭 营养 种花
  • 简介:近日国家卫生研究院发表研究指出,每天,久坐超过7小时者,罹患白内障风险,较每天坐不到3小时者高2成;手机、平板屏幕释出的热能伤眼,可能使白内障和老年性黄斑病变提早报到。

  • 标签: 手机 国家卫生研究院 老年性黄斑病变 眼疾 白内障
  • 简介:[摘 要] 目的: 建立一种鉴别湿疹消中马齿苋、黄柏、蛇床子、青黛、地肤子的成分的方法。 方法:薄层色谱法,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1)为展开剂鉴别马齿苋[1];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为展开剂鉴别黄柏[2];以苯-乙酸乙酯(30:1)为展开剂鉴别蛇床子[9];以苯-三氯甲烷(1:7)为展开剂鉴别青黛[9];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6: 9:2)为展开剂鉴别地肤子[1]。 结果:供试品色谱斑点的位置及颜色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色谱一致。 结论:此法可用于湿疹消的定性鉴别,为分析成分复杂的中药及其制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 薄层色谱法 马齿苋 黄柏 蛇床子 青黛 地肤子
  • 简介:从泽泻(Alismaorientalis(Sam.)Juzep)块茎中分离得到六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胡萝卜甙(1),1-二十二醇(2)。尿嘧啶核苷(3),β-谷甾醇(4),胡萝卜甙6′-O-硬脂酸酯(5),卫矛醇(6)。

  • 标签: 泽泻 化学成分 尿嘧啶核苷 卫矛醇
  • 简介:我们对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须根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研究。应用硅胶、SephadexLH-20、ODS柱以及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应用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从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是:2-羟基麦冬黄酮A(1),5,8-dimethoxy-6-methyl-7-hydroxy-3-(2-hydroxy-4-methoxybenzyl)chroman-4-one(2),5,7-dihydroxy-6,8-dimethyl-3-(4-bydfoxybenzyl)chroman-4-one(3),7,4-dihydroxy-5-methoxyflavanone(4),N-trans-coumaroyltyramine(5),N-trans-coumaroyloctopamine(6),N-trans-feruloyltyramine(7),对羟基桂皮酸(8),咖啡酸(9),阿魏酸(10)。化合物4,6,7,9,10首次从沿阶草属中分离得到。利用Hella、Hep2肿瘤细胞测定化合物1,2,4-7,9,10的细胞毒作用,1,2,5-7,9显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 标签: 百合科 沿阶草属 须根 化学成分 细胞毒活性
  • 简介:目的:建立寻找枳壳提取物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联用(UPLC-PAD—Q-TOF/MS)方法对枳壳水提液及其入血成分进行分析,通过紫外光谱、质谱数据等对化合物进行解析。结果:从枳壳水提液中鉴定了21个化合物,其中包括12个黄酮苷类化合物,9个多甲基黄酮类化合物;在小鼠血浆中检测到6种原型成分和4种代谢产物。结论:UPLC—PAD—Q—TOF/MS法可用于中药活性成分的鉴定。

  • 标签: UPLC-PAD—Q-TOF/MS 枳壳 黄酮代谢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刘冰是一名鼻炎患者,小时候因为跟伙伴在一起嬉闹,不小心撞到了鼻子,血流不止,自此落下了鼻炎的病根。每逢秋冬季节或是天气转凉,刘冰就憋得难受,呼吸困难,坐立都不适。看着宝贝儿子每年都受这种罪,刘冰的父母很揪心,辗转看过几家医院,也没能治出个结果,药也用了不少,顶多也就缓解缓解症状。刘冰的妈妈不时感叹:"鼻炎又不是啥大病,为啥就这么难治?"

  • 标签: 刘冰 宝贝儿子 鼻腔黏膜 呼吸困难 河南中医学院 李莹
  • 简介: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多种癌症的发病率与饮用啤酒和烈性酒有密切关系。加拿大流行病学家和癌症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大量饮用啤酒和烈性酒的人患食道癌的概率比普通人高7倍,患肝癌的概率是一般人的9倍。患结肠癌的概率增加80%,患肺癌概率增加50%。

  • 标签: 患病风险 癌症 酗酒 研究人员 饮用啤酒 流行病学
  • 简介:我们对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须根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研究。应用硅胶、SephadexLH-20、ODS柱以及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应用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从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是:2-羟基麦冬黄酮A(1),5,8-dimethoxy-6-methyl-7-hydroxy-3-(2-hydroxy-4-methoxybenzyl)chroman-4-one(2),5,7-dihydroxy-6,8-dimethyl-3-(4-bydfoxybenzyl)chroman-4-one(3),7,4-dihydroxy-5-methoxyflavanone(4),N-trans-coumaroyltyramine(5),N-trans-coumaroyloctopamine(6),N-trans-feruloyltyramine(7),对羟基桂皮酸(8),咖啡酸(9),阿魏酸(10)。化合物4,6,7,9,10首次从沿阶草属中分离得到。利用Hella、Hep2肿瘤细胞测定化合物1,2,4-7,9,10的细胞毒作用,1,2,5-7,9显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更多还原

  • 标签: 百合科 沿阶草属 须根 化学成分 细胞毒活性
  • 简介:输血医学在全世界飞速发展,由于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已使输血医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代输血已进人成分输血的时代,临床成分血的应用是衡量一个医院输血技术现代化和临床医生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 标签: 成份血 临床应用
  • 简介:对松科Pinaceae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kaempferiGord的干燥根皮—土槿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应用硅胶,SephadexLH-20,MCI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离并鉴定了26个化合物,分别为:土槿丁酸(1),土槿甲酸(2),土槿乙酸(3),土槿丙酸(4),3β-乙酰氧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5),3β-乙酰氧基-齐墩果烷-9(11),12二烯(6),3β-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7),3β-羟基-齐墩果烷-9(11),12二烯(8),CelangulatinC(9),CelangulatinE(10),17β-通关藤苷元B(11),11α-O-(2-甲基丁酰基)-12β-O-乙酰基通关藤苷元B(12),11α-O-(2-甲基丁酰基)-12β-O-巴豆酰基(顺芷酰基)通关藤苷元B(13),β-谷甾醇酯(14),伞形花内酯(15),5,7-二羟基香豆素(16),花椒毒素(17),异虎耳草素(18),芒柄花黄素(19),毛蕊异黄酮(20),CnidimolB(21),胸腺嘧啶(22),3-呋喃甲酸(23),2-呋喃甲酸(24),香草酸(25),原儿茶酸(26)。其中化合物5–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归属化合物1的1H和13CNMR谱数据。

  • 标签: 金钱松 土槿皮 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