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2 个结果
  • 简介:在电生理反应测听(ABR,CAP等)应用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面临着一个难题,就是寻求一种既能满足神经冲动的同步化,又能反映耳蜗功能的客观听力检测方法,而听觉稳态反应的出现似乎可以解决这一问题^[1]。

  • 标签: 电生理反应 临床应用 听觉 研究人员 神经冲动 听力检测
  • 简介:听觉言语语言康复效果评估在弱听婴幼儿成功康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一种评估弱听婴幼儿接受干预后早期语前听能的工具——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MeaningfulAuditoryIntegrationScale,IT-MAIS),主要从IT-MAIS的基本内容、应用现状以及其研究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 早期语前听能 儿童听力康复 弱听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喉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2组的住院时间、满意度、住院费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率、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喉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减少了漏项,使诊疗和护理能够有序进行,提高了教育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喉癌 健康教育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完善的声带息肉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10月的96例声带息肉手术患者分成2组,每组48例。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病人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病人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声带息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控制医院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声带息肉 支撑喉镜切除手术 临床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周筋膜增厚在上腹部脏器如胰腺、肾脏及胆道感染性病变与肾周筋膜增厚的相关发生机制,并对引起肾周筋膜增厚的疾病进行分析,方法取120例急诊CT提示肾周筋膜增厚,并经临床证实腹部脏器感染类疾病CT表现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泌尿系结石并肾周感染58例(48%),胆囊结石并胆囊炎8例(6%),胰腺炎51例(42.5%),其他如阑尾炎、腹膜炎3例(2.5%)结论证实CT诊断肾周筋膜增厚对临床腹部脏器感染类疾病早期诊断有着明显指征性参考意义

  • 标签: 肾周筋膜 X线计算机扫描,腹部脏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配合治疗依从率比对组高,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脑卒中复发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比对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住院费用,值得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浆褪黑素对IgA肾病患者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35例IgA肾病患者与3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将其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褪黑素水平、血浆丙二醛(MDA)水平、尿液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浆褪黑素水平(64.2927.83)ng/L显著低于对照组(85.3741.21)ng/L,MCP-1水平(40.3616.54)ng/L高于对照组(24.8811.79)ng/L,P<0.05;观察组MDA水平(45.2917.83)ng/L高于对照组(31.3711.21)ng/L,SOD水平(40.3616.54)ng/L低于对照组(89.2327.33)ng/L,P<0.05。结论IgA肾病患者血浆褪黑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其水平的下降会促进炎症反应的进行并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临床治疗是可考虑外源性补充血浆褪黑素。

  • 标签: IgA肾病 血浆褪黑素 临床检测意义 观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临床护理路径在右半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应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通气通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平均住院日等快速康复各项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者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应用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患者术后通气通便时间、早期进食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提前,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的发生无增加。实验组患者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结论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可进一步确保快速康复的实施效果,加速右半结肠癌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护理 右半结肠癌
  • 简介:目的本实验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积液标本进行白介素-2(IL-2)浓度检测和分析,以探索其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中耳积液、患者血清及对照血清中IL-2的浓度.结果实验组中耳积液中IL-2的浓度明显高于血清中的浓度;实验组血清中IL-2的浓度较对照组血清高;急性期组IL-2含量较慢性期组高;行首次穿刺及二次穿刺患者之间,中耳积液中IL-2的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行三次或三次以上穿刺者中耳积液中该因子的浓度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中耳积液中的IL-2是由中耳腔局部产生的,而非单纯由血液中渗透而来;中耳积液中IL-2的高浓度可作为分泌性中耳炎转为慢性病程或迁延不愈的参考.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意义 白介素-2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中耳积液 IL-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实施细节化护理干预的临床分析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将他们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1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细节化护理干预1,分析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病人围手术期护理,发现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87.3%的护理总满意度,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化护理应用于普外科护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提高护理整体质量,而且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普外科 细节化护理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新生儿致聋基因突变筛查、遗传咨询及随访,分析新生儿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的突变频率、类型及听力表型,探讨耳聋基因筛查联合新生儿听力筛查对漏筛风险的规避性及遗传咨询的应用范围和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北京市新生儿血样44200例,应用微阵列芯片法检测中国人常见的4个致聋基因的9个突变位点,对检出者进行随访并提供遗传咨询。结果本组新生儿耳聋基因突变检出率为4.26%(1884例);GJB2(1027例)与SLC26A4(617例)基因突变占比最高,总携带率为3.72%;致聋药物易感基因线粒体DNA基因突变率达0.25%(112例);明确单个耳聋基因纯合及复合性突变16例,同时携带不同基因突变个体21例;以可随访新生儿998例为进一步研究对象,建立并实践筛查阳性个体听力随访流程及遗传咨询规范。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筛查可有效提前确诊遗传性耳聋的时间;基因筛查可用于指导遗传咨询,通过建立病历追访和听力随访体系、掌握咨询要点,可避免、预防和减少耳聋的发生,并有效指导家族成员婚育。

  • 标签: 新生儿 耳聋 基因筛查 遗传咨询 突变
  • 简介:在助听器放大系统中,当放大器件和反馈环路同时存在于声处理系统时,从麦克风采集到的声音通过放大器由扬声器输出后,经传播又再次从麦克风进入系统。这样反复放大造成声输出超过系统的最大输出能力而使输出信号发生的高强度震荡,称为声反馈。声反馈是助听器使用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国外的统计,大约有24%的助听器使用者认为助听器的声反馈严重影响了助听器的正常使用。在近期国外对2428名用户的调查显示,反馈问题高居助听器不满意原因的第3位。

  • 标签: 助听器(Hearing Aids) 反馈(Feedback) 听力学(Audiology)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中TIgE、SIgE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2个亚型(真菌球型和变态反应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23例,用Unicap法检测患者血清中TIgE及SlgE的表达水平,x^2检验及Fishers精确概率计算法对血清中TIgE、SlgE的表达水平与各亚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血清TIgE阳性10例(43%),SIgE阳性7例(30%)。14例真菌球型中,血清TlgE阳性2例(14%),SlgE阳性1例(7%):9例变态反应型中,血清TIgE阳性8例(89%),SIgE阳性6例(67%)。血清TIgE和SIgE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2个亚型之间的表达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态反应型真菌性鼻窦炎中血清TIgE和SIgE的表达明显高于真菌球型,

  • 标签: 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TIGE SIGE 临床意义 血清 回顾性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植入式BAHA(Bone—anchoredhearingaids,骨锚式助听器)在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听力改善效果,探索BAHA规范植入技术。方法在一侧耳后区颞骨上植入BAHA钛质植入体,成人一期完成,小儿分二期完成。比较3例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佩戴植入式BAHA前后的听力情况,包括13常交流、纯音(声场)测听或条件反射测听。结果3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植入式BAHA佩戴后,患者及/或家属反映13常交流明显改善,纯音(声场)测听或条件反射测听0.25k~4k平均气导阈改善39.1dB。结论植入式BAHA对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听力解决方案,规范的植入技术是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保证。

  • 标签: 植入式BAHA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 听力解决方案
  • 简介:本文从美国听障教育辅助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信息时代美国听障教育辅助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全纳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相关技术支持。同时,笔者结合我国听障教育辅助技术的发展情况,提出了适合国内发展的听障辅具应用策略。

  • 标签: 听障教育 辅助技术
  • 简介:人工耳蜗是听觉植入装置(auditoryimplant,auditoryprosthesiS)的代表.截至2009年4月,全世界已经有超过188万人在使用这种装置(US.FoodandDrugAdminstration),人工耳蜗成为最成功的神经植入假体(neuroprosthetics)。

  • 标签: 植入装置 临床应用 听觉 人工耳蜗 2009年 神经植入
  • 简介:处于言语发育期的儿童,听力损伤将直接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是不可治愈的,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可以进行有效的听力补偿或听力重建,为听障儿童带来了福音。但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与人耳的功能仍有差距,听障儿童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后还需要接受专业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不可以忽略FM无线调频系统,它可以帮助听障儿童听得更清楚,听障儿童只有在“听清楚”的基础上,才能“说明白”。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于2008年开始为在训聋儿提供FM无线调频系统服务,笔者通过临床使用及文献学习.对该系统有了进一步了解,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系统 临床应用 调频 FM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 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 简介: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健康教育路径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应用临床效果。方法将168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医护合作型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检查前镇静成功率、术后敷料包扎松脱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检查前镇静成功率、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敷料包扎松脱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合作健康教育路径可帮助家长提高疾病认知,促进健康行为,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医护合作型 人工耳蜗植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