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激光TransPRK术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及疗效的分析。方法:选择2012-12/2013-12在我院行激光TransPRK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68例136眼,随访1a,观察眼部刺激症状、视力、眼压、haze和屈光度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无不适感54例108眼,14例28眼患者出现眼干涩、磨疼、异物感。两组患者术后3、6mo,1a裸眼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P=0.047)。术后3mo时裸眼视力最佳,术后6mo视力稳定。术后1a裸眼视力均达到0.8以上,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无明显下降。haze发病率低,多数在0-1级。通过对夜间视力、干眼、视疲劳等进行调查问答。满意度达85%。结论:TransPRK术因术中激光,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干眼、haze发病率低,在治疗高度近视方面,其安全性高,疗效满意,是治疗高度近视较为理想的表层手术方式之一。

  • 标签: TransPRK 高度近视 表层术 角膜 全激光
  • 简介:生物力学是研究组织或器官的力量与功能之间关系的学科,对研究眼科疾病的预防、发生、发展、诊疗具有重要作用。眼球是一个封闭的近似球体的器官,眼球内外的每一组织都有一定张力,而且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眼内外及球壁某一局部组织的改变,可能会影响眼球某一区域组织的生物力学或功能的改变。随着生物力学的方法增多,大家越来越重视对眼部组织生物力学的研究,达到预防和治疗眼部疾病的目的。如使用胶原交联增强角膜的强度,防治圆锥角膜或扩张性角膜疾病;又如后巩膜加固术增强巩膜力学的方法来治疗或预防高度近视等。对眼外肌、角膜、巩膜、虹膜、晶状体的生物力学的研究是目前热点,本文就目前眼部生物力学的研究热点做一综述。

  • 标签: 生物力学 眼外肌 角膜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 简介:角膜感染如果不能很快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可使角膜失去透明性而致盲。“微生物性角膜炎”、“感染性角膜炎”和“化脓性角膜炎”都是指角膜的化脓性感染。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使用“微生物性角膜炎”这一概念。这些感染的特征是角膜实质层的黄白色浸润,伴或不伴角膜上皮的缺损,常有炎性反应。(图1)微生物性角膜炎的最常见主诉如下(包括不同的严重程度):·眼红·疼痛·视物模糊·畏光·流泪这篇文章将回顾细菌性和真菌性角膜炎,

  • 标签: 微生物性 角膜感染 角膜实质层 细菌性角膜溃疡 角膜上皮 结膜瓣遮盖
  • 简介:目的:探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ST)测量正常角膜、顿挫期圆锥角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临床期圆锥角膜的生物力学变化,分析不同进展期圆锥角膜生物力学特征,为更早期地诊断圆锥角膜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顿挫期圆锥角膜15眼为顿挫组,亚临床期圆锥角膜23眼为亚临床期组,临床期圆锥角膜40眼为圆锥角膜组,欲行近视激光手术和正常角膜志愿者40眼为正常组(对照组),应用CorvisST测定各组的生物力学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正常角膜与顿挫期圆锥角膜生物力学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角膜与亚临床期组第二压平长度(AL2)、第一压平速率(AV1)、最大压陷曲率半径(HC-radius)、最大压陷深度(DA)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角膜与圆锥角膜组除第二压平速度(AV2)、最大压陷时间(HC-time)、最大压陷屈膝峰间距(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生物力学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DA对于圆锥角膜诊断效率最高(曲线下面积0.891±0.028)。结论:顿挫期圆锥角膜生物力学较正常角膜无改变,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生物力学较正常角膜部分参数有改变,但其参数单独诊断圆锥角膜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差。临床期圆锥角膜生物力学较正常角膜明显改变,DA诊断效率最高。

  • 标签: 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 圆锥角膜 角膜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观察自制结膜囊羊膜固定器在重症眼表烧伤行羊膜遮盖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在11例(13眼)眼部重症烫伤患者治疗中采用自制结膜囊羊膜固定器将羊膜固定于眼表及眼睑皮肤面。根据病情需要更换羊膜,随访3月至3年。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0±3.0)分钟;眼表组织上皮化时间(13.2±11.3)天。重复手术次数3.5次,患者手术依从性良好,观察病例无角膜穿孔,无睑球粘连。结膜囊狭窄5例,角膜斑翳5例,角膜血管化2例。结论采用自制结膜囊羊膜固定器手术,缩短手术时间,无创伤,重症烧伤患者可多次重复手术,特别适合重症眼表烧伤早期治疗,减少晚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眼表损伤 羊膜 羊膜固定器
  • 简介:目的探讨视网膜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4月我院收治的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共68例68眼,其中行532nm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40眼(激光组),28眼末行532nm激光视网膜光凝(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初、末诊视力,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均在8个月以上,平均随访11±2.3个月。结果两组末次随访视力、虹膜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率有所不同,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CRVO严重损害患者视力,需要积极治疗,视网膜光凝对于对于预防虹膜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不确切。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阻塞 全视网膜光凝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到2013年2月间在我院住院的18例18眼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使用视网膜冷凝加睫状体冷冻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12-15月,15眼眼压控制正常,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消退,成功率达83%。2眼术后眼压在31-34mmHg,给予贝特舒眼药水后眼压控制正常。1眼术后眼压大于35mmHg,一月后给予第2次冷冻治疗,术后眼压控制正常。结论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仅是一种简单、经济、而且是一种控制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眼压,解除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全视网膜冷凝 睫状体冷冻 眼压 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简介: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时期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本文对当前弱视发病机制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从视觉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细胞因子、相关基因和蛋白,以及调节激酶表达角度分析了视觉发育以及弱视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期为视觉可塑性、弱视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弱视 发病 分子机制
  • 简介:目的:观察结膜瓣遮盖联合虹膜嵌顿术治疗层感染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分析2005-03/2011-04在邢台眼科医院行结膜瓣遮盖+虹膜嵌顿术的深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6例26眼,全部的病灶的范围均〈(5×5)mm2,角膜刮片检查真菌菌丝全部为阳性;前房积脓(+),病灶均较致密,术前不能确定病灶累及深度;在术中,当病灶剖切至接近后弹力层深度时,根据临床特点,对于病灶累及角膜层,但直径≤1mm的患者,人为在残余病灶的近周边处刺透角膜,造成角膜穿孔,自角膜穿孔或破溃处注吸前房积脓和抛光内皮斑后,将相邻近的虹膜嵌顿在角膜穿孔处,并用缝线固定1~2针,最后行结膜瓣遮盖术,尽量保持水密,术后继续给予抗真菌治疗并密切观察。结果:患者26例中有5例在病灶剖切中自行破溃,3例在病灶剖切中不慎切透,18例角膜基质床在剖切过程中完整;结膜上皮恢复时间为13.44±2.21d;24例感染得到控制,成功率为92%;2例因感染未控制而改为角膜移植术,最终控制感染。结论:结膜瓣遮盖联合虹膜嵌顿术是治疗小范围的层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控制感染,为以后的增视手术创造条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结膜瓣遮盖术 真菌性角膜溃疡 虹膜嵌顿术
  • 简介:目的探究对角膜溃疡患者实施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1日至2017年5月21日我院60例角膜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32例,应用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对照组(28例,应用传统羊膜移植术治疗)。均随访一年,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疗效、角膜水肿消退时间、视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100.00%)和对照组(100.00%)无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治愈率(95.24%)相比对照组(81.08%)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角膜水肿消退时间[(7.24±1.23)d]相比对照组[(12.24±2.23)d]明显更短,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平均视力[(0.46±0.22)]相比对照组[(0.35±0.15)]明显更优,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急性排斥反应、羊膜脱落。结论对角膜溃疡患者实施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的效果更佳,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

  • 标签: 角膜溃疡 生物羊膜移植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生物羊膜与丝裂霉素C(MMC),应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39例(48只眼),分为羊膜组(22只眼)和丝裂霉素组(26只眼)。羊膜组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生物羊膜植入术,丝裂霉素组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放置丝裂霉素C,浓度为0.25mg/ml,时间2分钟,术后随访3-9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与术前相比:两组眼压均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羊膜组副反应小,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术后浅前房;丝裂霉素组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滤过泡渗漏、低眼压等。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可有效地减少瘢痕组织形成,且并发症较丝裂霉素少,是治疗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 丝裂霉素 生物羊膜
  • 简介:目的观察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2008年11月至2012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15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5只眼的患者,进行3—4次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光凝治疗约一周后行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患者出院后均要求术后随访12—15月,随访过程中观察眼压、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及眼球有无萎缩。15例患者12只眼眼压控制良好,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均消退,无明显眼球萎缩,成功率达80%。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效果良好。

  • 标签: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睫状体冷凝 小梁切除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简介: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incisionlenticuleextraction,SMILE)、飞秒辅助LASIK术(FS-LASIK)两种手术方式术后眼压和角膜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自愿接受SMILE手术101例202眼和FS-LASIK手术101例202眼近视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lmo应用眼反应分析仪(ocularresponseanalyzer,ORA)检测角膜补偿眼压(cornealcompensatedintraocularpressure,IOPcc)、模拟Goldmann眼压(GoldmanncorrelatedIOPvalue,IOPg)、角膜阻力因子(cornealresistancefactor,CRF)、角膜滞后量(cornealhysteresis,CH)。比较术后lmo与术前测量值的差异,两组CRF、CH降低值的差异。结果:术后1moSMILE组IOPcc、IOPg分别为13.84土2.22、10.81±2.52mmHg,较术前16.15±2.90、15.95土3.08mmHg显著降低(t=-13.58、-32.91,均P<0.01)。CRF、CH术后测量值7.52±1.41、8.66±1.19mmHg较术前10.72±1.61、10.60±1.43mmHg显著降低(t=-41.21、-24.03,均P<0.01)。CRF、CH分别较术前降低3.19±1.10、1.93±1.14mmHg。FS-LASIK组术后1moIOPcc、IOPg分别为13.99±2.33、10.10±2.55mmHg,较术前15.88±3.29、14.86±3.34mmHg显著降低(t=-10.09、-23.00,均P<0.01)。CRF、CH术后测量值6.68±1.14、7.90±1.27mmHg较术前9.93±1.85、9.98±1.60mmHg显著降低(t=-24.84、-18.90,均P<0.01)。CRF、CH分别较术前降低3.25±1.86、2.08±1.57mmHg。CRF、CH术后降低值SMILE组显著小于FS-LASIK组(t=-0.351、-1.081,均P<0.01)。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和眼压测量值均较术前显著降低。CRF、CH术后降低值,SMILE组显著低于FS-LASIK组。

  • 标签: 飞秒激光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角膜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分析EX-PRESS引流钉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7-02在我院接受EXPRESS引流钉(P50)+羊膜植入术(31例38眼,试验组)与单纯EX-PRESS引流钉(P50)植入术(22例34眼,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两组术前,术后1d,1wk,3、6mo眼压变化、滤过泡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各个时间点上,试验组及对照组的平均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wk,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6mo,对照组眼压较试验组眼压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mo,试验组中功能性滤过泡比例较对照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浅前房、出血、虹膜后粘连、角膜水肿,两组中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联合生物羊膜植入可以安全有效降低眼压,改善术后滤过泡情况,并有远期降低眼压的作用。

  • 标签: 羊膜植入 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 简介:目的探讨中、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中、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9例(30眼),根据屈光间质情况分成光凝组和冷凝组,分别行超视网膜光凝或视网膜冷凝治疗,再结合行巩膜池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0.2±3.65)月。术后所有患者眼痛、头痛症状消失。光凝组16例,17眼,术后14眼眼压控制在21mmHg(1mmHg=0.133kPa)以下,手术成功率82.4%,3眼需加用药物控制后眼压〈25mmHg,术后视力提高8眼(47.1%),15眼虹膜新生血管消退,2眼部分消退,残存数根干瘪的新生血管,冷凝组:13眼,术后10眼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手术成功率为76.7%,2眼需加用药物治疗,1例出现眼球萎缩。术后视力提高3眼(23.1%),11例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2例部分消退。结论超视网膜光凝或冷凝结合巩膜池小梁切除术是治疗中、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适于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超全视网膜光凝 视网膜冷凝 巩膜池小梁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生物羊膜在60岁以上老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对临床收治的60岁以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58例(70只眼)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观察其临床疗效,包括眼压,滤过泡,视力及并发症等方面的评估.结果术后第1天,第1周,第1、3、6月眼压均控制良手术成功率高,副反应小.讨论60岁以上老人眼球尤其是角膜缘处发生特殊的组织学改变,使其青光眼滤过手术中丝裂霉素C等的使用更加受限,而生物羊膜副反应较小,且可以长期有效的降低眼压,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60岁以上老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生物羊膜 小梁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