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事例1一位资深医师曾说,虽然感冒不主张使用抗生素,但是当他的外甥感冒时,考虑再三,还是决定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理由是用点抗生素不过几十元钱,万一发生了严重感染,后果将不堪设想。

  • 标签: 抗菌治疗 抗生素 严重感染 预防性 感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高度重视患者给予PDCA护理模式在眼科疾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我院眼科于2018年11月起实施PDCA护理模式,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12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各60例),统计实施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并与此前6个月数据作对比,调查并统计实施前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PDCA护理模式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且患者及家属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PDCA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同时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PDCA 眼科 护理模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根据相关数据调查信息,发现近几年我国近视人数不断增加,有很多患者出现高度近视后都会同时合并白内障,需要重视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相关治疗研究,才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水平。文中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及相关手术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促进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研究。

  • 标签: 手术 高度近视 白内障
  • 简介: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46例(65眼),眼轴长度在25.5~32.4mm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摘除,并植入5.5mm折叠式人工晶体。其中眼轴长度25.5~28.5mm39眼(A组),眼轴长度29.0~32.4mm26眼(B组),随访8个月~2年,分别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的39眼中,视力恢复≥0.5者33眼(84.6%);B组的26眼中,视力恢复≥0.5者17眼(65.4%),其中3例患者因白内障较大、较硬,>Ⅳ级核,改为小切口摘除白内障,并植入人工晶体。2例后囊膜破裂患者均在B组,1例行前玻切后将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术后矫正视力0.5;1例行前玻切,二期行人工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术,术后矫正视力0.3。结论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治疗安全有效。眼轴短的患者视力恢复总体优于眼轴长的患者;眼轴长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更大;对于晶状体核较大、较硬者,宜采用小切口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高度近视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 简介: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为部队服务工作的认识,牢牢把握正确的服务方向是1996年3月6日陆增祺部长对部队医院提出的方向性要求。由于医院医疗体系部队调整,1996年4月1日,我院体系部队大幅度增加,住院军人近期超过了住院病员的

  • 标签: 讲政治 部队评残 住院军人 医疗体系部队 服务工作 住院病员
  • 简介: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7例(12l眼)眼轴界于26mm~31.5mm的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经角膜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吸出,并植入软性或硬性人工晶体。结果术后第l天视力≥0.5者74眼,占61.2%。<0.5者47眼,占38.8%;术后3个月≥0.5者78眼,占64.4%。<0.5者43眼。占35.6%。术后远视力较佳。视力无提高者5眼。后囊膜破裂3眼。术后早期角膜水肿17眼。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够有效治疗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

  • 标签: 高度近视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 疗效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超声乳化手术,观察组进行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7、30、90d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798.11±411.65)个/mm2,术后7d为(2632.21±448.51)个/mm2,术后30d为(2025.51±513.51)个/mm2,术后90d为(2135.21±468.11)个/mm2;观察组患者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798.36±411.36)个/mm2,术后7d为(2797.25±411.12)个/mm2,术后30d为(2698.36±411.11)个/mm2,术后90d为(2697.21±411.27)个/mm2。组内比较:对照组术后7d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3,P>0.05);术后30、90d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30、5.825,P<0.05)。观察组术后7、30、90d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0、0.942、0.952,P>0.05)。组间比较:术前、术后7d,两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2、1.486,P>0.05);术后30、90d,两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03、4.940,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疗效非常理想,可有效维持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的稳定,并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的白内障并发高度近视119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根据患者视力恢复效果分成一组和二组,对照两组视力恢复影响因素。结果:(1)一组和二组眼轴长度对照中,一组是29.78±3.55(mm),二组是34.07±4.21(mm),(t=7.232,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角膜散光度对照中,一组是1.18±0.31(D),二组是1.59±0.42(D),(t=6.493,p=0.000),结果有差异。(3)一组和二组Emery分级对照中,一组1级到3级占比68.88%,二组1级到3级占比37.93%,(x2=18.410,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影响患者手术效果因素主要包括眼轴长度、角膜散光度、Emery分级,临床上的医务人员需要关注以上影响因素,并且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以此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高度近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36例(40眼),在表面麻醉下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iOL植入术,比较术后效果。结果:患者术后视力和前房深度显着改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68例(203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时间2020年1月-2021年12月,按患者超声乳化术治疗6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分为两组,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0.3)127例(153眼),研究组(最佳矫正视力<0.3)41例(50眼)。(1)分析影响术后疗效的单因素。(2)分析影响手术疗效多因素Logistic。结果 术后两组各项数据分析显示,影响手术疗效的单因素有眼底病变分级、Emery分级、角膜散光度、眼轴长度(P<0.05);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单因素后显示,影响术后疗效的独立因素有眼底病变分级、Emery分级、角膜散光度、眼轴长度(P<0.05)。结论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疗效的影响因素有眼底病变分级、Emery分级、角膜散光度、眼轴长度,所以,在为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治疗时需要加大关注这部分患者的后续治疗护理干预,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术后全面康复。。

  • 标签: 角膜三光度 眼底病变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高度近视
  • 简介:目的观察吲迭帕胺对高山高海拔地区居民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符合入选标准的136例患者分为2组,即吲迭帕胺治疗组和卡托普利治疗。测量患者血压变化,检查治疗前后血脂、血糖变化。结果吲迭帕胺治疗8周后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卡托普利治疗组血压下降不明显。结论吲迭帕胺治疗高山高海拔地区顽固性高血压,可降低血压可至理想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危险性。

  • 标签: 吲迭帕胺 顽固性高血压 高原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伸护理对高海拔地区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症在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的临床疗效,探讨高海拔地区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症病房延伸护理的方法,为高海拔地区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提供新的康复护理模式。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名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在接受常规治疗同时进行延伸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CBS评分、平衡功能、ADL能力评分。结果4周后治疗组在Barthel指数、USN的改善程度、自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伸护理可改善高海拔地区脑卒中患者USN程度并有效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 标签: 延伸护理 高海拔 单侧空间忽略 自理能力
  • 简介: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腔(特别是左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性减低。心三位X线反映左心室扩大及彩超多普勒评价研究较多见,但对于右心扩大及右心衰竭的研究较少见。故本作者对高海拔地区右心系统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行心三位、彩超、心电图评价临床表现及愈后。由于传导二维超声显像法

  • 标签: 高海拔 心三位 彩超 心电图 诊断 右心功能不全
  • 简介: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视力损害严重,因多伴有视网膜变性、萎缩,玻璃体液化、后脱离等病变。对此种白内障作超声乳化(Phaco)摘除并植入人工晶体(IOL)具有显著的优点,IOI,能限制玻璃体过度活动,预防视网膜脱离,而超乳手术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手术并发症少,术后角膜散光小,以及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它比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更适合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复明手术,被越来越多的白内障患者接受。但在治疗过程中若护理不当。也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我科2000年1月~2004年11月在门诊实施自内障超声乳化手术1363例,其中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眼轴〉26mm)84例(84只眼),现将常见护理问题及其对策报告如下。

  • 标签: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后ICL植入术矫正成人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4月-2021年0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视力矫正的24例(48眼)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对所有患者实施后巩膜加固术+ICL植入术治疗,观察比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情况(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前房深度、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患者手术后的裸眼视力以及等效球镜相比手术前有明显变化(P<0.05),但患者手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相比较术前的差异较小(P>0.05)。患者手术后的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要低于手术前(P<0.05),而手术后的眼压相比较治疗前差异不大(P>0.05)。患者手术后3个月内并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在正成人高度近视患者的后巩膜加固术后实施ICL植入术干预,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矫正患者的视力。

  • 标签: 后巩膜加固术 ICL植入术 成人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