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安徽省立医院南区(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探讨相关对策,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1—10月我院上报的260例ADR报告中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及药物种类、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0例ADR患者中,新的ADR44例(占16.92%),严重的ADR13例(占5.00%),一般的ADR207例(占79.62%);60~〈70岁者最多。静脉滴注致ADR病例数最多,其次为口服给药。引发ADR病例数排序居前3位的分别为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系统用药及抗感染药。ADR主要累及消化系统,其次为血液系统、皮肤及其附件。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测,医务人员及患者应增强ADR上报意识,以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了解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黄河三门峡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6年我院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1318例报告中ADR的类型、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引发ADR的药物种类及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ADR的转归和ADR报告人类别等进行分析。结果:1318例ADR报告中,一般的ADR1023例(占77.62%),严重的ADR295例(占22.38%);2014—2016年严重的ADR病例数占同年ADR总病例数的比例均〉36%。我院女性ADR患者数多于男性;45~〈65者最多,且该类人群发生严重的ADR的病例数较多。引发ADR例次数排序居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抗感染药、抗肿瘤药和中成药;静脉滴注致ADR例次数最多,其次为口服给药。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胃肠道及全身;ADR及严重的ADR上报数最多者为临床药师,护士及临床医师上报数也较多。实施停药及对症处理等措施后,大部分ADR均痊愈或好转。结论:ADR的发生涉及用药的各个环节,医院应加强用药管理,医师、药师和护士应加强专业合作,保证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 合理用药 个体化给药
  • 简介:目的:了解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314例ADR报告的类型、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及药物种类、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ADR转归及ADR的关联性评价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4例ADR报告中,一般的ADR171例(占54.46%),严重的ADR41例(占13.06%),新的、严重的ADR102例(占32.48%);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3岁者最多;静脉滴注引发ADR病例数最多,其次为口服给药和静脉注射。314例ADR报告共涉及11类药物86个品种,引发ADR病例数排序居前3位的分别为抗菌药物、中药制剂和神经系统用药;致ADR病例数排序居前3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ADR关联性评价中,"肯定"80例(占25.48%),"可能"52例(占16.56%),"很可能"182例(占57.96%)。所有患者均治愈或好转。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应提高ADR上报意识,加强用药监测;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治疗,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了解厦门市仙岳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dversedrugreaction,ADR)的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利用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管理平台,对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588例ADR报告中患者的年龄与性别、药物种类、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8例ADR报告中,一般的ADR577例(占98.13%),其中新的一般的ADR89例(占15.14%);严重的ADR11例(占1.87%),无死亡病例。男性患者311例(占52.89%),女性患者277例(占47.11%),男性多发于21~40岁,女性则多发于41~50岁。神经系统用药引起的ADR为539例(占91.67%),其他药物为49例(抗菌药物4例)。引发ADR病例数排序居前20位的药品中,除丙泊酚外,其他均为神经系统用药,居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奥氮平、利培酮、氯氮平,三者均为非经典抗精神病药,此类药物所致ADR最为多见(408例,占69.39%),其中严重的ADR7例,主要累及外周神经系统。经典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所致ADR病例数较少。结论:精神专科医院应加强对ADR的监测,加强合理用药监管,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 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濮阳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集到的168例ADR报告,从患者年龄与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类型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8例ADR报告中,女性患者数明显多于男性,20~〈30岁患者较多;静脉滴注给药所致ADR病例数最多(124例,占73.81%),其次为肌内注射(19例,占11.31%)、口服给药(18例,占10.71%);抗菌药物引起的ADR病例数最多(44例,占26.19%),涉及22个品规;ADR共累及器官和(或)系统213例次,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106例次,占49.77%),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32例次,占15.02%)和全身性损害(22例次,占10.32%);新的ADR17例(占10.12%),严重的ADR12例(占7.14%)。及时停药或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均好转或痊愈。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规范临床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分析 安全用药
  • 简介:目的:了解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收集到的56例严重的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56例严重的ADR报告中,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1.07;〉40岁病例数最多(49例,占87.50%);静脉滴注引发的ADR病例数最多(45例,占80.36%);抗菌药物引发的严重的ADR病例数最多(20例,占34.48%),其次为中药制剂(10例,占17.24%);严重的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多见,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再次为呼吸系统、全身性。给予对症处理后,大部分患者痊愈或好转。结论:应加强对严重的ADR的监护,减少和避免严重的ADR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严重的 评价与分析
  • 简介:1例61岁女性患者因胃部不适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40mg、1次/d,用药第3天出现散在皮疹,自行停用该药.3d后皮疹有所好转,患者再次按原剂量服用该药.再次用药2d后患者相继出现全身皮疹、严重腹泻、呕吐、急性肾损伤和过敏性休克.诊断为奥美拉唑所致严重过敏反应.经抗过敏、稳定循环、补液、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等治疗无效,家属放弃治疗后次日患者死亡.

  • 标签: 奥美拉唑 过敏反应 死亡
  • 简介: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致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乳腺内科应用曲妥珠单抗所致不良反应38例,又检索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和PubMed筛选出的曲妥珠单抗相关不良反应的文献10篇(39例),合并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合并化疗方案、不良反应出现时间及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我院38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在给药后0~90min者21例(55%),1~2d者9例(24%),3~7d者8例(21%);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输液反应,严重不良反应为2例,表现为严重输液反应(过敏反应),永久终止曲妥珠单抗的治疗。在数据库检索到的39例中,不良反应发生在给药后0~90min者30例(77%),大于7d者4例(10%),未报道发生时间5例(13%);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输液反应,严重不良反应为9例,包括非感染性肺炎和心脏毒性,未影响治疗。结论:曲妥珠单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输液反应,多在第一次输注时发生;用药前先给予苯海拉明、地塞米松预防,可降低其发生率;加强监测,预防心脏毒性,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曲妥珠单抗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12–2016年临床各科室收集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的共计718例ADR监测报告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结果:718例ADR中,临床医护人员填报率28.41%,药学人员填报率71.59%;发生ADR患者女性(54.04%)略高于男性(45.96%);患者平均年龄(63.4±1.1)岁,老年患者发生率高;涉及的药物分类中,抗感染药物所致ADR发生率高(315例,37.59%),其中头孢类抗感染药物最多(134例);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所致ADR发生率最高,占58.77%;ADR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占比最多(47.59%)。结论:我院ADR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临床提供了ADR方面的相关信息支持,进一步达到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分析
  • 简介:患者,女,62岁,因"反复头昏5年,加重伴胸闷、乏力3d"。于2014年8月19日9∶00入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于2014年8月22日9∶00,给患者给予"天麻素注射液(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312070532)0.6g+氯化钠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G114060306)100ml"静脉滴注后,2014年8月25日早晨9:00查房时患者诉全身冒汗,双手掌大鱼际皮肤发红、疼痛不适,右手掌局部皮肤少量小水泡,无畏寒、发热、咳嗽、心慌、吐泻等,查体:T36.5℃,P72次/min,R20次/min,BP138/90mmHg;一般情况尚可,咽部无充血,颈静脉充盈,胸廓对称,双肺叩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72次/min,心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质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无浮肿。

  • 标签: 天麻素注射液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评价我院近5年各科室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系统统计近5年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共计765例,对患者的年龄、性别、ADR种类等进行汇总与分析。结果:765例ADR报告中,涉及药物种类最高依次是抗感染药、肿瘤用药、营养支持用药和肝脏疾病辅助用药,严重和新的ADR分别是18例和2例,中药注射剂共12种,发生ADR时间短暂,且多见于老年人。结论:老年和女性是发生ADR高危人群,同时应警惕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和奥沙利铂引起的新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为促进临床更合理地使用他汀类药品,为其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汇总徐州市2015年1月—2016年6月66例他汀类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60岁以上病人服用他汀类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中以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使用辛伐他汀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结论他汀类药品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加强监测,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他汀类药品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鲑降钙素制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6年江西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到的365例鲑降钙素制剂导致的ADR报告,总结患者的人口学分布特征、原发疾病与过敏史、给药方法,ADR发生的时间分布、因果关系及转归、累计系统-器官等。结果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占比达81.64%,60岁以上患者比例为69.59%;日使用剂量占比最高的为50IU,占比54.80%;ADR发生在用药后10min内的占比达34.79%;ADR累及系统-器官多达十余个,其中以胃肠道系统损伤最多。结论临床应加强对鲑降钙素制剂的用药后监测,同时生产企业应对药品说明书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以减少鲑降钙素制剂ADR的发生。

  • 标签: 鲑降钙素制剂 药品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1990—2016年公开发表的关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致ADR的文献159篇,分析引起ADR的药品、患者性别及年龄、原发病、ADR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临床转归等。结果:纳入文献159篇,共430例患者,涉及5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主,其次为美罗培南;男性254例,女性158例,不详18例,〉60岁者多发;患者原发病主要涉及呼吸系统,其次为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ADR主要发生于患者用药后48~〈120h(156例,占36.28%),其次为24~〈48h(133例,占30.93%);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排序居前3位的分别为神经系统(214例,占49.77%)、消化系统(88例,占20.47%)以及皮肤及其附件(63例,占14.65%);死亡患者5例(占1.16%),余患者症状好转或消失。结论:临床应重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用药监护,治疗过程中严格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目的:对1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病例的致敏药物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查询该患者的病程记录、执行医嘱、护理记录单,结合有关超敏反应综合征的文献资料,对可疑药物进行分析,并探讨引起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原因及临床进展。结果:患者的死亡原因高度怀疑与别嘌醇相关。结论:药物超敏反应发病严重且危及生命,临床工作中应做到对药物超敏反应的早识别、早治疗;对于高危药物的使用,临床工作中需密切监护,以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

  • 标签: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受累的药疹 别嘌醇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医疗机构中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北京市106家二、三级医疗机构近3年来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相关的各项内容,比较各类型医疗机构门诊每万人报告数量、病房每百张床位报告数量、出院病人每万人报告数量间的差异,分析影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的主要因素。结果与结论各政府部门间应加强合作,通过加入绩效考核等方式提高医疗机构对监测工作的重视。医疗机构监测工作部门负责人应加强与主管领导的沟通,并尽可能维护监测管理员队伍的稳定性,加强保障因素的建设力度。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调研
  • 简介:目的探析新生儿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60例胆红素脑病患儿,均接受换血治疗,对60例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儿治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30例(50.00%),低钙血症10例(16.67%),低血糖症10例(16.67%)。换血时年龄是导致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单一危险因素。结论血小板减少是新生儿换血治疗后的主要不良反应,换血时年龄是主要危险因素,需要在换血时充分考虑。

  • 标签: 新生儿 换血治疗 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所致ADR报告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所致ADR报告,共计66例,按照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66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35例(53.03%),女性患者31例(46.97%),平均年龄(67.33±20.12)岁;不良反应累及神经系统最多(31.87%),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26.09%)、肝胆系统(14.49%)等;最早出现症状者为首次给药10min后,最迟为给药2周后;严重不良反应报告2例,表现为药物性肝损害(1例),谵妄、躁动、四肢抽搐(1例)。结论: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样,多轻微、可逆,但仍需警惕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足够重视,加强用药监护,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莫西沙星 静脉滴注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复方甘草片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发生的类型和特点,为修订说明书提供依据,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万方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本品ADR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64例ADR包括外源性皮质激素增多症31例、过敏反应7例、阿片类毒性20例及其他6例。成瘾者多为长期服药的中老年患者;15例阿片中毒者均为小于1岁的婴幼儿。结论:复方甘草片是处方药,可能发生多种ADR,建议修订说明书,并在"注意事项"中增加婴儿及儿童用药信息"不用于婴儿期,必须使用时,参照老幼剂量折算表计算用药剂量",并补充中老年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 标签: 复方甘草片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