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住院期间提供全方面的优质护理服务,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通过对本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住41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实施科学系统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观察。结果患者能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积极地配合医生护士治疗护理,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从而提高疾病治愈率。结论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整体护理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取得较好治疗效果重要因素

  • 标签: 病毒性角膜炎 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疼痛评分、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80例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80眼),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

  • 标签: 合并青光眼 干预老年 并发症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方法、原则以及护理体会。方法作者通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产生原因、治疗方法选择、激光治疗原则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形成激光治疗一套标准参考方案。同时从健康护理、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方面总结护理经验。结果作者所在医院参考本文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减少了医患矛盾。结论根据糖尿病视网膜患者所处阶段以及全面检查结果选择合适激光治疗方法,效果明显,合理护理方式能够减轻患者痛楚,加快患者康复。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眼科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表面麻醉给药观察护理。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本院接受治疗患有白内障疾病患者80例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同时采取表面麻醉给药方法配合治疗,同时采取术前教育、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综合护理手段帮助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术后情况。结果经过相应治疗,患者术后1d、16d、80d视力达到0.5以上占总数97.5%(78/80),其中视力达No.8以上患者占总数33.75(27/80),视力达No.3下患者占总数2.5%(2/80)。结论针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给于表面麻醉治疗同时实施相应护理配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疾病治愈率,帮助患者视力恢复,值得深入挖掘。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表面麻醉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综合护理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患者114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57)与对照组(n=57)。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抑郁评分(HAMD)、焦虑评分(HAMA)。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1%低于对照组14.04%(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4.74%高于对照组73.68%(P〈0.05);护理前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糖尿病性白内障 综合护理 HAMD评分 HAMA评分 并发症
  • 简介:目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移植手术,通过细致入微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术配合程度,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方法通过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44例(44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移植患者进行规范细致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观察随访1年。结果治愈42例,复发2例,未发生术角膜穿孔、出血,术后角膜溃疡、结膜肉芽肿、结膜瘢痕甚至睑球粘连、视力下降等并发症,护理效果满意。结论优质围手术护理可以更好护患沟通,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提高术眼治愈率。

  • 标签: 翼状胬肉 游离结膜移植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住翼状胬肉并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患者132例,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包括一般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出院护理指导。结果多数患者术配合度良好,所有患者均对手术耐受良好,无一例出院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诊术后复发率低。结论良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增加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患者配合度耐受性,减少并发症,增加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疼痛与舒适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9月-2016年6月行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136例视网膜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盲选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各有68例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疼痛原因进行评估,并选择恰当护理对策。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58例,轻度、中度、重度疼痛级别分别为43例、10例、5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42例,轻度、中度、重度疼痛级别分别为16例、20例、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术后疼痛疼痛程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使裂孔处于最高位基础上,体位适当调整,能够提高患者术后舒适程度。

  • 标签: 视网膜脱离术 术后疼痛 舒适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辅助23G玻璃体切割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优质护理。方法通过28例28眼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辅助玻璃体切割治疗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增殖期病变存在主要护理问题,针对患者治疗各阶段,责任护士提供全程、连续、系统优质护理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结果24眼一次性手术复位成功(85.7%)术后三个月取出硅油,其中有4例伴有晶状体混浊同时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4例硅油填充下仍然存在下方局限性视网膜增殖,术后三个月取出硅油再次切割增殖膜然后注入C3F8气体填充,随访至气体完全吸收,视网膜复位。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辅助23G玻璃体切割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病人家属满意度,提升患者康复效果,手术取得成功关键因素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雷珠单抗 视网膜病变 优质护理
  • 简介:工具,“泛指劳动生产中使用器具,也指用以达到某种目的东西和手段”([1])。接此定义,临床工具就是临床过程应用于诊断治疗器具、设备、试剂、药物种种技术方法等。众所周知,临床医师工作离不开上述诸类临床工具,这几乎习以为常普遍现象。所要求临床医师要精准使用所用工具。使用工具可大有作为,除了用于临床目的,还可有新发现发明,医学进步作出贡献。新工具除了少数属原始创作,

  • 标签: 临床工具 耳鼻喉科 临床医师工作 临床过程 医学科学 器具
  • 简介:目的:评价Shotfile老视切削模式治疗近视伴老视患者远期临床疗效。方法:我院43例82眼35岁以上近视屈光不正患者行激光角膜手术,采用Shotfile老视切削模式,随访3a。观察术后1、2、3a时裸眼远、近视力屈光度变化、视觉满意度情况。结果:术后la裸眼远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81眼(99%),裸眼近视力0.66以上者75眼(91%),等效球镜平均为-0.64±0.63D,总体满意率91%;术后2a裸眼远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79眼(96%),裸眼近视力0.66以上者69眼(84%),等效球镜平均为-0.62土0.59D,总体满意率86%;术后3a裸眼远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77眼(94%),裸眼近视力0.66以上者62眼(76%),等效球镜平均为-0.55±0.56D,总体满意率81%。所有人选病例均未出现术或术后严重并发症,1眼等效球镜-10.00D患者la后出现-1.75D回退,尊重患者意愿为患者进行二次补矫。结论:Shotfile老视切削模式治疗近视伴老视患者远期疗效安全稳定,患者满意度较高,随时间延长部分患者视近能力逐渐减弱,术前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

  • 标签: Shotfile老视切削模式 近视伴老视 激光角膜手术 远期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巩膜扣带术(scleralbuckling,SB)联合玻璃体注气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retinaldetachment,RRD)临床疗效患者血清氨基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RRD患者150例150眼临床资料,将仅接受SB患者81例81眼纳入未注气组,接受SB+玻璃体注气术患者69例69眼纳入注气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术前、术后血清氨基酸、VEGF水平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气组术后1d眼压明显高于未注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5d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术眼裸眼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两组患者血清组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VEGF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精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两组患者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总分各维目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气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7.2%(5/69)与未注气组9.9%(8/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联合玻璃体注气术有助于RRD患者视功能眼压早期恢复,降低血清组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VEGF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巩膜扣带术 玻璃体注气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简介:目的评估比较异体羊膜移植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复发性翼状胬肉计72例(72只眼),均为单眼,曾行单纯翼状胬肉手术切除,有眼球运动障碍或胬肉增生组织达角膜瞳孔区。将上述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另一组行异体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观察12个月,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疗效比较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临床安全性主要终点事件:无术后并发症;二临床有效主要终点事件:避免复发。结果术后12个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38只眼中36例痊愈,2例复发,复发率5.26%;异体羊膜移植组,34只眼中28例痊愈,6例复发,复发率17.65%。临床安全性主要终点事件,术后并发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有效性主要终点事件,胬肉复发率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即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翼状胬肉复发率明显低于异体羊膜移植组。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低,疗效优于对照组。

  • 标签: 复发性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异体羊膜移植 手术治疗 安全性和有效性
  • 简介: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单眼高度近视性弱视患儿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2月我院单眼高度近视性弱视患儿1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84)、对照组(n=84)。对照组行传统遮盖法,观察组行切削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84.52%(71/84),术后12个月高眼压发生率13.10%(11/84),视功能下降发生率17.86%(15/8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K治疗单眼高度近视性弱视患儿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视力,不良反应症状轻微,安全性高。

  • 标签: 高度近视性弱视 角膜切削术 准分子激光屈光
  • 简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angiography,OCTA)近几年来新兴眼科影像学检查方法,OCTA具有无需造影剂、高分辨率、检查快捷、三维成像等优势,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RVO),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眼前节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但OCTA也有应用局限性。本文OCTA成像原理特点做简单介绍,就OCTA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视网膜静脉阻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青光眼
  • 简介:目的分析超声乳化闭角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月收治57例闭角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超声乳化手术组(n=34)小梁切除组(n=23),超声乳化手术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组给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d中央前房深度、眼压、视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7d超声乳化手术组中央前房深度高于小梁切除组,降眼压效果低于小梁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超声乳化手术组视力高于小梁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化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8.82%(3/34),小梁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4.35%(1/23),通过χ^2检验可知,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5,P〉0.05)。结论超声乳化可显著改善闭角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中央前房深度,提高患者视力,具有较高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 白内障 视力
  • 简介:目的:用过碘酸雪夫氏(PeriodicAcid-Schiff,PAS)染色法比较4%多聚甲醛固定液、4%戊二醛固定液Davidson固定液固定豚鼠眼球固定效果,筛选最佳眼球固定液固定时间。方法:取正常豚鼠眼球分6组,每组5只,I组眼球放入4%多聚甲醛固定液固定24h、域组眼球放入4%戊二醛固定液固定24h;Ⅲ~V组眼球放入Davidson固定液分别固定3、6、24h;遇组眼球Davidson固定液中固定3h后转移到10%中性甲醛再固定48h。常规制片、PAS染色、显微镜观察,比较不同固定方法组织固定效果。结果:Davidson固定液固定3h固定效果最为理想,Davidson固定液固定3h后转移到10%中性甲醛再固定48h固定效果与Davidson固定液固定3h固定效果接近,这两组固定液固定眼球切片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整齐。结论:Davidson固定液豚鼠眼球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固定液,豚鼠眼球用Davidson固定液固定后,可将其转移到中性甲醛中长期保存,固定效果不受影响

  • 标签: 固定液 眼球 PAS染色 Davidson固定液
  • 简介:目的比较小梁切除术后激光断线可调节缝线两种不同方法调控眼压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原发性慢性闭角原发性开角青光眼患者共47例(52眼),其中男性25例(28眼),女性22例(24眼)。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行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固定缝线缝合术,B组行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可调节缝线缝合术,观察术前术后眼压术后并发症;比较这两种不同方法调控眼压疗效;结果小梁切除术前A组眼压29.5±6.8mmHg,B组眼压30.5±7.1mmHg,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P〉0.05),术后6个月A组眼压12.3±5.5mmHg(1kPa=7.5mmHg),B组眼压13.7±6.3mmH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P〉0.05)。术后6个月2A组完全成功率73.1%,B组完全成功率8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P〉0.05)。术后浅前房、低眼压脉络膜脱离发生率A组较多,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χ-2=0.02,χ-2=0.02,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后激光断线可调节缝线均能有效调控术后眼压,减少术后浅前房低眼压等并发症,获得较理想术后疗效。

  • 标签: 激光断线 可调节缝线 小梁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单用或联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macularedema,DME)患者疗效安全性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10/2016-10收治DME患者150例156眼,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52眼,B组50例51眼C组50例53眼,分别采用激光光凝术单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单用激光光凝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联合方案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面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C组患者治疗后3、6、12mo最佳矫正视力水平较A组均显著提高(P<0.05);B、C组患者治疗后3、6、12mo黄斑中心凹厚度较A组均显著降低(P<0.05);B、C组患者治疗后3mo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面积较A组均显著缩小(P<0.05);C组患者治疗后6mo12mo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面积较A、B组均显著缩小(P<0.05);同时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光凝术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DME可有效改善视力水平,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控制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效果优于激光光凝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单用。

  • 标签: 激光光凝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 DME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屈光参差常见屈光不正类型之一,国内外学者研究较多。但是,对于生理性屈光参差就鲜有人研究。生理性屈光参差会引起一眼或双眼反应性调节;双眼反复反应性调节会导致反应性调节拮抗。反应性调节拮抗导致睫状肌眼外肌紧张甚至痉挛。生理性屈光参差近视形成重要因素

  • 标签: 屈光参差 生理性屈光参差 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