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和讨论现有抗生局部使用和全身使用的文献.研究其在治疗种植体周围炎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在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PubMed数据库中使用MEDLINE检索截至2011年的相关文献。关于种植体周围炎病损微生物研究的相关文献采用手工检索。结果和结论:检索到2篇有关全身使用抗生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研究,都是病例的系列研究且没有对照。检索到5篇局部用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研究.在5篇研究中.局部抗生使用的同时都配合了局部的物理治疗和化学冲洗,如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和氯己定(洗必泰)。这些研究中都提到了局部使用抗生的附加作用,但都不显著。这可能与病例的纳入标准有关,所有纳入研究的病例都有深牙周袋和明显的骨吸收。目前关于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所有研究.不管是全身用药还是局部应用的研究结果.都不特别地推荐抗生用以治疗种植体周围炎。局部使用米诺环和强力霉素作为手工刮治的补充以及使用抗菌药物局部;中洗对治疗中度病损有一定的效果。翻瓣刮治术对于治疗深度病损是必要的,能有效地抑制病情,减少骨质丧失。目前的研究中没有证据支持全身使用抗生能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目前迫切需要对抗生治疗种植体周围炎进行临床随机试验。种植术前必要的牙周治疗和种植术后常规的术后维护.能有效地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抗生素 种植体周围炎 综述
  • 简介:Meta-analysisofchemotherapyinheadandneckcancer(MACH-NC):Anupdateon93randomisedtrialsand17,346patients.PignonJP,MaitreAL,MaillardE,etal.RadiotherOncol,2009May14.

  • 标签: 头颈癌 化疗 META分析 生存率
  • 简介:牙周膜细胞(PDLC)对牙周组织健康、牙周炎症和组织再生起关键性作用。牙周炎时,牙周组织的破坏是由宿主组织产生的炎症细胞因子介导的,包括白细胞介1B(IL—lβ)。本实验旨在研究在人PDLC中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又称为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的表达以及IL-1β对GPR30的调节作用。IL-1β诱导GPP30在人PDLC中进行表达,并激活多种信号通路,包括MAPKs、NF—KB和P13K通路。与之相反,染料木是一种雌激素受体配体,它能延迟IL-1β对MAPKs通路的激活作用。另外,G15是一种GPRS0的特异性拮抗剂,可通过抑制GPR30而消除这种延迟效应。因此,染料木在经GPR30诱导的MAPKs通路激活过程中起调节作用,GPR30提供了PDLC中可受类固醇激素调控的新研究靶点。

  • 标签: GPR30 MAPKS IL-1Β 人牙周膜细胞 细胞因子介导 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描述口腔癌患者术前的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QOL)状况;分析社会人口学特点、临床特点对术前QOL的影响。方法:采用36条目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和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W—QOL)第4版,对97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前的QOL进行测量。将97例患者分别按社会人口学特点和临床特点分组,间差异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Mann—WhitneyU检验。将癌症患者SF-36的得分与普通人群参考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①与普通人群配伍比较,高龄患者有着相似的QOL值,而低龄患者则在躯体角色、身体疼痛和情感角色等领域表现出较低的QOL值;(胡分期是影响术前QOL的最重要因素;⑧社会人口学特点如性别、年龄和共病等对QOL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活力、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情绪等反映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的指标上,而与口腔相关的特异性问题(口干除外)基本无关。而临床特点如肿瘤分期和部位对QOL的影响则不仅表现在与口腔相关的多项特异性问题上,如咀嚼、吞咽、发音、味觉等,还与身体疼痛、躯体角色、情感角色等反映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的指标密切相关。结论:与普通人群参考值进行比较。能更精确地反映口腔癌患者的QOL信息;临床特点对术前QOL的影响大于社会人口学特点;将普适性测量与头颈特异性量表结合,能更全面地评价口腔癌患者的QOL,联合使用UW—QOL和SF-36能较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 标签: 生存质量 口腔癌 SF-36 UW-QOL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前团体音乐心理辅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口腔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每组各40例。对照进行口腔外科术前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观察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团体音乐心理辅导,分别测评术后2的焦虑程度(SAS评分)及睡眠质量(PQRI评分)。结果:术后观察患者的SAS评分及PQRI评分均低于对照(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团体音乐心理辅导应用于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前护理,能有效的舒缓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增强治愈信心。

  • 标签: 口腔癌 团体音乐治疗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通过免疫化法检测正常和实验性根尖周炎进展过程中根尖周组织整合β1表达的分布情况及规律,探讨其在根尖周组织炎症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取磨牙牙髓暴露不同时间(0、7、14、21、28d)的大鼠上颌骨行整合β1免疫化染色,观察根尖周组织中整合β1表达部位与表达程度.结果整合β1广泛表达于正常大鼠根尖周组织;牙髓暴露7~21d,根尖周结缔组织中整合β1呈阳性至强阳性表达,炎细胞密集区可见深棕色颗粒集聚;牙髓暴露28d,根尖周结缔组织中整合β1表达较弱.牙槽骨内的骨细胞、陷窝内血管、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牙骨质细胞中整合β1在牙髓暴露0~14d呈强阳性表达,21d后表达减弱.结论整合β1参与根尖周炎症的进展与根尖周肉芽组织形成炎症早期的骨吸收.

  • 标签: 根尖周炎 整合素Β1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颌骨垂直异常患者中颞下颌关节结构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正颌正畸科就诊的患者255例为受试对象,其中男性80例,女性175例,年龄10-45岁,常规拍摄头颅定位正侧位片,口内全景X线片及颞下颌关节开闭口斜矢状位磁共振,并对关节结构情况进行观察,其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255例正畸就诊患者中,高角患者98例,关节结构异常76例,异常比例77.6%,均角患者132例,关节结构异常81例,异常比例61.4%,低角患者25例,关节结构异常19例,异常比例76%。结论:颞下颌关节结构异常在正畸就诊人群中的比例较高,其中以高角患者患病率最高。

  • 标签: 正畸 颞下颌关节 结构异常
  • 简介:目的:通过鸡冠动物模型了解红光结合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monomethylether,HMME)在光动力疗法治疗微静脉畸形中的治疗效果和适宜治疗参数。方法:48只鸡随机分组,处理组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HMME后,半导体激光(红光)或氩离子泵浦染料激光不同能量密度分组照射,照射后肉眼和光镜下观察比较组织损伤程度并测量损伤深度。结果:红光结合HMME照射能引起鸡冠颜色变白、血管数量减少等形态学改变。HMME10mg/kg、15mg/kg剂量中,在相同功率密度时,红光高能量密度照射(240J/cm2)所造成损伤深度(分别为1.2225±0.8457mm,2.2800±1.3665mm)均显著大于氩离子泵浦染料激光不同能量密度的各照射(P〈0.05)。适宜治疗参数为HMME剂量10mg/kg,红光能量密度120-240J/cm2。结论:红光结合HMME光动力疗法有可能对增厚或结节型微静脉畸形实现更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微静脉畸形 激光 光敏剂 鸡冠
  • 简介:目的:检测川陈皮对MC3T3-E1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及实时定量PCR方法评价川陈皮对MC3T3-E1细胞增殖、成骨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川陈皮能促进MC3T3-E1的细胞增殖,刺激细胞ALP活性升高,上调BMP-2、COL-I、OCN、Runx2的基因表达,BMP-2信号阻断剂(Noggin)能抑制成骨分化基因表达。结论:川陈皮可促进MC3T3-E1成骨分化及成骨基因表达,BMP-2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该过程。

  • 标签: 川陈皮素 成骨细胞 成骨分化
  • 简介:目的:应用计算机咬合分析系统,评价正颌手术前后骨性Ⅲ类错He患者He力的变化。方法:收集15例骨性Ⅲ类错He需正颌手术病例。利用T—ScanⅡHe诊断分析系统在术前1周内、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对患者的He力进行测定,分析患者的总He力(TOF)、MIP/MAX指数、He力不对称指数(AOF)、He力中心点位置(COF)及咀嚼时最大位移距离(MCOF),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术后3个月时TOF有所上升,6个月时与术前水平相比已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患者He力水平已有提高。MIP/MAX指数略有下降,但6个月时增大并超过术前水平。AOF术后呈下降趋势,在3个月和6个月时均比术前显著减小(P<0.01,P<0.001)。术后COF逐渐接近正常,MCOF减小,术后6个月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说明患者He力水平已有提高.结论:正颌正畸联合治疗能够改善骨性Ⅲ类错He患者的He力水平及He力平衡性。

  • 标签: HE力 骨性Ⅲ类错He畸形 正颌外科 咀嚼功能
  • 简介:临床上常遇到前牙内倾、上下前牙深覆牙合、反牙合、后牙缺失时间长致牙冠倾斜等情况,导致缺失牙修复不美观,为了更好解决以上修复问题,我科2000-2006年共收治完成30例修复前通过直丝弓矫治技术后再行修复的病例,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成人 牙缺失 修复 正畸 直丝弓
  • 简介:目的:应用肌电图仪评价骨性Ⅲ类错He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咀嚼肌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16例骨性Ⅲ类错He畸形需正颌手术病例和20例正常He对照.应用MedelecSynergy肌电图仪分别在静息放松、正中紧咬、前伸、开口、侧方和咀嚼运动时.测定双侧颞肌前束、咬肌和二腹肌前腹的表面募集电位,并计算其肌不对称指数运动:病例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重复测定,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前病例咀嚼肌电位小于对照,尤以紧咬和咀嚼时差异显著(P<0.05),肌不对称指数与对照无差异。术后3个月时,部分肌功能恢复,但紧咬和咀嚼时募集电位下降显著(P<0.001),肌不对称指数也增大,提示此时肌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术后6个月各种功能运动时的募集电位均大于术前水平.肌不对称指数则基本小于术前水平,说明肌功能有所改善:结论:骨性Ⅲ类错He畸形患者术前咀嚼肌功能弱于对照,正颌手术矫正了颌骨位置和咬合关系.改善了患者的咀嚼肌功能.

  • 标签: 骨性Ⅲ类错He畸形 肌电图 正颌外科 咀嚼功能
  • 简介:唇腭裂(cleftlippalate,CLP)患者经过一系列手术后仍存在比较严重的错【牙合】畸形,据统计,唇腭裂患者恒牙期时的错【牙合】畸形发生率为97%,需要正畸治疗。随着人们对唇腭裂先天畸形认识的深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唇腭裂患者的治疗由单一的手术治疗转为序列治疗。唇腭裂序列治疗中婴幼儿期颌骨的术前矫形治疗是唇腭裂序列治疗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它有利于唇腭裂患者上颌骨前段的对位、

  • 标签: 唇腭裂患者 矫形治疗 婴幼儿期 术前 唇腭裂序列治疗 牙槽骨
  • 简介:目的:应用下颌运动轨迹仪评价骨性Ⅲ类错He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下颌运动的变化。方法:对15例骨性Ⅲ类错He畸形需正颌手术病例和20例正常He对照,采用ARCUSDigma下颌运动轨迹仪测定受试者最大开口运动,前伸及左右侧边缘运动距离,记录由计算机通过切牙运动模拟的双侧髁突的运动轨迹间的最大差数(MRC)。通过自身比较以及与对照比较,评价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下颌运动的变化以及髁突运动的对称性。采用团体t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患者除开口度外,其他运动距离均小于对照,前伸运动差异显著(P<0.05);开口时MRC值大于对照(P<0.05)。术后3个月时,开口度及左侧运动距离下降,前伸和右侧运动略有增加:MRC呈上升趋势。术后6个月时,下颌运动距离均有所增加,除开口度外其余均超过术前水平,与对照无统计学差异:MRC小于术前水平且与对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骨性Ⅲ类错He畸形患者下颌运动水平与正常He存在差异.髁突运动对称性较差。正颌手术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下颌运动功能。

  • 标签: 骨性Ⅲ类错He畸形 下颌运动轨迹 正颌外科 咀嚼功能
  • 简介:2010年度,共有下列70名专家为《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认真审稿,特此提名致谢!(按姓名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 标签: 致谢 专家 口腔颌面外科 汉语拼音
  • 简介:目的:探讨颌骨垂直不调指数(ODI)与上、下颌骨垂直的位置关系,以利于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诊断及早期治疗。方法:100例成人及青少年分成5,正常成人20例,正常青少年20例,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成人28例,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24例,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失败8例。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指标为腭平面角、下颌-AB平面角、ODI值,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团体t检验。结果:正常人群的ODI均值在70°以上,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ODI均值在63°以下,青少年的各项测量值较成人小,需行正颌手术的患者ODI均值小于53°。ODI值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ODI均值小于正常标准值越大,上、下颌骨骨性垂直畸形就越严重。ODI值是评价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上、下颌骨垂直关系较为有效的指标。

  • 标签: | 头影测量 垂直向不调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患者烤瓷冠修复后龈沟液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就诊,需进行烤瓷单冠修复的患者100名作为受试对象,其中男、女性各50名,年龄20-59岁,按年龄段分成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每组25名。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单冠进行修复,分别在修复前及修复后1个月检测基牙龈沟液的分泌量以及白细胞介-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结果:修复后1个月基牙龈沟液分泌量以及白细胞介1,白细胞介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修复前。但随着年龄增加,龈沟液分泌量及炎性因子升高的量越少。龈沟液分泌量,在20-29岁,30-39岁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在40-49岁,50-59岁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介1β,各组治疗后1个月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白细胞介6,各组治疗后1个月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在20-29岁,30-39岁,40-49岁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在50-59岁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钴铬合金烤瓷单冠修复可使各年龄患者龈沟液分泌量增加,相关炎性因子表达增高。但年龄越大,升高的量越少。

  • 标签: 钴铬合金 烤瓷冠 龈沟液 炎性因子
  • 简介: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北、西南管理第5届工作研讨会于2014年6月6日在重庆大学举行。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涛、柳茜和余丽霞教师参会。教育部高教司实验室处李平处长作了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方向和任务,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西北管理介绍了1年来的工作情况。西南管理介绍了重庆市各高校示范中心的调研结果。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实验教学 国家级 管理 西北 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