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和总结“复明一”眼科流动手术车在农村地区行白内障复明手术围手术期的管理方法方法对“复明一流动手术车”2012年在农村地区施行的5483例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围手术期管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在“复明一”眼科流动手术车上施行的5483例白内障复明手术无一例严重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在眼科流动手术车上施行大规模白内障复明手术除严格遵守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外,还要结合农村地区的条件和在车上进行手术的特点制定实施围手术期管理方法,以减少手术并发症,使白内障复明手术安全高效。

  • 标签: “复明一号” 眼科流动手术车 围手术期管理 白内障
  • 简介:目的:探索相对稳定性强、一致性好的大鼠角膜碱烧伤动物模型。方法:将87只SD大鼠分为角膜缘碱烧伤20s组(A组。34只),角膜缘碱烧伤40s组(B组,23只),角膜中央碱烧伤40s组(C组,30只),用浸润1mol/L氢氧化钠的滤纸片,分别烧灼大鼠角膜缘和角膜中央,术后7d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透明度、角膜溃疡及角膜新生血管情况,并记录上述指标。结果:角膜缘碱烧伤(B组)较角膜中央烧伤(c组)溃疡发生率、角膜穿孔率和角膜上皮荧光素钠染色阳性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角膜缘烧灼时间长组(B组)溃疡发生率及角膜穿孔率高于角膜缘烧灼时间短组(A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烧灼角膜缘和角膜中央(A,B,c组)均能诱导出角膜新生血管。结论:对于研究角膜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以选择3mm圆形滤纸片角膜中央烧伤为佳;对于研究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所致角膜病变的实验,以选择环形滤纸片放置于角膜缘20s为佳。

  • 标签: 角膜 碱烧伤 动物模型 新生血管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泪液功能的影响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翼状胬肉患者40例(40只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20个病人(2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B组20+病人(2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术前,术后1mo,术后3mo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角膜荧光素染色(CSF),评价翼状胬肉及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泪膜功能变化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病人术后lmoBUT缩短,角膜荧光素染色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SchirmerI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3moBUT,SchirmerI,CFS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组术后早期泪膜稳定性优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早期对泪膜功能有影响。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早期对泪膜的影响小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

  • 标签: 翼状胬肉 泪膜 翼状胬肉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 羊膜
  • 简介: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翼状胬肉患者186例190眼.分为A、B二组,A组60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B组130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翼状胬肉复发率.结果A组60眼中9眼复发,复发率15.0%;B组130眼中7眼复发,复发率5.38%,x2=4.922,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防止胬肉复发方面,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优于生物羊膜移植组.

  • 标签: 生物羊膜移植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 复发率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