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SFDA:药品存隐患不召回将罚3倍款;深圳:药师不在岗须停售处方药和甲类OTC

  • 标签: SFDA OTC 处方药
  • 简介:随着我国对药品上市后管理的不断完善,对市场上发现的有缺陷的或不安全的药品实施强制政策和召回制度将是药品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介绍美国的药品强制政策与召回政策,希望能给我国开展相应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美国 强制政策 召回政策 简介
  • 简介:分别与广州、北京、上海三地的企业接触后,不禁感到一丝遗憾。常常说广州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但很多企业人对广州的印象并不鲜明,美国千年制药公司(MillenniumPharmaceuticals,Inc.)更不知道广州是中国的一个城市,或许这样认为太片面,但也恰恰反映了一个迫切:广州需要提高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投资。

  • 标签: 广州市 政策 医药企业 技术创新
  • 简介:在已经持续数月的新一轮“政策雨”的刺激下,略显麻木的医药行业重新找回了痛觉。纵览近期发布的一系列产业政策,主旋律仍然定格在对现有行业格局的冲击,尤其是国家对医保药品支付价格、医保目录调整等热点话题的应答结果,更是令行业集体陷入恐慌当中。

  • 标签: 药店 医药行业 医保目录 产业政策
  • 简介:目的考察不同吸收促进剂对芍药苷在大鼠十二指肠吸收过程的影响,筛选最佳吸收促进剂。方法利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芍药苷含量,分别考察聚山梨酯80、羟丙基-β-环糊精、癸酸钠、去氧胆酸钠和当归提取物对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羟丙基-β-环糊精和当归提取物能显著提高芍药苷的肠道吸收速率,其次是癸酸钠和聚山梨酯80,而去氧胆酸钠则没有作用。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和当归提取物可作为芍药苷口服制剂的吸收促进剂使用,中药当归配伍芍药使用是合理、有效的。

  • 标签: 芍药苷 吸收促进剂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 当归
  • 简介:目的儿童药物缺乏是国内外普遍现象,完善儿童药物研发鼓励政策是解决儿童药物短缺的有效方式,通过儿童药物研发鼓励政策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儿童药物研发的鼓励措施。方法检索WHO、欧美等国药品监管官方网站,梳理国外儿童用药鼓励研发的先进做法,分析我国儿科药物研发鼓励现状,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我国儿童药物研发鼓励政策应建立并完善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法规,促进儿科药物适宜剂型的研发,推动更多儿童药物进入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并增进多部门联合协作。

  • 标签: 儿童药物 鼓励政策
  • 简介: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喝牛奶有助于促进骨骼的生长。但是最新研究显示,牛奶以及奶制品对促进骨骼生长的效果并没有人们期望的那样高。

  • 标签: 骨骼生长 牛奶 奶制品
  • 简介:摘要:本文综合讨论了药物警戒的概念,其在保护患者安全、降低医疗成本以及促进合理用药方面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以促进合理用药为目的提出了加强药物警戒的有效方法,包括建立药物追溯系统、加强原材料供应与管理以及优化质量风险评估等具体实施方法,以加强药物警戒,旨在加强药物警戒并促进合理用药,确保患者获得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治疗。

  • 标签: 药物警戒 合理用药 制药厂 策略
  • 简介:近年来,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品种日益增多,多药合用现象比较常见,极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合理用药已经成为十分严重的药害事件的重要原因,为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方便,推进药学服务水平,应强化处方审核,对不合理用药实行有效干预。

  • 标签: 临床合理用药 处方审核 不合理用药 药物品种 不良反应 药害事件
  • 简介:目的: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干预不合理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09年第4季度和2010年第1季度提交的不合理医嘱汇总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药师的干预.不合理用药比例由2.80%下降为1.74%.不合理用药表现在输液浓度、载体选择、配伍禁忌、给药方式、使用剂量、给药频次、药物剂型选择等方面。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配置前通过药师审核医嘱,可及时发现纠正不合理用药.通过与医师沟通.及时予以纠正。为患儿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药物。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审核医嘱 合理用药
  • 简介:党的“十六大”报告,字里行间充满创新精神。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医院的改革发展中,创新是医疗事业发展不竭的源泉,只有高扬“十六大”旗帜,立足创新,坚持与时俱进,才能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我院近年来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 标签: 全面发展 创新精神 证明 “十六大” 促进 改革发展
  • 简介: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对提高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2014—2017年每月随机抽取我院某日的全部门急诊处方,对处方评价指标和不合理处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7年,我院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分别为1.49、1.37、1.36和1.42种;处方平均金额分别为35.09、37.40、31.19和33.49元;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57%、6.68%、6.48%和6.18%;注射剂使用率分别为1.89%、1.38%、0.98%和1.25%;激素类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59%、1.19%、1.63%和2.06%;药品通用名使用率均为100%;处方不合理率分别为0.66%、0.52%、0.43%和0.34%。结论:我院各项处方评价指标均较为合理,各年度处方合理率均较高,可见持续开展的处方点评促进了处方合理性的提高。

  • 标签: 门急诊处方 处方点评 处方评价指标 不合理处方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