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颌面部皮肤的色域范围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美能达CR-100色度计对四川地区3045名中国的颌面部肤色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此地区颌面部肤色95%正常值色域范围分别为Y:19.19~33.81;x:0.366~0.396;y:0.354~0.374;L*:51.34~65.34;a*:6.05~14.59;b*:14.32~20.74;C*ab:17.22~23.68;H0ab:0.82~1.26.结论:中国颌面部皮肤具有特定的色域范围,其色度值频数呈正态分布.

  • 标签: 颌面部 皮肤 中国人 正常值 四川地区 分布情况
  • 简介:吕春堂教授简历吕春堂教授,男,河南浚县人.1942年10月出生。1966年7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当时,国家正处在“文革”动乱时期.按照“面向边疆,面向海岛,面向基层”的要求,他被组织分配到新疆军区工作,先后在部队的师医院和天山深处的驻军医院口腔科任军医,主治军医,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疗工作。多次下部队巡回医疗,热心为广大指战员服务,特别是参加了支援地方的医疗队,到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大漠深处,为各族军民医治口腔疾患,受到他们的欢迎和爱戴。13年的边疆部队卫生工作,使他受到了锻炼,增强了业务能力.在各方面不断进步,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学界 中国共产党 杰出人物志 第四军医大学 部队卫生工作 河南浚县
  • 简介:吕培锟教授简介吕培锟教授,男,汉族,192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成都华西大学口腔医学系(7年制),并获美国纽约州大学D.D.S.(牙医学博士)学位,当年参加西南抗美援朝整形外科手术队,全队立集体小功.1952年后在华西医科大学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1979年从华西医科大学调入广州暨南大学负责创建口腔医学系,任口腔系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以及研究生导师,曾留学美国贝勒大学(UniversityofBaylor),任访问教授.

  • 标签: 中国口腔 口腔颌面 外科学界
  • 简介:年会首次出现的人物在会议代表报到处,有几位代表的身份颇引人注目──他们来自个体诊所,是个人开业医,对产品销售商来说,他们倍受欢迎,这些医生是名副其实的"老板",识货懂行,且能够拍板,采购一些过得硬的产品,不怕价钱贵。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在口腔摄影器材...

  • 标签: 首次出现 口腔医学 口腔摄影 个体诊所 会议论文集 产品销售
  • 简介:中国香港牙医学会创立于1950年,目前是有12个牙科的专科及附属科的属会组织,是亚洲及太平洋牙医协会(1955年)的创会会员,作为地区性牙医学会,代表香港特区的牙医界参与国际及中国内地的牙科组织活动。

  • 标签: 中国香港 医学会 牙科 中国内地 香港特区 地区性
  • 简介:中国正式加入国际牙科联盟组织金秋十月,国际牙科联合会张开双臂,接纳了一个新会员--中华医学会口腔科学会。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尤其对中国口腔医生而言意义更为深远。《日腔正畸学杂志》记者采访了中国唯一的参会代表--中华医学会口腔科学会常务理事、日...

  • 标签: 联盟组织 口腔科学 中华医学会 口腔正畸学杂志 傅民 口腔医生
  • 简介: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成立以发展我国牙病防治工作,促进实现人人享有口腔卫生保健,提高我国人民口腔健康水平为宗旨的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于1994年4月1日经中国民银行和民政部批准正式成立了,这是我国牙病防治事业的一大喜讯。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用于牙病防...

  • 标签: 牙病防治 口腔卫生保健 口腔健康 日经 口腔常见病 学术交流
  • 简介:中国亚历山大矫治病例在日本参展日本亚历山大矫正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于7月13~14日在日本大皈举行。会上邀请了美国著名口腔正畸学者Alexander医师和Little医师,分别作了有关“矫治结果稳定性的长期追踪研究”相同内容的报告,两位学者的观点...

  • 标签: 口腔正畸 追踪研究 纪念活动 傅民 正畸科 北京医科大学
  • 简介:《现代口腔医学杂志》为口腔医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1987年8月创刊。由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医院、

  • 标签: 中国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期刊 期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