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联合采用硬/软组织移植来扩增具有菲薄生物型特征牙龈组织。一位26岁女性,下前牙唇倾伴有MillerⅠ、Ⅲ型牙龈退缩,要求进行阻断性治疗。手术治疗包括翻起颊侧全厚瓣、穿孔暴露骨松质、骨移植和一期缝合。术后2周、4周和2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回访。二期手术为潜入式黏膜下结缔组织瓣移植术。术后2周、4周、6周、8周和1年进行回访。术后3年随访时,牙根间骨凹陷消失,菲薄牙龈组织得到扩增。一期手术后6个月时仍有软组织退缩.二次翻瓣发现唇侧骨板增厚,侧切牙和左中切牙处增厚2mm.右侧尖牙处增厚3mm。左尖牙和右中切牙处未发现骨扩增.但右中切牙处骨开裂有所减小。总体而言,下前牙唇侧骨板增厚、增高2~3mm。二期手术后2个月,几乎所有的根面都得到覆盖,左中切牙处仍有1mm牙龈退缩。下前牙唇侧软组织增厚2mm.但肉眼未见角化龈高度增加。牙根间骨凹陷消除,软组织得到扩增,牙龈高度增加,牙龈生物型特征得以改变。牙间龈乳头缺损,邻面黑三角仍存在。软组织移植2个月时,左中切牙牙龈仍有部分退缩。结缔组织移植术后1年时,其根面几乎完全覆盖。软组织扩增使牙根间凹陷和牙间龈乳头缺损得以消除,临床可见膜龈联合重新形成。术后3年疗效稳定.患者进行咀嚼和常规口腔清洁时感觉舒服。唇侧骨板增厚、软组织扩增使治疗效果得以长期稳定,也减小了再次发生临床附着丧失可能。

  • 标签: 软组织移植 临床报告 手术后 骨扩增 牙龈组织 正畸
  • 简介:乙醛脱氢-1(aldehydedehydrogenase1,ALDH1)是正常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标记物之一,ALDH1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关系密切。近年来发现ALDH1也是头颈部鳞癌干细胞标记之一,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作一概述。

  • 标签: ALDH1 头颈部鳞癌 肿瘤干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periodontalligamentfibroblastcells,HPLFs)对成骨细胞(Osteoblastcells,OBs)细胞数量和碱磷活性影响,为进一步探讨正畸牙齿移动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建立人OBs与HPLFs共培养系统,通过细胞计数及生化检测法观察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对成骨细胞细胞数量和碱性磷酸(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影响。结果:3d和5d时,共培养组OBs细胞计数分别为4.5×10。及8.5×1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分别与对照组OBs细胞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transwell共培养组与对照组相比,在3d时,两组OBsALP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5d及7d时差异尤其显著(p〈0.01),transwell共培养组OBsALP活性低于对照组。结论:人HPLFs能增加OBs细胞数量,但抑制OBsALP活性。

  • 标签: 成骨细胞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增殖 碱性磷酸酶活性
  • 简介:目的:检测隆力奇DL复合牙膏(含葡聚糖酶和溶菌酶)对口腔部分微生物抑菌作用。方法:采用DentocultSM法检测葡聚糖酶水溶液和隆力奇DL复合牙膏提取液对变形链球菌黏附性作用;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溶菌酶水溶液和隆力奇DL复合牙膏对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粘性放线菌抑菌作用。结果:葡聚糖酶水溶液和隆力奇DL复合牙膏提取液能够减少变形链球菌在DentocultSM附着板上黏附;溶菌酶水溶液可以在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粘性放线菌含菌培养基上形成清晰抑菌环,其直径大小随溶菌酶浓度增加而增大;隆力奇DL复合牙膏也可在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粘性放线菌含菌培养基上形成清晰抑菌环,而在伴放线放线杆菌培养基上形成抑菌环不清晰。结论:葡聚糖酶和隆力奇DL复合牙膏能够降低变形链球菌黏附性;溶菌酶和隆力奇DL复合牙膏对部分口腔微生物具有一定体外抑菌效果。

  • 标签: 葡聚糖酶 溶菌酶 抑菌作用 牙膏
  • 简介:目的探讨IQ模体RasGTP活化蛋白1(IQGAP1)在舌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舌鳞癌)中表达与临床意义及其对影响舌鳞癌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检测IQGAP1在舌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并分析IQGAP1表达模式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同时,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舌鳞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IQGAP1在舌鳞癌中呈高表达状态,而在癌旁组织中呈低表达或阴性表达,而且高表达水平IQGAP1与颈淋巴结转移(P=0.019)、复发(P=0.017)以及临床分期(P=0.031)等有关。此外,高表达IQGAP1与舌鳞癌患者预后具有密切联系(P=0.017)。结论IQGAP1在舌鳞癌中异常表达说明其在舌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高表达IQGAP1有可能成为预测舌鳞癌患者预后一种有效标记物。

  • 标签: IQ模体的Ras GTP酶活化蛋白1 鳞状细胞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基质金属蛋白2(TGF-β1/ERK1/2/MMP-2)通路在腺样囊性癌(ACC)侵袭和迁移过程中作用及机制。方法以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ERK通路抑制剂U0126处理ACC-2细胞。MTT检测ACC-2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blot蛋白印迹检测ACC-2细胞中ERK1/2活化及MMP-2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检测ACC-2细胞中MMP-2mRNA表达情况。结果TGF-β1及U0126干预后,ACC-2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TGF-β1刺激可增强ACC-2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增加ACC-2细胞p-ERK1/2和MMP-2蛋白以及MMP-2mRNA表达,而U0126阻断ERK磷酸化后,抑制了TGF-β1刺激增强作用,ACC-2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降低,MMP-2蛋白和mRNA表达均下降。结论TGF-β1/ERK1/2/MMP-2通路参与了人唾液腺ACC侵袭和迁移能力调节。TGF-β1可通过上调ERK1/2,继而上调MMP-2,促进人唾液腺ACC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ERK1/2可能成为人唾液腺ACC侵袭防治新靶点。

  • 标签: 腺样囊性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信号通路
  • 简介:口腔比色是美学修复中难点问题,也是关系到修复成败关键问题。现有比色技术主要有比色板比色法,比色仪比色法和数码照相比色法,其相关研究众多。本文就以上比色技术原理及特点,进展过程和临床效果等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比色 比色板 比色仪 数码照相
  • 简介:对“S”形弯根管进行预备时.要达到适当成形和彻底清理较为困难。鲜有文献专门报道这类不规则解剖形态根管临床处理技巧。本文目的在于详细说明如何安全有效地对“S”形根管进行根管治疗.并通过一例病例报告和治疗效果进行阐述。

  • 标签: 不规则解剖结构 清创 根管成形 “S”形根管
  • 简介:纯钛因其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以及相对低廉价格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口腔各种修复体制作,尤其是口腔种植体制作。但是纯钛在高温下易氧化,在钛表面生成一层过厚而低附着力氧化膜,而且钛与瓷粉间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等因素导致钛-瓷结合强度较低,从而限制了纯钛应用于烤瓷修复体。因此,关于提高纯钛与瓷粉之间结合强度研究成为一个热点。本文重点对提高纯钛与瓷粉之间结合强度表面处理技术(喷砂、预氧化、涂层、粘接瓷、化学处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纯钛 钛-瓷结合 表面处理 喷砂 预氧化 涂层
  • 简介:本文对种植体表面改性方法进行综述,着重解析美国FDA对牙种植体产品表面处理性能审查基本要求,以期对申请种植体产品注册企业及我国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审评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美国FDA 种植体表面改性 技术审评要求 借鉴
  • 简介:本研究纳入16位患者20个拔牙窝。10个牙槽窝(BPP.实验组)实行颊侧骨板保存术.这项技术是在拔牙窝颊侧骨板上放置骨移植材料.对照组10个拔牙窝不予处理。在研究模型上测量牙槽窝中点处颊舌厚度在术前及术后差异。病例组(平均值0.85±O.75mm)和对照组(平均值0.9±0.65mm.P〈0.5)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临床上.相对于对照组.拔牙后在颊侧骨板外放置骨移植物可以保持或者扩增软组织外形。

  • 标签: 保存技术 骨板 颊侧 有效性 评估 骨移植材料
  • 简介:目的:比较平台转换和平齐对接两种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在固定修复时对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影响。方法:95例患者,其中41例患者植入平台转换种植体53枚,54例患者植入平齐对接种植体88枚。在种植体植入当天、上部结构完成时、功能负载6个月和功能负载12个月时,四个时间点拍摄X线片,测量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种植体植入当天,上部结构完成时,功能负载6个月和12个月时,平台转换种植体和平齐对接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00±0.00)、(0.08±0.04)、(0.24±0.16)、(0.36±0.19)mm和(0.00±0.01)、(0.18±0.12)、(0.65±0.38)、(0.79±0.41)mm。两组骨吸收量经检验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台转换种植体在减少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方面比平齐对接种植体有明显优势。

  • 标签: 种植体 边缘骨吸收 平台转换
  • 简介:微创理念强调“以对机体最小创伤来达到诊断及治疗疾病目的”,该理念最早产生于外科,目前在口腔医生尤其是儿童口腔医生诊疗活动中,微创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该理念指导下,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儿童口腔疾病微创诊疗技术。本文将就该系列技术做一详细介绍。

  • 标签: 微创技术 龋病 牙髓病 早期诊断 心理保护
  • 简介:目的探讨TipEdgePlus差动直丝弓技术治疗伴有重度深覆黯和深覆盖错骀畸形不同治疗阶段软硬组织变化。方法样本包括恒牙初期伴有重度深覆黔和深覆盖前突错殆畸形患者23例,平均年龄13.6±1.8岁。上颌均拔除第一双尖牙,下颌拔除第二双尖牙14例,拔除下颌第一双尖牙9例,并使用Tip—EdgePlus技术治疗,治疗前、第一期打开咬合后、第二期关闭拔牙间隙后和第三期正轴完成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并测量,进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和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q检验。结果治疗后患者覆黯、覆盖和软硬组织侧貌明显改善。打开咬合发生在第一期,覆殆从5.35mm减小到0.52mm(P〈0.05)。上颌切牙倾斜度U1/SN第一、二期分别减小20.21°和7.56°(P〈0.05),第三期增加10.16°(P〈0.05);上中切牙突度U1-AP第一、二期分别减小6.41mm和2.79mm(P〈0.05),第三期增加2.19mm(P〈0.05)。结论未使用额外支抗Tip—EdgePlus技术能够成功矫正伴有重度深覆殆和深覆盖错骀畸形,打开咬合发生在治疗第一期,第三期能够控制上切牙根舌向转矩移动。

  • 标签: Tip—Edge Plus技术 深覆[牙合] 深覆盖
  • 简介:本文展示了一种制作粘结固定型种植修复体新加工技术.在保证间接制作修复体精确度同时减少医师和患者椅旁治疗时间。该技术主要包括种植体复制,采用制作单冠或多单位修复体双层印模法或塑料基底代型制作种植体工作模。所以采用原本用于制做瓷嵌体和高嵌体复制型盒.以及高精度加成型硅橡胶材料和低收缩性聚氨酯树脂材料精确复制原始模型中与种植体相关结构。在原始基台置入患者口内后.复制基台用于最终固定修复体制作。连续检测了50个基台,将复制基台就位于根据原始基台制作代型(19个单冠,31个固定局部义齿)上.由2名修复医师和2名技师采用视觉检测法(实验显微镜放大至16倍)对这50个复制基台密合性进行检测。48例修复体“良好”(完全就位.边缘密合),2例“尚可”(未完全就位但调整后可就位),成功率为98%。该技术在保证精确制作粘结固定型种植修复体同时可以减少患者就诊次数。

  • 标签: 种植修复体 固定型 制作 复制 基台 粘结
  • 简介:2012年9月20日下午6点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在北部新院一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了题为“Genius激光(水激光)技术临床应用及使用要领”学习讲座。各科室医护人员及设备维修人员近200人参加了讲座。

  • 标签: 重庆医科大学 激光 讲座 学习 医院 口腔
  • 简介:为规范牙周相关从业人员牙周基础治疗及无痛治疗操作技术,提升牙周诊治水平和能力,加强非牙周医师在进行种植、修复、正畸等治疗过程中对牙周问题认识,经中华口腔医学会批准(口继教字2012-60),由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专业委员会、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办,开封大学医学部口腔系(开封卫校)承办,“牙周与种植、修复、正畸治疗关系研讨会”暨“老年牙周基础治疗规范及无痛洁牙技术培训班”拟于2012年11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开封举办。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治疗规范 正畸治疗 无痛治疗 洁牙技术 培训班
  • 简介:目的:评估采用不翻瓣技术在无牙[牙合]下颌骨种植2个与4个种植体,其所支持螺丝固位金属烤塑跨牙弓修复体在即刻修复下颌无牙[牙合]中应用临床效果。材料和方法:来自两个不同试验中心60位患者随机分组:30位患者被分配到all-on-2组,另外30位患者被分配到all—on-4组。以至少40Ncm扭矩植入种植体.并即刻负重。通过对修复体、种植体是否失败.生物学和生物力学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8位患者进行了翻瓣处理。2位患者2个种植体因没有达到计划植入扭矩而被更大直径种植体立即代替。即刻负重4个月后.没有发生1例种植体脱落或种植失败。1例生物力学并发症在all—on-2组发生,4例发生在all-on-4组。在并发症方面,all-on-2组与all-on-4组之间以及两个试验中心都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这些负重后4个月初步试验结果提示.仅仅2个种植体就可支持即刻负重下颌骨跨牙弓固定义齿修复。长期疗效(10年左右)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 标签: 牙种植 不翻瓣技术 即刻负重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由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积极准备、认真申请组建“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这是我国口腔医学领域第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北京大学第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 标签: 口腔医学院 北京大学 医疗技术 实验室 数字化 工程
  • 简介:投稿前需经作者单位审核。投稿时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递介绍信及授权书”,注明单位对稿件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作者及排序、通讯作者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声明;附基金资助项目批准文件首页复印件及第1作者与通讯作者联系方式(E-mail、手机、电话、传真)。

  • 标签: 投稿 作者单位 基金资助项目 中华医学会 一稿两投 作者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