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用过碘酸雪夫氏(PeriodicAcid-Schiff,PAS)染色法比较4%多聚甲醛固定液、4%戊二醛固定液和Davidson固定固定豚鼠眼球的固定效果,筛选最佳眼球固定液和固定时间。方法:取正常豚鼠眼球分6组,每组5只,I组眼球放入4%多聚甲醛固定固定24h、域组眼球放入4%戊二醛固定固定24h;Ⅲ~V组眼球放入Davidson固定液分别固定3、6、24h;遇组眼球在Davidson固定液中固定3h后转移到10%中性甲醛中再固定48h。常规制片、PAS染色、显微镜观察,比较不同固定方法对组织的固定效果。结果:Davidson固定固定3h的固定效果最为理想,Davidson固定固定3h后转移到10%中性甲醛再固定48h的固定效果与Davidson固定固定3h的固定效果接近,这两组固定固定的眼球切片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整齐。结论:Davidson固定液对豚鼠眼球的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固定液,豚鼠眼球用Davidson固定固定后,可将其转移到中性甲醛中长期保存,其固定效果不受影响。

  • 标签: 固定液 眼球 PAS染色 Davidson固定液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内直肌截除术治疗儿童残余性和复发性斜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其在不同斜视类型及不同初次手术方式应用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9-01/2013-02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行单侧内直肌截除术治疗的残余性和复发性斜视连续性病例48例48眼,观察术后第Id,6wk以及末次随访(术后6~32mo)时患儿眼位、眼位非共同性、融合功能及立体视锐度情况。结果:术后第Id手术正位率为83%(40/48),欠矫率为4%(2/48),过矫率为13%(6/48);术后第6wk手术正位率为81%(39/48),欠矫率为13%(6/48),过矫率为6%(3/48);末次随访时正位率为75%(36/48),欠矫率为25%(12/48),无1例过矫。不同初次手术方式和不同斜视类型患儿末次随访时手术正位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8、0.50)。术后所有病例均未出现眼球运动非共同性和眼球外转受限。结论:单侧内直肌截除术是治疗儿童残余性和复发性斜视的安全有效术式,其在不同斜视类型及不同初次手术方式应用的疗效无差异。

  • 标签: 单侧内直肌截除术 外斜视 复发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