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1 个结果
  • 简介:尊敬的各位华人口腔医学界的同道们、朋友们:中华口腔医学会联合全球华人口腔医学学术团体于2010年12月1.4日将在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福建省厦门市召开“首届全球华人口腔医学大会暨2010中国国际口腔医学大会”,以交流展示全球华人口腔医师在口腔医学领域的贡献与成就。促进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增进华人口腔医学界同道们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友谊。

  • 标签: 口腔科学 临床 医学 研究水平
  • 简介: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在2010年新春来临之际,国内第一本关于口腔生物医学的专业学术期刊〈口腔生物医学〉创刊出版了!这无疑是我国口腔医学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口腔生物医学研究的学者研究生的幸事.从此,国内从事口腔生物医学研究的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学术交流杂志平台.

  • 标签: 创刊词 医学工作者 生物医学 医学研究 学术期刊 学术交流
  • 简介: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当这场重大的自然灾害袭来时,举国上下为之震惊。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一时间做出重要指示:动员一切力量抗震救灾。“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无数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地投入到这场战斗中,争分夺秒地全力抢救支援着灾区群众。

  • 标签: 伤员 救治 自然灾害 抗震救灾 第一时间 大地震
  • 简介:目的观察颏棘孔及其骨性管腔的发生率、大小、位置和它所包含的组织。材料及方法对380个人类尸体的干燥下颌骨进行形态测量分析,测量从颏棘孔到下颌骨底缘的距离、孔开口及骨性管腔的大小。采用影像学方法观察骨性管腔的走向和它与下颌切牙管的关系.方法为向颏棘切牙管内注射对比剂(omnipaque),或向管腔内插入细金属导线。结果所有干燥下颌骨中98%出现了明显的孔道.形态通常为圆形或扁平漏斗形,大体解剖分离发现有舌动脉分支舌神经进入颏棘孔。结论颏棘孔出现于大多数人类下颌骨,它好像是舌神经血管束通过朝向颊侧的孔道进入下颌骨内的真正入口。这提示我们下颌中线区域的外科种植体植入手术可能存在神经血管损伤的风险。

  • 标签: 大体解剖 影像学特征 管腔 骨性 形态测量 神经血管损伤
  • 简介:目的本文目的是评估一种含氟的窝沟封闭剂在随机挑选的132个儿童的乳牙恒牙应用时的保留率。材料方法应用Helioseal-F对36位平均4.5岁的儿童的195个乳牙96位平均10.5岁的儿童的391个恒牙进行窝沟封闭。每一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3年后复查封闭剂的保留率。结果乳牙完全保留率是95.04%,部分保留率是3.12%,完全脱落是1.84%。恒磨牙分别是95.81%,2.83%,1.36%。结论此窝沟封闭剂的3年保留率很好。乳牙组恒磨牙组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氟窝沟封闭剂 乳牙 恒牙 保留率
  • 简介:制定咬合接触点数量位置适当的咬合设计方案,对于任何修复治疗的远期成功率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这是一个耗费时间的过程。为了避免过多的误差,需要临床医师技师必须要表现出高超的能力。尤其是在进行较大范围的修复时,很多医生确信要想较好地控制复杂多变的咬合,有必要使用精密的设备复杂的操作步骤。本文介绍一种在临床技工室操作步骤中使用简单而可靠的工具来制作一件成功修复体的方法的基本原理。第一部分介绍记录患者上下颌牙弓的空间关系。

  • 标签: 牙合重建 制作设备 咬合接触点 牙合架位置 牙合架数量
  • 简介:目的:设计一种适应电子病历、学术交流以及电子出版物的要求,使用计算机有效地记录牙位的牙位记录法.方法:Tt作为记录牙齿的标识字符,T代表恒牙,t代表乳牙.从牙弓中线向远端,数字1~81~5分别代表恒牙乳牙的名称.将所记录的牙位以上标下标的形式写在标识字符的左、右两侧.结果:将所记录的牙位以上标下标的形式写在T或t左侧或右侧,可准确记录牙齿在牙列中的位置名称.结论:-下标牙位记录法可以简便而有效地标记牙位.

  • 标签: 牙齿 牙位记录法 上标 下标
  • 简介:《口腔正畸学》杂志第2卷关键索引(以下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B拔牙下颌第二双尖牙拔除后牙齿自行调整的研究贾绮林等(2):58双颌前突畸形正畸矫正后牙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魏松等(2):70有关磨牙拔除的争论HarryOrton(2):87编辑主编的话...

  • 标签: 口腔正畸学 实验研究 方丝弓 正畸治疗 下颌联冠斜面导板矫治 矫治技术
  • 简介:Ⅲ类错[牙合]颌问Ⅲ类矫形力对青春期恒河猴上颌骨作用的头影测量研究(吴拓江李煌李松等)(1):25—2817β-雌二醇17β-雌二醇对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RANKL、OPG表达影响的研究(王燕萍曹灵吴锦涛等)(4):185—188

  • 标签: 生物医学 | 17Β-雌二醇 关键词 索引 口腔
  • 简介:人们研究牙位记录法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提出的牙位记录法有20多种之多,但迄今口腔医学界在这方面仍未达成一致意见。我们根据人类牙齿在牙列中的排列特点,结合Word文档的上标下标方式,设计了一种新的牙位记录方法,称之为-下标牙位记录法。在设计这种新的牙位记录法过程中,需要解决在设计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我们对这些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了更好地理解使用该法,现针对该法中的若干问题做一探讨说明。

  • 标签: 记录法 牙位 WORD文档 记录方法 医学界 设计
  • 简介:该病例报告介绍了一种通过制作一个最终的工作模型.来同时修复治疗位于同一牙弓的种植体天然牙的方法。牙体预备后,先取一次印模用于制作电成型基底冠。在下一次复诊时试戴基底冠,采用单相印模同时翻取种植体印模帽基底冠,用于灌制最终的工作模型。这个程序将治疗过程分成不同的步骤.从而形成一个更快捷、更少挑战性的工作流程。

  • 标签: 工作模型 病例报告 种植体 天然牙 牙预备体 复制
  • 简介:目的:研究平台转移在外连接种植体内连接种植体产生的生物力学效果,即负荷状态下种植体周围的应力分布。材料方法:将特制的外连接(EX)种植体替代体内连接(IN)种植体替代体(50mm×12mm)植入模拟缺牙区牙槽嵴的树脂块中。分别用直径为50mm、4.2mm37mm的基台连接替代体。将大小为100N、与种植体长轴成30°的侧向力负荷于种植体.重复10次。将微应力测量仪固定于种植体平台以下1mm(颈部)8mm(根尖区)的表面以检测种植体周围的应力。用单因素分析Steel-Dwass检验分析数据.P〈0.05,可认为数据具有显著差异。结果:用直径5.0mm的常规基台连接EXIN种植体替代体时.种植体颈部的应力最高(EX,-682.8με:IN.-5821με);其次是直径4.2mm的平台转移基台(Ex,-184.1με;IN,-2291με)直径3.7mm的平台转移基台(EX,-150.5με:IN.-1297με).数据对于EX种植体有统计学差异。在根尖区,随着基台直径的减小.应力稍有增加,但是对于IN种植体.直径42mm37mm的基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尽管本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是可以说明平台转移能减少内连接外连接种植体颈部区域的应力,并且EX种植体的应力降低幅度比IN种植体更大。

  • 标签: 外连接种植体 内连接种植体 平台转移 应力
  • 简介:目的:为临床应用锁骨动脉岛状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例20侧经锁骨下动脉灌注氧化铅-明胶溶液的成人尸体标本,对颈横动脉锁骨动脉的分支情况、起始位置、行程、长度管径进行观测,观察其回流静脉情况,并在尸体标本模拟皮瓣制备。结果:颈横动脉由甲状颈干或锁骨下动脉分支而来,在锁骨中1/3上方分为深支浅支。锁骨动脉由颈横动脉浅支发出后行向后外,越过斜方肌浅面锁骨的肩峰端,走行于三角肌筋膜的浅面,并逐渐发出细小分支穿过深筋膜,进入锁骨肩部的皮肤皮下组织。颈横动脉起点至锁骨动脉起点距离平均为(4.31±0.64)cm,锁骨动脉起点至其发出分支穿深筋膜点的距离平均为(3.62±0.42)cm。颈横动脉起点处外径平均为(2.71±0.33)mm,锁骨动脉起点处外径平均为(1.10±0.17)mm。2条锁骨动脉伴行静脉分别回流入颈横静脉颈外静脉。结论:以锁骨动脉为营养血管的锁骨动脉岛状瓣,适于转移修复口腔颌面颈部组织缺损,也可以颈横动脉为吻合血管,制作游离皮瓣。

  • 标签: 锁骨上动脉岛状瓣 颈横动脉 锁骨上动脉 应用解剖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体外三种类型钛表面对促进成骨的作用:掺锶羟基磷灰石(Sr-HA)涂层表面.纳米HA涂层表面以及无涂层的粗糙表面。材料方法:通过电化学沉积方法将Sr-HAHA沉积于粗糙的钛表面上。在Sr-HA涂层、HA涂层无涂层的粗糙钛表面上进行MC3T3-E1前成骨细胞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在不同时间点测定细胞的黏附、增殖、存活、分化矿化结节形成。结果:对比于无涂层的粗糙钛表面纳米HA涂层表面,通过简单的电化学沉积处理,Sr-HA涂层明显提高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C3T3-E1细胞黏附、铺展,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外基质钙矿化。结论:这项研究表明.通过电化学沉积产生的掺锶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Sr-HA提高了微粗糙钛表面的骨传导性。

  • 标签: 牙科种植体 电化学沉积 骨结合 掺锶羟基磷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