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情诊断中应用64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全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4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内接受健康检查者54例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64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比较2组不同部位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部位(左主干、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旋支)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64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的效果较好,该诊断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 螺旋CT 钙化积分 诊断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 64 CT薄层重建及 HRCT诊断小儿 MP肺炎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历资料和影像学特征。结果 100例患儿中, CT发现实变患者 68例,占比 68%,其中节段性大叶实变影 38例,占比 55.88%,支气管壁增厚 20例,占比 29.41%,肺节段性部分性不张 10例,占比 14.71%;小叶性实变 32例,占比 32%;肺门或纵膈淋巴结肿大例 38,占比 38%,均呈现轻度;胸腔积液 35例,占比 35%,气胸 4例,占比 4%,纵隔气肿 2例,占比 2%;树芽征 50例,占比 50%,小叶中心结节影 46例,占比 46%;磨玻璃影 13例,细支气管扩 21张例,马赛克灌注征 8例,分别占比 13%、 21%、 8%。结论 64 CT薄层重建及 HRCT对小儿 MP肺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 ] 64层 CT薄层重建 HRCT 儿童 MP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64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工作从2020年7月开始,并在2022年7月完成案例数据采集工作,共收录我院62例肺动脉栓塞病例,并选择62例健康志愿者。对所有患者予以常规CT平扫以及64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最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检测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对不同位置栓塞检测准确率等数据。结果  64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在准确度数据高于常规CT平扫(P

  • 标签: 64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肺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青少年近视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RNFLT)变化。方法:选择从2020年5月到2020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青少年150眼(均取左眼)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眼的近视程度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无近视者(-0.25 ~ + 0.25D),共55例,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以及高度近视组的例数分别为65、24、6例。使用SD-OCT检查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的厚度,对各组的厚度差异进行比较,探究眼轴长度(AL)与等效球镜(SE)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对象的年龄越大其近视程度越高,对照组、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RNFLT增厚情况各有不同,另外不同部位增厚与AL与SE的相关性也不同。结论:青少年的眼球还处于成长期,可塑性较强,通过RNFLT、AL与SE综合分析能够对青少年近视情况有所判别,另外若颞侧1∶00~ 4∶00 位在经过校正之后发现RNFLT变薄,则说明可能有青光眼。

  • 标签: 青少年近视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厚度变化 青光眼
  • 作者: 邓素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绵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邓素梅近年来,产前超声检查在我国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可降低围生儿出生缺陷率,提高优生优育率。现在,人们对于产前超声检查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希望早在早孕期就能发现胎儿的发育异常。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是早孕期间超声检查胎儿异常的重要指标,在临床应用中如果NT增厚,则需要通过介入性检查,进一步证实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早期诊断染色体异常的孕妇,确诊后,可通过无痛人流结束妊娠,中晚期需要通过引产终止妊娠,会对孕妇的心理和生理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11~13+6周是胎儿进行NT检查的最佳时期。超声在临床检查中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获得诊断结果快速的特点。当下我国医学中心已将11~13+6周超声测量颈项透明层作为产前常规检查项目,主要对胎儿染色体异常进行筛查。超声测量颈项透明层在临床中被称为NT,NT的测量在产前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臭氧(O3)是氧(O2)的一种异构体,在大气中含量甚微。在离地球表面10~50km的大气平流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3mm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臭氧的存在对于地球上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因为它阻挡了阳光中高能量的紫外线辐射,因此有人形象地把臭氧比做地球的“保护伞”。

  • 标签: 臭氧层破坏 原因 臭氧层保护 危害 紫外线辐射
  • 简介:目的评估16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诊治的7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16螺旋CT诊断和常规超声诊断,并对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和约登系数、不同病理类型对应CT征象等指标进行统计记录。结果实验组的诊断结果中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约登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阑尾炎的CT征象主要以管壁增厚、阑尾结石和阑尾周围脓肿为主,而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性阑尾炎的CT征象主要以管壁增厚、阑尾结石和炎性肿块为主。结论16螺旋CT诊断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而且单纯性阑尾炎的CT征象主要以管壁增厚、阑尾结石和阑尾周围脓肿为主,而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性阑尾炎的CT征象主要以管壁增厚、阑尾结石和炎性肿块为主。

  • 标签: 16层螺旋CT 急性阑尾炎 术前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脉成像对支气管肺癌的血供特点。方法搜集来院行CT检查的患者38例作为试验组。采用256螺旋CT行胸部增强扫描配合心电门控技术获得原始图像,图像后处理技术观察支气管动脉(BA)的形态、内径宽度。正常对照组36例,采用相同方法获得BA信息。对两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BA显示率100%。试验组BA内径迂曲增宽(2.5±0.5)mm,正常组BA内径宽度(1.5±0.5)m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为支气管肺癌供血,且在支气管肺癌中均不同程度迂曲增宽。

  • 标签: 支气管肺癌 支气管动脉 X线计算机体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癌肌浸润的诊断价值。抽样调查了6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对阴道内患者进行三维超声评价.观察三维、多维超声图像,诊断肌浸出的结果,三维超声成像方法可建立较高的肌表层浸泡精度和统计学意义与二维超声相比的差异(P0.05).为了比较不同肌的肿瘤体积与浸润深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和二维超声诊断深部肌肉浸出敏感性和特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癌肌浸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于小肌浸润精度高的诊断,肿瘤体积可为肌浸润深度提供诊断依据。

  • 标签: 经阴道三维超声 子宫内膜癌 肌层 浸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肌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可以进行有效治疗,分析治疗实施过程中保留膀胱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参与本次实验对象从本院 2010年 5月至 2020年 5月期间收治的肌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选择,合计 54例,将参与实验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人数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段进行治疗,治疗组选用保留膀胱手术联合化疗,实验结束后对参与实验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比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肌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保留膀胱手术治疗能改善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保留膀胱手术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临床效果 复发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罹患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在经过64螺旋CT诊断后,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意义。方法:针对我院78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予以样本选取,2020.07~2022.05时间段设置为采样时间范围,利用分组对照模式,分析诊断方法准确性,密封信封抽选分组,39例对照组患者利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39例实验组患者利用64螺旋CT诊断方法,纳入统计不同组别患者(1)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率;(2)检查图像质量。结果:实施检查工作后,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患者检查图像质量、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性,且图像显示成功率均为100.00%,(P<0.05)。结论:通过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实施64螺旋CT诊断方法,可及时检出患者动脉狭窄程度,同时,检查过程当中费用低廉,安全可靠,因此,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64层螺旋CT 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 临床价值 准确性
  • 简介:目的探讨吗啡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本院确诊AMI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4例),对照组(n=26例),观察两组3d内心律失常发生率、2周内心力衰竭发生率、CK峰值及CK-MB峰值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3d内心律失常7例(29.17%)、对照组15例(57.69%),P<0.05;治疗组2周内心力衰竭6例(25%)、对照组14例(53.85%),P<0.05;CK峰值组间比较无统计差别,CK-MB峰值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吗啡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安全有效。

  • 标签: 吗啡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肺结节患者采用 16螺旋 CT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 2016年 5月— 2017年 5月期间的 60例肺结节患者有关资料,对患者肺部采用 16螺旋 CT影像检查方法进行平扫,先用 CT平扫患者胸部,再将碘海醇对比剂经肘部静脉注入患者体内进行增强扫描,对肺结节患者的以上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良恶性结节患者在平扫状态下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 P>0.05),增强扫描后,恶性结节患者在增强后 30秒、 60秒、 90秒的强化值比良性结节患者的强化值明显高一些,患者有关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 P<0.05)。结论:肺结节患者采用 16螺旋 CT影像诊断检查方法可使肺结节提高诊断准确率,对于准确诊断良恶性肺结节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CT影像 肺结节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6螺旋CT应用于肺结节诊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50例肺结节患者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根据患者采取16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将相关数据分为两组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对比。结果检查资料显示所有患者中恶性结节患者有33例,其中患有鳞癌的6例,小细胞肺癌有3例,腺癌患者24例;17例患者资料显示为良性病变者,其中有8例患有结合瘤,9例患有错构瘤。对于肺结节程度的诊断,CT平扫对于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并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增强扫描可明显获得结节良恶性信息,良恶性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结节CT加强图像显示结节密度增强后分布混杂且强化不均匀,具有异常点条状强化,而良性结节增强后具有多样模式,不存在明显规律。

  • 标签: 肺结节 16层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临床护理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22年6月-2023年6月接收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n=75)和研究组(n=75),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程度及不良情况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不良情况发生更少(P<0.05)。结论: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成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 临床护理保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优势。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在呼吸内科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由抽签分组分成2组,每组各50例,将常规护理、临床护理保护分别引入对比组、试验组,探究两组在护理不良事件、护理纠纷、护理投诉上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其护理纠纷率和护理投诉率也更低(P<0.05)。结论:临床护理保护可以有效减少风险因素,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减少纠纷、投诉情况,具有较大应用优势。

  • 标签: 临床护理保护 常规护理 呼吸内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临床护理保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时间段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总病例数70例,根据护理措施差异对患者分组,采用常规护理小组的命名为对照组,采用临床护理保护的小组命名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患者医患纠纷事件、风险事件发生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医患纠纷事件和风险事件指标中,观察组患者的医患纠纷和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满意度指标中,观察组患者具有更高的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临床护理保护能够有效帮助患者降低医患纠纷和风险事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 护理管理中 临床护理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小儿龋齿预防保健中实施氟保护剂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特定时段内在我院接受龋齿预防保健的儿童64例,依据预防保健措施的差异将其以一定的比例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磨牙技术,观察组接受氟保护剂氟保护剂,对比预防后儿童龋齿、再矿化发生率和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龋齿为3.1%,对照组为18.7%,观察组再矿化为25.0%,对照组为3.1%,观察组幼儿龋齿、再矿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恐惧、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对照组为25.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龋齿预防保健中实施氟保护剂效果显著,可明显较少龋齿发生率,提高牙齿再矿化,值得推广。

  • 标签: 氟保护剂 小儿龋齿 预防保健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保护会阴接生法与传统保护会阴接生法对阴道分娩中各项因素的影响,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10月初产妇238例,其中传统接生法的110例为对照组,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12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第二产程时间、阴道出血量、新生儿窒息、产后尿潴留、会阴伤口感染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能够显著降低会阴侧切率,降低产妇的会阴裂伤,且观察组产后尿潴留、会阴伤口感染率显著下降(P均<0.05);两组在阴道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有利于降低阴道分娩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更符合自然分娩的理念,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 标签: 无保护会阴 接生 会阴侧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