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来器械管理流程改造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实施常规流程管理的563件外来器械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实施强化流程管理的563件外来器械作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工作环节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来器械管理流程改造实施强化流程管理可提高工作环节质量,降低不合格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外来器械管理 流程改造 工作环节质量
  • 简介:目的:完善手术室各种器械的管理,保证消毒灭菌质量。方法:对手术室外来器械进行规范化的清洗、包装和灭菌,完善对外来器械的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结果:消毒灭菌质量合格,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了手术器械使用满意度。结论:该套管理办法在手术室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 标签: 手术室 管理
  • 简介: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快速提升,植入物作为生物相容性很好的固定材料,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如心脏的植入性心脏瓣膜,脑外科钛网,骨科的各种人工关节假体、钢板,外科的各类型补片、吻合器等,在患者体内取代某一组织,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医疗厂家为保证其手术物品(如植入物)

  • 标签: 器械植入物 方法研究进展 植入物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外来骨科器械清洗质量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促进植入型医疗器械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笔者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来我院骨科接受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1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与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清洗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有效验收率、灭菌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遗失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PDCA循环 骨科器械 质量
  • 简介:对于患某些疾病的患者来说。为了配合治疗,医生在为其施行相关治疗措施时,会依据病情选择一些“外来设备”辅助患者病情的治疗和恢复,如肠癌术后患者自身携带的造口袋,喉癌术后患者携带的气管套管,长期化疗或需要长期输液患者携带的深静脉导管等。在医院内,医务人员会给予相关的护理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而当患者在家时,面对这些“设备”,如何做到正确护理呢?本期策划将为您一一解答。

  • 标签: 肠造口患者 日常护理 设备 身体 配合治疗 术后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质量追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管理的500例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和植入物作为观察对象,以2021年1月作为时间节点,对所有器械应用质量追溯管理模式,对比管理前后效果。结果:消毒供应中心经过质量追溯管理模式后,消毒质量评分、信息化管理评分显著提高,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积极应用质量追溯管理模式具有较为突出的实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消毒中心 质量追溯管理模式 外来器械和植入物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细节护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外来器械中对管理质量评分的意义与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实施细节护理模式前后的200台手术开展探讨研究,2020.01-2020.12为细节护理模式实施前,将其随机选取100台手术设为对照组,2021.01-2021-12为细节护理模式实施后,将其随机选取100台手术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在实施细节护理模式前后,医护人员满意度、外来器械护理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各科室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毒中心管理外来器械中应用细节护理模式,能明显提升效率,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总体管理质量评分有着极大积极影响,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模式 消毒供应中心 外来器械 意义
  • 简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大医院的感染控制效果都得到了提高,现阶段,很多医疗器械在各大医院各个科室流动,给感染控制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不利于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鉴于此,本文将对外来医疗器械处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质量改进的措施。

  • 标签: 外来医疗器械 处理过程 难点问题 质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