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我院5年来药物引起的471例胃肠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胃肠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收集的471例胃肠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药品引发的胃肠不良反应涉及201个品种,抗感染药居首位(218例,占46.28%),其次是中药制剂(88例,占18.68%);55岁以上的患者居多(占36.94%);口服给药引发胃肠不良反应为257例(占54.57%)。结论临床应重视胃肠不良反应的报告和致病原因,从而加强胃肠不良反应的预防及监测,以减少和避免胃肠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 标签: 胃肠道系统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1例28岁女性患者,因垂体炎所致中枢性尿崩症给予甲泼尼龙40mg、1次/d静脉注射。2周后改为泼尼松10mg、3次/d口服,硫唑嘌呤50mg、2次/d口服。第4天,患者出现上腹胀、反酸、恶心。给予对症治疗,效果不佳。1周后停用泼尼松。2周后患者出现剧烈上腹痛伴呕吐。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炎。遂停用硫唑嘌呤。2d后胃肠症状明显缓解。1周后胃肠症状消失,但尿量逐渐增多,再次给予硫唑嘌呤50mg口服。服药后约1h,再次出现相同胃肠症状,对症治疗后缓解。

  • 标签: 硫唑嘌呤 胃肠道
  • 简介:例1男,49岁,诊断为血管性头痛,长期口服去痛片、脑清片、镇脑宁胶囊每日3次,每次2片,3种药物交替使用,治疗效果不佳,于1999年10月21日来院就诊,经复查确诊为血管性头痛,给予太极通天液10m1,tid,po,患者首次口服10ml,约0.5h即出现胃胀、恶心、呕吐,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带有泡沫状,但化验正常,再次来院急诊给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入胃复安注射液10mg静滴,经治疗后痊愈,未见复发。

  • 标签: 太极通天液 药物不良反应 胃肠道功能紊乱
  • 简介:患者,罗XX,女性,48岁,因发热伴咳嗽三天于2006年3月28日来我院就诊,查体:T38.2℃,P80次/min,R18次,min,BP130/80mmHg,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不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双肺呼吸音粗,未见干湿哕音及哮鸣音,心率84次,min,律齐,心脏各瓣膜区未闻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既往无肝病及胃病史。

  • 标签: 阿奇霉素 严重胃肠道反应 治疗
  • 简介: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广泛应用于镇痛治疗,其所致的胃肠和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较为严重,极有必要对这两大类不良反应的风险进行综合管理。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发布针对NSAIDs胃肠和心血管不良反应进行综合防治的指南或专家共识,但我国尚无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本文以国内外相关学术进展为基础,综述了NSAIDs胃肠和心血管不良反应的综合管理策略,并介绍了长期使用氯吡格雷和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的NSAIDs选择策略,以帮助医务工作者进行综合决策,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NSAIDs药物治疗策略。

  • 标签: 非甾体抗炎药 不良反应 胃肠道风险 心血管风险 分级管理
  • 简介:患者女,48岁.因左耳廓疼痛2天,于2004年3月24日就医于我院门诊.该患者有高血压史,但平时用降压药控制,血压维持在128/70mmHg左右,心率在78次/min左右.经检查诊断为枕大神经炎,给予改善脑部供血、镇痛、活血化瘀治疗.服用复方曲马多(痛宁)1片,3次/d;甲钴胺(弥可保)1片,3次/d;银杏叶1片,3次/d.上午9:30,患者首次服用3种药各1片,约1h后出现口干,疼痛有所减轻;16:20再次口服各药1片.18:00左右,患者出现眩晕、恶心、大汗淋漓、心悸、口干,烦躁不安,血压145/97mmHg(1mmHg=0.133kPa),HR56次/min,出现喷射状呕吐,并持续呕吐.20:00左右血压157/97mmHg,HR58次/min.停用上述药物,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B6注射液100mg静滴,甲氧氯普胺10mg肌注.治疗后血压140/80mmHg,HR60次/min,并不间断呕吐到凌晨1:00,昏睡1日,症状逐渐减轻.以后未再服用复方曲马多片,继续服用甲钴胺片(弥可保)、银杏叶片,未再出现上述症状,血压130/75mmHg,心率70次/min.

  • 标签: 曲马多 复方 胃肠道反应 高血压 患者 诊断
  • 简介:1临床资料病人,男,40岁,因外伤于2003-07-28入院治疗,为预防感染,用头孢曲松钠(0.5g/支,上海新亚药厂,批号:030235)2.0g/次,静滴,bid.2d后,大便稀软,大便次数由1次/d,增加为2次/d.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第7天时,增加至3~4次/d,并有下坠感.第11天早饭后,突发剧烈胃肠反应,胃部胀满、阵发性腹痛、水样大便,1次/h,腹泻时伴有呕吐、出汗、无力等,症状类似急性胃肠炎,5h后症状基本消失.这期间未服用解痉药、止吐药及其他消炎类药物,饮食卫生.第2天改用其他抗生素治疗未再出现类似症状,所用输液器等与前11d相同.

  • 标签: 头孢曲松钠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 简介:患者女,47岁,因鼻咽癌伴左颈部转移,于2000年5月6日为进行化疗在我院作颞浅动脉置管术.术前检查无特殊,患者入手术室时神清合作.术前测R18次·min-1,113/83mmHg,HR85次·min-1,Sp0296%.常规消毒,铺巾,予1%利多卡因10ml局部浸润麻醉,将硬膜外导管置入颞浅动脉,深10cm,经导管将1ml亚甲蓝注入动脉,左侧面部、舌、上下唇即刻染成蓝色.

  • 标签: 亚甲蓝 严重不良反应 氧化还原剂 静脉注射 注药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措施应用在实施化疗治疗肿瘤患者中对胃肠影响。方法:来至本院接诊患者(时间2021.05至2022.04)以红篮球抽签法划分两组且对等人数(对照组与观察组,31/例),分别予以基础护理及全面护理,分析并对比两组护理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总胃肠不良症状发生率显著偏低,SAS与SDS评分显著偏低,满意度评分显著偏高,(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方式应用在实施化疗治疗肿瘤患者中至关重要,可促使患者胃肠不良反应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缓解患者心中焦虑或抑郁等负面心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开展满意度。

  • 标签: 护理 化疗 肿瘤 胃肠道反应
  • 简介:新西兰Medsafe网站提示医务人员关注胺碘酮(amiodarone,CORDARONEX,ARATAC)的严重不良反应。新西兰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已收到340份有关胺碘酮的不良反应报告。严重的包括眼、肺、肝、心和甲状腺疾患。Medsafe网站建议处方者在开始胺碘酮治疗前,需测试肺、肝、甲状腺功能,ECG,

  • 标签: 严重不良反应 胺碘酮 不良反应报告 药物不良反应 甲状腺疾患 甲状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穴位按摩结合昂丹司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胃肠不良反应的疗效,为其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从而降低患者的不适,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强化患者坚持完成化疗的信心。方法:研究资料纳入时间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共8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按入院编号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于化疗前30分钟开始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mg每天,直至化疗结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化疗前1天开始使用穴位按摩,取患者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双侧内关穴行穴位按摩,观察穴位按摩结合昂丹司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胃肠不良反应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化疗后胃肠不良反应疗效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昂丹司琼 胃肠道不良反应 穴位按摩 穴 中脘 穴 足三里 穴 内关
  • 简介:临床工作中,胃肠疾病引起的贫血十分常见。因为各种与造血有关物质(造血因子)的摄取、生成、转化和吸收,都有赖于胃肠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贫血症状往往提示着胃肠疾病的发生。

  • 标签: 胃肠道疾病 贫血 造血因子 临床工作 生理功能
  • 简介:目的:了解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收集到的56例严重的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56例严重的ADR报告中,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1.07;〉40岁病例数最多(49例,占87.50%);静脉滴注引发的ADR病例数最多(45例,占80.36%);抗菌药物引发的严重的ADR病例数最多(20例,占34.48%),其次为中药制剂(10例,占17.24%);严重的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多见,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再次为呼吸系统、全身性。给予对症处理后,大部分患者痊愈或好转。结论:应加强对严重的ADR的监护,减少和避免严重的ADR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严重的 评价与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抗肿瘤药物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表现及干预措施。方法 自上级县域医共体单位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管理系统中,调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使用抗肿瘤药物引发严重不良反应(SADR)的患者,共60例。进行SADR表现分析,提出干预措施。结果 抗肿瘤药物用药引发严重不良反应的,以年龄51岁以上为主,占比最高,其他不良反应情况。在性别上对比差异不显著。抗肿瘤药物使用中,以静脉滴注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占比83.3%。抗肿瘤药物引发的严重不良反应,以血液系统70.0%为主,占比最高。结论 抗肿瘤药物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以年龄51岁以上的患者中多发,以静脉滴注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累及血液系统占比最高。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SADR 表现
  • 简介:伏立康唑在国内外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报道的不良反应包括神经系统损害、肝胆系统损害、视觉损害、皮肤反应、变态反应、肾功能损害、周围性水肿、骨膜炎、低血糖等。应用时应充分了解药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正确判断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 标签: 伏立康唑 药物不良反应 抗真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