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2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阐述眼前节麻醉的方法和评估眼前节麻醉下行白内障手术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眼前节麻醉的方法为0.4%盐酸奥布卡因表面麻醉联合近角膜缘球结膜下2%利多卡因0.4ml注射。对552眼白内障患者经眼前节麻醉进行白内障手术,随机抽取同期552眼采用球后麻醉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镇痛效果和麻醉存在的并发症。结果球后麻醉组2眼术中黑朦,5眼球后出血,1眼中枢抑制,12眼后囊膜破裂,9眼术中有疼痛感;眼前节麻醉有5眼后囊破裂,41眼术中有可忍受的酸痛。2组患者均能较好地进行手术,眼前节麻醉中所有患者均能较好地配合手术,术中眼位可以很好地随医生的要求改变。结论眼前节麻醉是一种白内障可靠、安全且并发症较少麻醉方法。

  • 标签: 眼前节麻醉 白内障 镇痛
  • 简介: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婴幼儿先天性内斜视手术麻醉过程,探讨其术中麻醉问题。方法46例先天性内斜视手术患儿,分两组:阿托品组和非阿托品组。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方法,手术过程中监测脉搏氧饱和度(SPO2)、BP、P、ECG、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必要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术中除了心率改变明显,其余各项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术前给与阿托品心率上升幅度10%-40%,可以预防眼心反射引起的心动过缓;术中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其他手术相比无明显增加。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内斜视手术可采用全身麻醉方法,术中麻醉要保持一定深度,需严密观察心率变化,出现明显的心动过缓时应及时给予处理。(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231-232)

  • 标签: 婴幼儿 先天性内斜视 麻醉 眼心反射 阿托品
  • 简介: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观察100例在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摘除术中,患者疼痛情况以及术后视力状况。结果100例患者能顺利配合完成手术,1例追加球周麻醉;有疼痛者为1例,占1%。手术平均时间(15±5)min;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3占98%。结论表面麻醉下,可以顺利完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并且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选择,适用于防盲手术中开展。

  • 标签: 表面麻醉 白内障 防盲
  • 简介: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二种切口(角膜、巩膜切口)不同手术阶段疼痛感觉及镇痛效果.方法铺巾前、开睑后滴"0.4%爱而卡因"表面麻醉剂二次后手术.随机选择角膜切口组,巩膜切口组各120例,在手术各阶段中不作任何提示,征询病人疼痛感觉,详细记录按疼痛分级表,并客观评价镇痛效果.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范围5~25min,平均7.2min.两组病例在水分离,超声乳化,清除皮质阶段中角膜切口组3级疼痛以下发生率分别为9.2%,25.0%,12.5%;巩膜切口组分别为12.5%,22.5%,13.3%.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病例均能很好耐受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并植入囊袋内人工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率为3.8%,前囊撕裂率5.8%,无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内和眼内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方式行超声乳化手术安全而有效的.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表面麻醉 角膜切口 巩膜切口 镇痛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并评估晚期青光眼手术表面麻醉下实施的效果。方法对34例(56眼)晚期青光眼在0.5%爱尔凯因眼液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及虹膜周边切除术。结果本组52眼(92.86%)术中无疼痛感,4眼(7.14%)术中做上直肌牵引缝线时有疼痛感,所有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眼压在10±6mmHg范围。视力及视野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晚期青光眼手术在表面麻醉下施行较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缩短。

  • 标签: 表面麻醉 青光眼 晚期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眼科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表面麻醉给药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有白内障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同时采取表面麻醉给药方法配合治疗,同时采取术前教育、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的综合护理手段帮助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术后情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患者术后1d、16d、80d视力达到0.5以上占总数的97.5%(78/80),其中视力达No.8及以上患者占总数33.75(27/80),视力达No.3及下患者占总数的2.5%(2/80)。结论针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给于表面麻醉治疗的同时实施相应的护理配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疾病治愈率,帮助患者视力恢复,值得深入挖掘。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表面麻醉 护理
  • 简介:目的介绍2%利多卡因凝胶表面麻醉剂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在2%利多卡因凝胶表麻下723例(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99例(眼)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723例超声乳化术中1级麻醉效果523例占72.4%,2级麻醉效果181例占25.0%,3级麻醉效果19例占2.6%,4级以上麻醉效果无,病人都可以完成手术。99例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2级麻醉效果54例占54.5%,3级麻醉效果29例占29.3%,4级麻醉效果16例占16.2%。结论在2%利多卡因凝胶表麻下能够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前准备时间缩短,麻醉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易行。

  • 标签: 利多卡因凝胶 表面麻醉 白内障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前房注入1%利多卡因作为表面麻醉的一种辅助麻醉在眼前段内眼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对29例42眼患者眼前段内眼手术,在手术进入前房前,通过1mm前房穿刺或侧切口注入1%利多卡因,观察麻醉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Ⅰ级手术中完全无疼痛,手术配合良好;Ⅱ级术中疼痛轻微,可以耐受配合手术完成;Ⅲ级术中疼痛较剧,难以忍受.Ⅰ级者40眼,Ⅱ级者2眼,Ⅲ级者0眼,术中、术后无出现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联合前房注入1%利多卡因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表面麻醉 眼前段内眼手术 1%利多卡因、前房注入
  • 简介: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术(manualsmallincisioncataractsurgepy,MSICS)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本文旨在比较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ECCE)、MSICS以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术中并发症以及术后并发症)。通过使用PubMed搜索引擎,我们收集了传统ECCE、MSICS以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相关文献,以评价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同时,也参考了国内出版的相关文献。结果发现,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相比,传统ECCE以及MSICS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并发症少等优点。MSICS不需要依赖昂贵的仪器,并且具有手术快速、费用低廉以及技术门槛低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硬核白内障的治疗。虽然在白内障手术治疗过程中MSICS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耐心,但它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治疗手段,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可以替代超声乳化进行白内障的治疗。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 简介:理论支配眼及附属器的三又神经感觉支分布在三个区域:眼区、上颌区和下颌区。支配眼及附属器的神经纤维主要在眼区,下睑除外。下睑由上颌区神经纤维支配。通过麻醉可以阻断感觉神经传导使痛觉消失。

  • 标签: 麻醉给药 并发症 眼部 神经纤维 感觉神经传导 附属器
  • 简介:目的:探讨规模化白内障手术中高龄及其伴全身疾病患者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爱心光明行"活动中高龄及其伴全身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高龄伴全身疾病患者213例(90.6%),其中循环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65.1%,13.6%和11.1%。术前因首次全身疾病评估暂缓手术25例(10.6%),经有效治疗后手术手术脱残率95.4%,脱盲率84.2%,12例视力〈0.1患者眼底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眼底病变。结论:加强术前综合因素评估,充分治疗全身疾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监护,操作轻巧,手术时间10~15min,是保证规模化白内障手术中高龄或伴全身疾病患者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 高龄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和总结“复明一号”眼科流动手术车在农村地区行白内障复明手术手术期的管理方法。方法对“复明一号流动手术车”2012年在农村地区施行的5483例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手术期管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在“复明一号”眼科流动手术车上施行的5483例白内障复明手术无一例严重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在眼科流动手术车上施行大规模白内障复明手术除严格遵守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外,还要结合农村地区的条件和在车上进行手术的特点制定实施围手术期管理方法,以减少手术并发症,使白内障复明手术安全高效。

  • 标签: “复明一号” 眼科流动手术车 围手术期管理 白内障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行泪道探通术的手术时机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9-01/2010-06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37例165眼新生儿泪囊炎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137例165眼,患儿年龄≤3月龄者64眼,其中加压探通治愈16眼,1次探通治愈48眼;~6月龄者68眼,其中加压冲洗治愈4眼,1次探通治愈62眼,2次探通治愈1眼,1例1眼未随诊;~12月龄者24眼,1次探通治愈12眼,2次探通治愈8眼,3次探通治愈2眼,未随诊2例2眼;~18月龄者9眼,其中1次探通治愈6眼,2次探通治愈3眼。结论:新生儿泪囊炎患者,若患儿身体发育正常,年龄〉2月龄者应尽早行泪道探通术,且安全可行。

  • 标签: 泪道探通术 新生儿泪囊炎 安全性
  • 简介:手术适用于早期梅尼埃病。梅尼埃病的诊断主要靠典型病史,其中发作期听力改变的波动性最有意义。听力波动范围在0~50dB说明病变基本上是可逆的。口服甘油或应用速尿灵等其它渗透性利尿剂可改善听力(试验阳性),表明内耳有积水存在,进行内淋巴囊手术,可能效果较好。但是,听力无变化(试验阴性)不能否定诊断或怀疑手术的必要性。通常选择经保守治疗后症状不能控制的患者列

  • 标签: 肉淋巴囊手术 手术方法 适应症 引流术
  • 简介: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后并发白内障病例共28例(28眼).视网膜脱离后均行玻璃体切除手术,C3F8气体为眼内填充物.采用晶状体囊外摘除术或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经过随访,28眼视力均有提高,视力达到或超过视网膜脱离术后最佳视力的有22眼,占78.57%.结论白内障摘除手术有助于提高患者视力,并有利于对其眼底的随访.

  • 标签: 手术治疗 手术后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晶状体囊外摘除术 玻璃体切除手术 视网膜脱离术后
  • 简介:患者女,57岁,无青光眼病史.因"右眼视物不清20余天"入院,23d前在外院全身麻醉下行"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前给予阿托品0.5mg,鲁米那100mg.术后第一天感右眼视物模糊伴疼痛不适.诊断为"右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入院查体;视力右0.4,左0.8,眼压:右32mmHg,左13mmHg,(1mmHg=0.133kPa),双眼角膜尚透明,前房略浅,瞳孔中度大,对光反射消失,前房角镜下见房角NⅢ~Ⅳ,晶状体轻度混浊,右眼晶状体后囊下见青光眼斑,双眼C/D≈0.5.诊断为"双眼闭角型青光眼".在局部麻醉下行右眼巩膜分层咬切术后,眼压10~13mmHg,病情稳定,左眼择期行激光虹膜周切术.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全身麻醉 冠状动脉搭桥术 诱发 入院查体 视物不清
  • 简介:<正>作者就21例(40侧)鼻窦内窥镜手术所取得初步经验总结如下。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1~76岁。筛窦(包括窦口鼻道复合体)息肉16例,上颌窦息肉5例。有1~3次鼻手术史5例。有不同程度嗅觉减退、脓涕多者8例。全部病例均有头胀痛、鼻塞症状。21例中行前组筛窦开放上颌窦根治17例(32侧)。全组筛窦开放+上颌窦根治4例(8侧)。术后1、3、6个月行鼻窦内窥镜复查,并清除残留或复发病变组织、分解粘连。

  • 标签: 窦口鼻道复合体 鼻窦内窥镜手术 病变组织 筛窦 经验总结 手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