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具有分辨率高、辐射剂量低等优点。CB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口腔种植术前评估、方案设计及种植手术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锥形束CT 种植术 骨密度
  • 简介:目的:研究发生于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的弥漫型巨细胞瘤的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发生于TMJ区的弥漫型巨细胞瘤的CT图像。结果:8例中,男女比例为1∶1,平均年龄45.1岁,所有8例病变都表现为膨胀性生长的软组织肿块,且增强后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其中,6例肿块密度增高,关节间隙增宽。髁突骨质改变7例,另外6例颞骨关节面骨质破坏并侵犯颅内。结论:发生于TMJ的弥漫型巨细胞瘤的CT影像学特征表现为较高密度的软组织肿块,伴强化,髁突及颅底骨质破坏并侵犯颅内。

  • 标签: 弥漫型巨细胞肿瘤 颞下颌关节 CT表现
  • 简介:目的:比较下颌骨髁突骨软骨瘤和单侧下颌骨髁突增生的CT表现特点。方法:对2005—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下颌骨髁突骨软骨瘤11例和单侧下颌骨髁突增生8例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病变髁突大小、病变范围以及病变周围软硬组织改变。结果:11例下颌骨髁突骨软骨瘤病例CT显示肿瘤与病变髁突无明显分界(8/11)或与患侧髁突有蒂相连(3/11);肿瘤骨皮质及骨髓腔均与患侧髁突相续,瘤体表面均有特征性薄层软骨帽覆盖,瘤体外周密度通常高于中心;瘤体周围均有薄层软组织包绕。患侧颞骨关节面表面均有明显矿化,且因受瘤体压迫改建而较对侧平坦,患侧关节上、下腔间隙较对侧明显变窄;肿瘤生长方向不尽相同。8例单侧下颌骨髁突增生病例CT显示髁突颈部和(或)下颌支延长,髁突形状改变;增生的髁突外周骨皮质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化,硬化层厚度较对侧大;骨髓腔密度较不均匀。结论:CT检查能有效提供病变髁突及其周围软硬组织情况,为鉴别诊断下颌骨髁突骨软骨瘤和单侧下颌骨髁突增生提供良好的依据。

  • 标签: 髁突 骨软骨瘤 增生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颌骨畸形
  • 简介: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测量分析单侧唇腭裂继发鼻畸形患者鼻翼基底软、硬组织的对称性。方法:对101例单侧唇腭裂术后鼻畸形患者的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将病例分为A、B2组,A组为69例未接受牙槽突裂植骨手术的鼻畸形患者,B组为32例接受牙槽突裂植骨手术的患者,就INM、LPA、IPA、Gbase、Gsup、Glat、Sbal等反应梨状孔周围骨性结构的鼻翼基底部软组织标志点的对称性进行测量分析,应用SPSS11.5软件包,对2组资料中的左右侧成对测量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观察其到各个标准平面的距离有无显著差异。结果:健-患侧的对称性分析结果显示,A组患侧LPA,IPA点较健侧偏后、下、外侧,4对软组织标志点在患侧均较健侧偏后。B组患侧的LPA、IPA点较健侧偏下,仅LPA点较健侧偏后,患侧的Glat较健侧偏后、下,Sbal点偏后。结论:三维CT测量结果提示,未行牙槽突裂植骨术的患者在梨状孔中下份的骨性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裂隙侧无论是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都较健侧明显偏移。而接受牙槽突裂植骨手术的患者,其梨状孔结构的对称性也低于预期。

  • 标签: 鼻畸形 单侧唇腭裂 三维CT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矢状骨面型无鼾症成年错患者上气道形态的差异。方法对Ⅰ类、Ⅱ类和Ⅲ类矢状骨面型无鼾症成年错畸形患者各20例进行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扫描,借助Ez3D2009图像分析软件分别测量硬腭至会厌底段上气道的矢状径、横径、横截面积、长度、容积等,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矢状骨面型组各测量平面的气道截面积,SP平面、TE平面、EB平面气道矢状径,腭咽段上气道容积及上气道总容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类、Ⅱ类矢状骨面型组各测量平面截面积、SP、TE、EB平面矢状径、腭咽容积、上气道总容积均小于Ⅲ类矢状骨面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矢状骨面型无鼾症成年错畸形患者上气道形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鼾症成年错畸形患者上气道形态受矢状向颌骨关系影响。

  • 标签: 三维测量 上气道 错畸形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简介:2012年4月14日,陕西省首届口腔颌面放射大会&牙科锥形束CT研讨会在西安万年饭店举行。本次研讨会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放射科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联合举办,来自陕西省各地区的口腔临床医生和放射科医生80余人参加会议。陕西省口腔医学会秘书长、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急诊与综合临床科陈永进主任致开幕词,大会由放射科主任陈金武主持。

  • 标签: 第四军医大学 放射科医生 口腔医学院 口腔颌面 锥形束CT 陕西省
  • 简介:口腔比色是美学修复中的难点问题,也是关系到修复成败的关键问题。现有比色技术主要有比色板比色法,比色仪比色法和数码照相比色法,其相关研究众多。本文就以上比色技术的原理及特点,进展过程和临床效果等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比色 比色板 比色仪 数码照相
  • 简介:微创理念强调“以对机体最小的创伤来达到诊断及治疗疾病目的”,该理念最早产生于外科,目前在口腔医生尤其是儿童口腔医生的诊疗活动中,微创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该理念的指导下,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儿童口腔疾病的微创诊疗技术。本文将就该系列技术做一详细介绍。

  • 标签: 微创技术 龋病 牙髓病 早期诊断 心理保护
  • 简介:对“S”形弯根管进行预备时.要达到适当成形和彻底清理较为困难。鲜有文献专门报道这类不规则解剖形态根管的临床处理技巧。本文的目的在于详细说明如何安全有效地对“S”形根管进行根管治疗.并通过一例病例报告和治疗效果进行阐述。

  • 标签: 不规则解剖结构 清创 根管成形 “S”形根管
  • 简介:纯钛因其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以及相对低廉的价格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口腔各种修复体的制作,尤其是口腔种植体的制作。但是纯钛在高温下易氧化,在钛表面生成一层过厚的而低附着力的氧化膜,而且钛与瓷粉间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等因素导致钛-瓷结合强度较低,从而限制了纯钛应用于烤瓷修复体。因此,关于提高纯钛与瓷粉之间结合强度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本文重点对提高纯钛与瓷粉之间结合强度的表面处理技术(喷砂、预氧化、涂层、粘接瓷、化学处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纯钛 钛-瓷结合 表面处理 喷砂 预氧化 涂层
  • 简介:本文对种植体表面改性的方法进行综述,着重解析美国FDA对牙种植体产品表面处理性能的审查基本要求,以期对申请种植体产品注册的企业及我国医疗器械监管部门的审评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美国FDA 种植体表面改性 技术审评要求 借鉴
  • 简介:目的:比较平台转换和平齐对接两种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在固定修复时对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的影响。方法:95例患者,其中41例患者植入平台转换种植体53枚,54例患者植入平齐对接种植体88枚。在种植体植入当天、上部结构完成时、功能负载6个月和功能负载12个月时,四个时间点拍摄X线片,测量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种植体植入当天,上部结构完成时,功能负载6个月和12个月时,平台转换种植体和平齐对接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00±0.00)、(0.08±0.04)、(0.24±0.16)、(0.36±0.19)mm和(0.00±0.01)、(0.18±0.12)、(0.65±0.38)、(0.79±0.41)mm。两组骨吸收量经检验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台转换种植体在减少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方面比平齐对接种植体有明显优势。

  • 标签: 种植体 边缘骨吸收 平台转换
  • 简介:目的探讨TipEdgePlus差动直丝弓技术治疗伴有重度深覆黯和深覆盖错骀畸形不同治疗阶段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样本包括恒牙初期伴有重度深覆黔和深覆盖的前突错殆畸形患者23例,平均年龄13.6±1.8岁。上颌均拔除第一双尖牙,下颌拔除第二双尖牙14例,拔除下颌第一双尖牙9例,并使用Tip—EdgePlus技术治疗,治疗前、第一期打开咬合后、第二期关闭拔牙间隙后和第三期正轴完成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并测量,进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和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结果治疗后患者覆黯、覆盖和软硬组织侧貌明显改善。打开咬合发生在第一期,覆殆从5.35mm减小到0.52mm(P〈0.05)。上颌切牙的倾斜度U1/SN第一、二期分别减小20.21°和7.56°(P〈0.05),第三期增加10.16°(P〈0.05);上中切牙突度U1-AP第一、二期分别减小6.41mm和2.79mm(P〈0.05),第三期增加2.19mm(P〈0.05)。结论未使用额外支抗的Tip—EdgePlus技术能够成功矫正伴有重度深覆殆和深覆盖错骀畸形,打开咬合发生在治疗第一期,第三期能够控制上切牙的根舌向转矩移动。

  • 标签: Tip—Edge Plus技术 深覆[牙合] 深覆盖
  • 简介:本研究纳入16位患者的20个拔牙窝。10个牙槽窝(BPP.实验组)实行颊侧骨板保存术.这项技术是在拔牙窝的颊侧骨板上放置骨移植材料.对照组的10个拔牙窝不予处理。在研究模型上测量牙槽窝中点处颊舌厚度在术前及术后的差异。病例组(平均值0.85±O.75mm)和对照组(平均值0.9±0.65mm.P〈0.5)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临床上.相对于对照组.拔牙后在颊侧骨板外放置骨移植物可以保持或者扩增软组织外形。

  • 标签: 保存技术 骨板 颊侧 有效性 评估 骨移植材料
  • 简介:2012年9月20日下午6点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在北部新院一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了题为“Genius激光(水激光)技术的临床应用及使用要领”的学习讲座。各科室医护人员及设备维修人员近200人参加了讲座。

  • 标签: 重庆医科大学 激光 讲座 学习 医院 口腔
  • 简介:本文展示了一种制作粘结固定型种植修复体的新加工技术.在保证间接制作修复体精确度的同时减少医师和患者的椅旁治疗时间。该技术主要包括种植体的复制,采用制作单冠或多单位修复体的双层印模法或塑料基底代型制作种植体的工作模。所以采用原本用于制做瓷嵌体和高嵌体的复制型盒.以及高精度加成型硅橡胶材料和低收缩性聚氨酯树脂材料精确复制原始模型中与种植体相关的结构。在原始基台置入患者口内后.复制基台用于最终固定修复体的制作。连续检测了50个基台,将复制基台就位于根据原始基台制作的代型(19个单冠,31个固定局部义齿)上.由2名修复医师和2名技师采用视觉检测法(实验显微镜放大至16倍)对这50个复制基台的密合性进行检测。48例修复体“良好”(完全就位.边缘密合),2例“尚可”(未完全就位但调整后可就位),成功率为98%。该技术在保证精确制作粘结固定型种植修复体的同时可以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

  • 标签: 种植修复体 固定型 制作 复制 基台 粘结
  • 简介:由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积极准备、认真申请组建的“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建设,这是我国口腔医学领域的第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北京大学的第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 标签: 口腔医学院 北京大学 医疗技术 实验室 数字化 工程
  • 简介:为规范牙周相关从业人员的牙周基础治疗及无痛治疗操作技术,提升牙周诊治水平和能力,加强非牙周医师在进行种植、修复、正畸等治疗过程中对牙周问题的认识,经中华口腔医学会批准(口继教字2012-60),由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专业委员会、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办,开封大学医学部口腔系(开封卫校)承办,“牙周与种植、修复、正畸治疗的关系研讨会”暨“老年牙周基础治疗规范及无痛洁牙技术培训班”拟于2012年11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开封举办。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治疗规范 正畸治疗 无痛治疗 洁牙技术 培训班
  • 简介:目的:评估采用不翻瓣技术在无牙[牙合]下颌骨种植的2个与4个种植体,其所支持的螺丝固位金属烤塑跨牙弓修复体在即刻修复下颌无牙[牙合]中的应用的临床效果。材料和方法:来自两个不同试验中心的60位患者随机分组:30位患者被分配到all-on-2组,另外30位患者被分配到all—on-4组。以至少40Ncm的扭矩植入种植体.并即刻负重。通过对修复体、种植体是否失败.生物学和生物力学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8位患者进行了翻瓣处理。2位患者的2个种植体因没有达到计划植入的扭矩而被更大直径的种植体立即代替。即刻负重4个月后.没有发生1例种植体脱落或种植失败。1例生物力学并发症在all—on-2组发生,4例发生在all-on-4组。在并发症方面,all-on-2组与all-on-4组之间以及两个试验中心都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这些负重后4个月的初步试验结果提示.仅仅2个种植体就可支持即刻负重的下颌骨跨牙弓固定义齿修复。长期的疗效(10年左右)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 标签: 牙种植 不翻瓣技术 即刻负重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