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只老鼠如果掉进一锅汤里,通常,人们就会因厌恶而弃汤不喝,于是就有“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的说法。然而,谁曾想到一只老鼠掉进一瓶溶液里,却成就了人造血液的诞生呢?

  • 标签: 人造血液 血液代用品 血型 血液分类学
  • 简介:皮炎湿疹是常见的变应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复杂,建立动物模型对于探讨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报道的皮炎湿疹模型大致可分为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及慢性皮炎湿疹模型、光变态反应性皮炎模型与特应性皮炎模型三类.造模方法多样,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研究方向.

  • 标签: 皮炎 湿疹 动物模型 方法评价
  • 简介:目的测试喘可治与香菇多糖注射液对紫杉醇的肿瘤化疗作用是否具有增效影响。方法肿瘤细胞经紫杉醇单独,或联合无细胞毒浓度的喘可治、低细胞毒浓度的香菇多糖作用48h或72h后,MTT法测定细胞的相对活力;荷瘤裸分别采用紫杉醇、喘可治、香菇多糖、紫杉醇联合喘可治、紫杉醇联合香菇多糖治疗10d,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喘可治注射液8倍以内的稀释液,或者60~1000μg·mL~(-1)浓度的香菇多糖对人口腔上皮癌细胞株KB-3-1、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喘可治注射液稀释16~30倍对KB-3-1HeLa细胞不产生细胞毒作用,但与紫杉醇联用能增强后者的细胞毒作用;无毒浓度香菇多糖(30μg·mL~(-1))与紫杉醇联用不增强紫杉醇的细胞毒活性,低毒浓度的香菇多糖(60、90μg·mL~(-1))与紫杉醇联合的效果则表现为加性。喘可治或香菇多糖与紫杉醇联用,均能够显著增强化疗药物对裸负荷的KB-3-1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改善紫杉醇造成的小鼠体重减轻。结论喘可治香菇多糖注射液与紫杉醇联用获得更好的体内外抗肿瘤效果,喘可治或香菇多糖注射液与紫杉醇联合用药有益于癌症的治疗。

  • 标签: 喘可治注射液 注射用香菇多糖 紫杉醇 化疗增敏剂
  • 简介:目的探讨芍药苷对沙土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缺血10min再灌注6h,建立沙土CI/R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芍药苷3个剂量组(20、10、5mg·kg^-1),每组10只,术前3天开始腹腔注射给药。观察再灌注6h内神经症状,计算卒中指数;取脑组织匀浆,定磷法测定ATP酶活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各剂量均能降低CI/R沙土的卒中指数(P〈0.05或P〈0.01),各剂量均可显著升高脑组织Ca2+-ATP酶活性(P〈0.05),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升高Na+-K+-ATP酶活性(P〈0.05或P〈0.01),各剂量均能降低脑组织Glu含量(P〈0.05或P〈0.01)。芍药苷对脑组织Mg2+-ATP酶活性Asp含量则无明显影响。结论芍药苷预处理对CI/R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保护脑细胞膜ATP酶的活性、抑制Glu的释放、降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等有关。

  • 标签: 芍药苷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ATP酶 兴奋性氨基酸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mNGF18μg,肌肉注射,1支/次,1次/d,共治疗14d。治疗前及治疗14d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BDNF、IGF-1IL-33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4d后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4%)明显优于对照组(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4d后血清BDNF、IGF-1水平升高,IL-33水平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变化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GF可显著减轻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可有效上调BDNF、IGF-1下调IL-33表达水平。

  • 标签: 鼠神经生长因子 脑梗死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白细胞介素-33
  • 简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昏迷病人及肠内营养病人长期经胃管鼻饲饮食,在鼻饲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再次抽取饮食,为防止胃管内食物反流外溢,传统方法是护士一手反折胃管另一手抽吸,该方法不仅操作困难,容易把胃管拔出。导致重置胃管,增加了病人痛苦。通过在鼻饲管上安装使用输液器调节器,简化了操作。因此,鼻饲管置管成功固定妥当后,

  • 标签: 调节器夹 胃管鼻饲
  • 简介:本文观察雷公藤多苷对空肠弯曲菌CF-1株辅以佐剂免疫小鼠产生的自身免疫综合征的作用,探讨雷公藤多苷对自身免疫病治疗的可能机制。雷公藤多苷75及150mg??kg-1??d-1ig动物在首次免疫后d14给药d2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抗dsDNA抗体,[3H]-TdR掺入法测定淋巴细胞转化,比色法测定血清溶血素,胸腺细胞增殖法测定IL-1活性,结晶紫染色法测定TNF???结果显示,雷公藤多苷75及150mg??kg-1可降低抗dsDNA抗体血清溶血素水平,抑制淋巴细胞转化及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TNF???小鼠后肢肿胀程度明显减轻且体重增加。提示雷公藤多苷可抑制亢进的自身免疫反应。

  • 标签: 雷公藤多苷 空肠弯曲菌CF-1 自身免疫综合 征抗ds-DNA 抗体 溶血素
  • 简介:目的新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海马caspase-3mRNA的表达。方法7日龄SD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氧缺血模型组。运用RT-PCR方法观察损伤后Oh、6h、12h、24h48hβ-actin以及caspase-3mRNA在两组海马区域的表达。计算、比较两组caspase-3mRNA相对含量。结果对照组caspase-3mRNA呈相对稳定的低表达状态,各时间点之间无显著性差异(F=0.0104,P>0.05)。模型组在缺氧缺血损伤后不同时间点caspase-3mRNA表达出现显著性差异(F=10.8379,P<0.01);与对照组相比在缺氧后6hcaspase-3mRNA表达显著增高(t=2.59,P<0.05),12h后有极显著差异(t=3.963,P<0.01),24h这到高峰(t=6.835,P<0.001),48h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t=6586,P<0.001)。结论caspase-3mRNA在新生海马区域呈低水平表达,缺氧缺血损伤后表达显著增多,且随时间变化,提示caspase-3mRNA参与新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抑制caspase-3mRNA的转录可能会减轻缺氧缺血对新生的脑损伤。

  • 标签: caspase-3 新生鼠 RNA 表达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对照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金属钛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将8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药物注射法进行治疗,实验组41例患者采用内镜下金属钛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止血成功率、复发率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两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止血成功率、复发率及症状缓解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金属钛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安全可靠,复发情况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内镜下 金属钛夹 消化性溃疡出血
  • 简介:目的体外培养雪旺细胞并转染NT-3基因,观察转染后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方法用预涂有10%多聚赖氨酸的培养瓶体外原代传代培养SD仔雪旺细胞并用抗S-100多抗鉴定细胞性质,原代培养12小时后加入10-5M阿糖胞苷,72小时后换成100μg/ml的G-418,连续作用5天后加入2μM氟丝扣林继续培养。用脂质体法转染入质粒pIRES2—EGFP—NT—3,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T—3的表达并用图象分析法定量,观察转染NT—3细胞的形态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体外成功培养了SD仔雪旺细胞,免疫细胞化学证实成功转染了NT-3基因,转染NT-3组有丝分裂期细胞数量较未转染组增高,但是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细胞转染NT-3基因后,细胞的有丝分裂增快,细胞增殖增快。

  • 标签: SD仔鼠 雪旺细胞 体外培养 基因转染 NT-3基因 生物学行为
  • 简介:目的:应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模式识别技术,检测宫内发育迟缓(IUGR)模型胎血、羊水及母鼠血,找出母体血浆中一组特征性反映IUGR的小分子代谢物(即生物标志物)。方法:建立不同剂量咖啡因、尼古丁孕期暴露所致大鼠IUGR模型,利用NMR代谢组学技术检测胎血浆、羊水中的差异代谢谱,找出差异代谢物证明IUGR胎体内三大物质代谢通路的改变,反映胎儿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

  • 标签: 宫内发育迟缓 代谢组学 胎鼠血 NMR 羊水 母鼠
  • 简介:目的探讨锌原卟啉(Znpp)对新生缺氧缺血脑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7日龄SD大鼠制备成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模型Znpp治疗模型,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测定各组新生大鼠缺血缺氧(HI)后不同时间脑组织匀浆HO-1活性环磷酸鸟苷(cGMP)以及血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含量,并在光镜下及电镜下观察脑的病理学变化。结果HI组在HI后1h、4h、12hHO-1活性、COHb及cGM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Znpp组的HO-1活性、COHb及cGMP明显低于HI组(P<0.01),但高于对照组(P<0.01)。脑组织病理改变显示HI组呈明显的缺血缺氧性组织形态学改变,Znpp组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HI后HO-1、COcGMP明显增高,脑组织损伤明显;而Znpp可通过抑制HO活性使COcGMP水平下降,有效的保护神经细胞,减轻脑的缺氧缺血性损伤。

  • 标签: 新生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锌原卟啉 血红素氧化酶-1 一氧化碳 环磷酸鸟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裸移植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裸皮下接种前列腺癌PC-3细胞建立人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裸移植瘤模型,成瘤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姜黄素组腹腔注射姜黄素50mg/kg,每天1次,共4w;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含6%(体积分数)聚乙二醇和含6%(体积分数)无水乙醇的水溶液。取肿瘤称重,并对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ting检测FASN、Bax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姜黄素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皮下移植瘤生长,姜黄素使肿瘤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酶FASN的表达水平降低,而使Bax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下调FASN及上调Bax的表达抑制前列腺癌PC-3移植瘤的生长。

  • 标签: 姜黄素 前列腺癌 FASN Bax 移植瘤
  • 简介:目的探讨竹节香附素A对人肝细胞癌裸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肝癌裸移植瘤模型,随机将成瘤裸分为3组,即竹节香附素A治疗组、顺铂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于种植瘤细胞后第3天开始ip药物,治疗过程中隔天记录瘤体大小、各组抑瘤率及药物对裸生存率的影响及瘤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竹节香附素A治疗组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裸移植瘤生长,治疗8d竹节香附素A组及顺铂组与对照组相比已有明显差异(F=5.579,P=0.015),抑瘤率分别达到48.97%53.7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差异更加显著;治疗结束后竹节香附素A组和顺铂组平均瘤体质量较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96,P=0.000);与化疗药顺铂组相比瘤体大小及抑瘤率均未见差异。竹节香附素A对裸体质量影响较小,治疗结束后竹节香附素A治疗组裸存活率为100%,顺铂治疗组存活率仅为62.5%,两组存活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学观察竹节香附素A治疗组瘤体小,肿瘤细胞稀疏减少。结论竹节香附素A对人肝癌裸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竹节香附素A毒性低,安全性好。

  • 标签: 竹节香附素A 肝细胞癌 顺铂 HEPG2细胞 裸鼠移植瘤
  • 简介:糖尿消膏是一种复合草药制剂,其对链唑霉素诱发糖尿病患的抗糖尿作用在本研究申进行了测定。为进行疗效研究。受试者分别按100、200500mg/kg/5ml剂量服用链唑霉素4周,然后口服糖尿消膏每日一次服用21天。随胰腺重量的改变,对患的体重血、尿糖水平的变化加以监测。之后,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胰腺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生成细胞的改变进行观察。其结果与服用格列本脲5mg/kg组的结果加以比较。研究发现,伴有胰岛破坏消失的链唑霉素诱发糖尿病患的体重血、尿糖水平明显下降(P〈0.01orP〈0.05)。此外,胰高血糖素明显增加,胰岛素生成细胞明显减少(P〈0.01)。然而,这些变化在糖尿消膏组中有很明显的剂量依赖,100mg/kg的剂量比格列本脲5mg/kg有更好的疗效。基于以上结果,可以认为糖尿消膏对于链唑霉素诱发的糖尿病控制血、尿糖变化、控制体重及胰腺的组织病理学变化都有很好的作用。

  • 标签: 糖尿消膏 抗糖尿 研究
  • 简介:目的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肿瘤细胞在裸体内生长及转移情况,为肿瘤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评价技术方法。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2000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pGL4.17[luc2/neo]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经G418抗性筛选及有限稀释法获得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的单克隆细胞;采用活体成像的方法检测转染细胞在裸体内的成瘤情况。结果获得了可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单克隆细胞株,将单克隆细胞株植入裸皮下。采用活体成像技术准确监测肿瘤细胞体内生长情况。结论采用活体成像技术构建的肿瘤动物模型是拓展肿瘤体内生长、转移及治疗相关研究的理想模型。

  • 标签: 荧光素酶 肿瘤细胞 活体成像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研究雌二醇(E2)及催乳素对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发乳腺癌(MCAs)的影响.方法:给7周雌性F344单次ivMNU50mg/kg,同时给予2.5mgE2或通过移植MtT/F84持续供应催乳素或生长激素.在ivMNU后,对小鼠进行为期36周的观察.结果:与单独用MNU相比,合用MNUE2对MCAs的发生影响不大;而在MNU之前用2.5mgE2连续2周治疗小鼠,则能有效降低MCAs的发生.相反,MNUMtT/F84合用的MCAs发生率高且潜伏期短.与单独用MNU相比,E2治疗组的平均垂体重量血清催乳素水平明显上升,平均E2水平93ng/ml,而非E2治疗组只有0.06ng/ml;MtT/F84组的血清催乳素水平也明显提高.结论:在MNU之前经E2预处理,可明显抑制MNU诱发F344MCAs的发生.

  • 标签: 甲基亚硝基脲 乳腺癌 雌二醇 催乳素 乳腺肿瘤 抑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