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学科护理查房对脑卒中合并压疮患者的效果。方法:抽选于2016年12月至2019年1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合并压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标准从中筛选出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匀划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查房,观察组接受多学科护理查房,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心理状态、压疮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悬殊,P

  • 标签: 多学科护理查房 脑卒中 压疮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慢性创面患者在伤口护理门诊中通过运用多学科诊疗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 方法:对照组在伤口护理门诊中运用常规护理, 同期观察组则采用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护理模式。 结果: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而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且 P < 0.05 ;观察组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 97.37% ,对照组 81.58% ,且 P < 0.05 。 结论:对于慢性创面患者在伤口护理门诊中运用多学科诊疗护理模式 ,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创面愈合效果并缩短愈合时间 。

  • 标签: 多学科诊疗护理模式 门诊 慢性创面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在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84 例心血管危重症患者 ,按照数字随机表法 分为实验组(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 )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 ),每组均为 42 例 。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治愈率、致残率、总满意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 结果:实验组治愈率、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05),实验组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 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 ( 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多学科协作模式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 护理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采取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33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均在诊疗过程中运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总结应用成效。 结果:33例患者中, 5例确诊为新冠肺炎, 1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余 27例为阴性病例,继续隔离观察,确诊者经及时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无一例患者转为重症或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平均住院时间( 15.64±2.47) d,患者出院时对诊疗总体满意度的评分为( 94.67±2.64)分。 结论: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临床的开展,使得患者在出现相应临床症状与体征时,获得了多学科专业化治疗与指导,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不适症状,对于强化治疗成效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多学科协作模式新型冠状肺炎 不良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 。 方法: 选择 2018 年 5 月到 2019 年 7 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的 140 例 住院 患者 。所有患者中出现的感染原因进行调查,并制定护理对策。 结果: 所有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 43 例,感染率为 30.71% 。患者出现感染的部位多为胃肠道、呼吸道以及泌尿道。 结论: 主要造成院内感染的原因为环境、医务人员以及患者等,对感染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从而降低感染发生几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治疗治疗 乳房炎 性 结节 的疗效观察临床效果。 方法:病例选取时间: 2019 年 1 月 -2019年 8 月,共选取本科室 108 例疗乳房炎性结节 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选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 2组,对比组 54 例,研究组 54 例,对比组进行药物治疗 ,研究组进行低频仪治疗 ,分析两组的乳房肿块、疼痛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 数据。结果:数据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乳房肿块小于对比组,疼痛评分也小于对比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比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疗乳房炎性结节 采用低频治疗治疗,能够良好的减小乳房肿块,降低疼痛评分,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应该广泛的推荐运用。

  • 标签: 低频治疗仪 疗乳房炎性结节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 2015年 1月至 2016年 1月期间收治 10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手术治疗组( 50例)和药物治疗组( 5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观察对象术前国际统一帕金森病评分标准( UPDR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治疗 1年、治疗 2年、治疗 3年和治疗 4年后 UPDRS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效果更加理想,推广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帕金森病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研究性核医学科应用综合性防护措施在辐射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志愿参与研究的放射科护士3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5名。对照组护士采用基础设施和常规方法进行日常辐射防护;观察组护士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防护措施。分别检查两组护士六个月后在肝肾功能,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同一年龄段,对照组护士的Cr、BUN、ALT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在相同的工龄段,对照组护士的Cr、BUN、ALT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础设备联合常规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对核医学科护士再施以综合性防护措施,能够更好地保护核医学科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 标签: 核医学科 综合性防护 辐射 肝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牙体牙髓病治疗中无痛治疗的应用效果及应用体会。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患有牙体牙髓病的儿童来展开,所选时间为2018年8月到2019年3月,共有166人,根据患儿具体就诊时间先后来分别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无痛治疗,然后从疼痛程度和治疗有效率方面来进一步对比上述两种方法的具体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77%,其中显效、有效人数分别为47人和30人,Kuttner面部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1.43±0.27)和(1.35±0.3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52%,其中显效人、有效人数分别为35人和31人,Kuttner面部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3.69±0.54)和(3.42±0.63)。分析各项指标可知研究组的整体疗效较好,并且患儿的疼痛程度较轻,且P<0.05。结论:无痛治疗具备极好的适用性和时效性,能够更好帮助治疗牙体牙髓病患儿,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儿童牙体牙髓病 无痛治疗 疼痛程度 有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慢性盆腔炎患者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联合腹腔灌注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在 2018年 2月 ~2020年 1月期间开展,选择在这一时期来我院接受慢性盆腔炎的患者 98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被分为两组,每组各 49例。其中接受氧氟沙星、替硝唑联合静脉滴注治疗的是对比组,另一组接受氧氟沙星、替硝唑、利多卡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联合腹腔灌注治疗的是研究组。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均无差异, 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 MMP-2明显低于对比组,而 ICAM-1高于对比组, P< 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相比于对比组,明显较低, P< 0.05。结论:采用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联合腹腔灌注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并且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理想,因此,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氧氟沙星 腹腔灌注 静脉滴注 替硝唑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浅谈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在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我院接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随机抽选90例作为本课题研讨样本,平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前者应用氧氟沙星、替硝唑治疗,后者加入腹腔灌注治疗,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得知,在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对比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明显,其中观察组表现优异,总有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情况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氧氟沙星 替硝唑 腹腔灌注 慢性盆腔炎患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的对照组(43例)与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的观察组(43例),观察患者血糖水平及肾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水平低,肾功能指标低,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促进肾功能指标的改善,值得借鉴。

  • 标签: 中药汤剂 西药 糖尿病肾病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