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磁性附着体是利用磁体和衔铁间的磁引力而固位的一种修复体。它解决了传统全口义齿的固位欠佳、咀嚼效率低.及可摘局部义齿因卡环而影响美观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磁性附着体在临床应用中,从选择适应证到制作及口腔戴入整个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衔铁 磁引力 固位
  • 简介:目的确定磁体用于义齿固位时失败的机理。材料与方法磁体样本取自临床戴用4-18个月后失败的义齿,切片后用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镜观察样本以评价其失败的方式。结果本研究的磁性固位系统包括一块钕铁硼磁体,夹衷于一块不锈钢衔铁中,覆以钛帽,用环氧树脂密封套中。导致磁体腐蚀的原因是潮气沿树脂密封层的扩散和包裹材料的破坏。这两种情况下,腐蚀导致磁性吸引力降低,发生了义齿固位力的丧失。结论本研究磁性附着体失败的原因有二:(1)树脂封闭层的破坏;(2)包裹材料的破坏。二者都要解决以延长这些磁体的寿命。

  • 标签: 义齿固定 失败原因 牙科磁性附着体
  • 简介:由肿瘤、外伤及先天性疾病导致的口腔颌面缺损,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这些颌面缺损不仅对患者造成咀嚼、吞咽、语言等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低下;同时,还导致患者容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赝复体修复是除外科手术外另一种有效恢复患者口腔功能和容貌的方法,在临床开展应用比较多[1]。但是目前关于其制作过程较详细的文献较少。患者,女性,42岁,8个月前因上颌骨肿瘤行上颌骨切除手术,现要求修复缺损。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赝复体 注塑树脂
  • 简介:目的:评价磁性附着体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为25例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追踪随访,通过对口内、X线的检查和修复体的戴用情况评估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对戴用义齿后进行1-4年的随访,20例对义齿的美观性、稳固性、咀嚼功能及牙周健康均感到满意,5例出现牙龈炎和牙槽骨吸收。结论:磁性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是一种美观、经济、固位好,且对基牙具有保护的修复方式。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义齿 局部 可摘 修复
  • 简介:目的:观察磁体+衔铁以及衔铁引起MRI伪影的差别。方法:以三种磁性固位体产品为样本,在0.15Tesla的永磁型磁共振仪上,分别进行体外实验和口腔内实验,对MRI伪影的最大径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衔铁引起伪影的最大径为91.9mm,磁体+衔铁引起伪影的最大径为145.3mm。结论:衔铁引起伪影的范围明显小于衔铁+磁体,其最大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 标签: 磁性固位体 磁共振成像检查 伪影 衔铁
  • 简介: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义齿修复中出现的并发症,探讨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对53例患者,58副义齿,123个磁性附着体随访2-6年,平均3年。结果:基托折断8件,衔铁松脱6个,衔铁磨损4个,磁铁松脱5个,基牙龈炎24个,基牙松动拔除7个,牙根折裂1个。结论:磁性附着体能提高可摘义齿的固位力,出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正确的操作、修复后定期随访进行预防和处理。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义齿 并发症
  • 简介:磁性固位技术引入口腔修复领域几十年来,临床应用日益推广,应用范围逐步扩展,对磁性固位技术的研究也日益深入.本文从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两方面对磁性固位技术的概况和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临床应用 口腔修复 磁性固位体 研究与应用 综述 扩展
  • 简介:颌骨缺损不仅使患者口腔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面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畸形,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常规义齿修复存在固位差,咀嚼效率低等缺点,本文在3例下颌骨缺损修复中,应用了种植体联合磁性附着体的修复方式,现将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下颌骨缺损 联合 种植体 患者 修复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微型种植体联合磁性附着体修复老年无牙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5月至12月来自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老年无牙颌患者1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68-83岁,平均年龄70.2岁,共植入微型种植体38颗。所有病例于种植体负重后3个月、9个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义齿舒适度、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义齿清洁性的满意度。结果:在观察期内38颗微型种植体中有2颗种植体脱落,其余36颗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骨结合。种植体负重后3个月、9个月分别与种植体负重之前相比,义齿舒适度、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VAS评分经SPSS17.0进行配对t检验均有差异(P〈0.01),义齿清洁性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型种植体联合磁性附着体在老年无牙颌患者的应用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型种植体 磁性附着体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可摘局部义齿受损基牙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可摘局部义齿功能完好,只因固位基牙受损(未至拔除条件)而无法正常戴用的患者63例,受损基牙74颗,做相应基础治疗后,对受损基牙行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比较修复前后义齿固位力、咀嚼功能、牙周健康状况和美观方面的差异。结果:磁性附着体修复后,义齿固位力、稳定性、咀嚼效率、美观等方面均能达到基牙受损前水平。义齿戴入后适应快,无明显不适感。磁性附着体修复74颗受损基牙,初次试戴后1周内疗效满意率100%。3个月后复查73枚,疗效好72枚;1颗基牙发生牙龈炎。1年后复查67枚,疗效好58枚;8颗基牙发生牙龈炎;牙周病加重至基牙拔除1颗。结论:利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因固位基牙受损而无法正常戴用的可摘局部义齿,能较大限度的保留、利用基牙,延长义齿的使用寿命,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就诊次数。义齿在固位、稳定、咀嚼效率、摘戴方便等方面性能明显提高。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可摘局部义齿 固位基牙
  • 简介:1977年,Kawata等首次使用铂钴磁体制作成Edgewise托槽,利用托槽间的吸引力或排斥力加快牙的移动速度.预示着磁力将作为一种新的矫治力源对传统机械力系统发出冲击。30多年来,随着稀土永磁体材料的四代革新.磁力正畸也有了长足发展,本文就稀土永磁体的发展史、生物学效应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稀土永磁体 磁力正畸 EDGEWISE 生物学效应 临床应用 机械力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强度的磁性附着体静磁场对成骨细胞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成骨细胞分别进行12.5、125、250mT的静磁场加载1、3、5、7d,考马斯亮篮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静磁场加载21d后,茜素红S钙染法检测矿化结节并计数。结果静磁场加载1d后,各磁场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ALP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静磁场加载3d后,125mT和250mT磁场组ALP活性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磁场加载5、7d后,各磁场组ALP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125mT和250mT磁场组ALP活性高于12.5mT磁场组。静磁场加载21d后,各磁场组矿化结节计数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磁性附着体静磁场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ALP活性和矿化能力。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静磁场 成骨细胞 碱性磷酸酶
  • 简介:目的:评价磁性附着体应用于全口覆盖义齿修复的效果.方法:用63副Magfit和Magdisc磁性附着体为28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覆盖义齿修复,并随访观察2年.结果:63副磁性附着体中1副失败,9颗基牙出现龈缘炎,未发现继发龋、基牙松动、义齿折裂、根面板脱落;所有覆盖义齿固位效果满意.结论:Magfit和Magdisc磁性附着体能有效改善覆盖义齿的固位,并发症少,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义齿 全口 义齿 覆盖 修复
  • 简介:作者利用口内余留牙或残根、残冠,设计Magfit磁性固位体固位的单颌全口覆盖义齿,对16例患者制作单颌全口覆盖义齿,经过2.5~3年的初步观察,取得了较好的修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义齿 覆盖 修复
  • 简介: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应用于下颌全口覆盖义齿常见的问题,并探讨预防或解决的方法.方法:用MagfitEX系统为23名患者制作下颌全口覆盖义齿,共制作磁性附着体57个,观察1-1.5年,了解使用中发生的问题.结果:57个磁性附着体有2个磁体脱落,1个根面板脱落,57个基牙5个发生龈缘炎,1个发生继发龋,游离端基牙远中骨吸收5例(以每一侧为1例计算),23副下颌覆盖总义齿,3副折断,根面板及磁体末见明显腐蚀,磁力无明显减退.结论:Magfit磁性附着体适用于下颌覆盖总义齿,临床上常见的问题都能预防或对症处理.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下颌全口覆盖义齿 临床应用 预防
  • 简介:目的:利用按扣式附着体、磁性附着体的不同优点,改善全口覆盖义齿固位.方法:针对残根牙周不同条件,制作按扣式附着体和磁性附着体,通过水平研磨仪确定附着体的共同就位道.结果:二者的联合应用使全口义齿的固位明显提高.所有修复义齿固位稳定、咀嚼良好.结论:按扣式附着体和磁性附着体的联合应用,充分利用了剩余残根,提高了义齿的稳定、固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口义齿修复 按扣式附着体 磁性附着体 附着体 覆盖义齿 固位
  • 简介:无牙颌义齿的常规修复很难获得良好固位,对于伴有牙槽骨严重吸收的下颌无牙患者,义齿的修复更为困难。随着种植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在全口无牙颌修复中的应用,无牙颌义齿的修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无牙颌的种植修复分为固定修复和可摘修复2种,在可摘修复中,种植体与义齿的连接方式有:杆卡式,切削失,球帽式,磁性附着体,双重冠等。

  • 标签: 种植 磁性附着体 义齿 覆盖 义齿 全口
  • 简介:目的:比较研究磁性附着体、球帽附着体和传统卡环固位体在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5例牙列缺损患者分别行磁性附着体、球帽附着体和传统卡环固位的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对患者的满意度和基牙的牙周健康情况进行3年随访。结果:患者满意度比较结果显示磁性附着体组和球帽附着体组分别与传统卡环固位组在美观性、固位情况、舒适程度方面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性附着体组与球帽附着体组固位情况和舒适程度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指数临床检测结果显示磁性附着体组、球帽附着体组、传统卡环固位组组间两两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牙松动度临床检测结果显示磁性附着体组、球帽附着体组、传统卡环固位组组间两两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袋深度临床检测结果显示磁性附着体组和球帽附着体组与传统卡环固位组均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骨高度X线测量结果显示磁性附着体组、球帽附着体组、传统卡环固位组组间两两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修复下颌覆盖义齿时能够提供满意的固位力,更好的保护基牙牙周组织健康,较之球帽附着体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下颌使用精密附着体固位的覆盖义齿较传统卡环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在临床疗效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球帽附着体 卡环可摘局部义齿 覆盖义齿 牙周组织
  • 简介:口腔颌面部肿瘤是造成上颌骨缺损的主要原因之一[1]。外科重建和赝复体修复是常用的颌面部缺损的修复方法[2]。全口无牙颌一侧上颌骨缺损,由于缺损大,余留的支持组织和可利用固位的结构少,是修复上颌骨缺损时较为困难的部分。传统中空式赝复体修复,在无牙颌患者中无法获得良好的固位,边缘封闭性欠佳,同时由于颌骨缺损大及张口度受限的影响,无法进行传统修复体的制作及佩戴。

  • 标签: 颌骨缺损 无牙颌 磁性附着体 分段式赝复体 张口受限
  • 简介:目的应用比格犬动物实验研究生物陶瓷材料iRootFM作为乳牙根管充填材料的治疗效果以及iRootFM与乳牙牙根吸收速率的一致性。方法将比格犬22颗乳牙(共32个根管)分成2个实验组(iRootFM组、Vitapex组)和1个正常对照组。由同一操作者对实验组牙齿行根管治疗术,术后每2周由3名高年资口腔临床及影像学医生盲法进行口腔检查及X线影像学评估。应用SPSS18.0软件,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分别对2个实验组的成功率及根管充填材料与乳牙牙根吸收速率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4周iRootFM组的口腔检查及影像学评估成功率均为100%(10/10);2~8周Vitapex组口腔检查及影像学评估成功率均为100%(10/10),10周后成功率为80%(8/1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ootFM组与Vitapex组在2、4、6、8、10、12、14周时根管充填材料与乳牙牙根吸收速率的一致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ootFM可以随乳牙牙根的生理性吸收而吸收,是乳牙根管充填材料的一个新选择。

  • 标签: 根管充填材料 乳牙 生物陶瓷材料 iRoot 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