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吡格列酮(30mg,q.d)联合二双胍(500mg)治疗2型糖尿的疗效。方法将161例单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吡格列酮+二双胍组(30mgq.d+500mgbid)作为观察组、二双胍组(1000mgbid)作为对照组。24w后,观察HbAlc、AST、Cr、FBG、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吡格列酮+二双胍组较二双胍单药组HbAlc、AST、Cr、FBG下降更为明显。结论对于2型糖尿,吡格列酮联合二双胍控制血糖效果优于极量单药二双胍。

  • 标签: 二甲双胍 吡格列酮 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耳后注射与鼓室注射泼尼龙琥珀酸钠(methylprednisolone,强龙)治疗伴有2型糖尿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对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符合研究条件的78例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耳后注射组39例,耳后注射强龙40mg,1次/2d,共5次,总剂量200mg;鼓室注射组39例,经鼓膜穿刺,鼓室注射强龙40mg,1次/2d,共5次,总剂量200mg.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2周.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疗效变化、副作用及血糖浓度波动.结果耳后注射及鼓室注射强龙治疗伴有2型糖尿的突发性耳聋,痊愈率分别为17.95%,15.38%;总有效率分别为74.36%,71.19%,两组患者各频率平均听阈均有改善,但中低频听力改善更明显,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45>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浓度均有所提高,经调整饮食和药物控制,血糖未出现剧烈波动.耳后注射组无鼓膜穿孔的风险.局部疼痛及一过性眩晕,耳后注射组发生率分别为20.51%,7.69%;鼓室注射组为58.79%,28.21%;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9.614,8.791;P<0.05).结论耳后注射及鼓室注射强龙联治疗伴有2型糖尿的突发性耳聋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对于血糖浓度影响较小;相对于鼓室注射,耳后注射强龙并发症较少.

  • 标签: 听觉丧失 突发性 2型糖尿病 糖皮质激素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5例宫外孕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氨蝶呤保守治疗,并做好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用药及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工作。结果成功治愈47例,另外8例该行手术后治愈。

  • 标签: 甲氨蝶呤 保守 宫外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医院2008~2011年间,所有进行胆道手术患者的手术例数,统计发生并发症的例数,统计发生胆道手术并发症的类型等有关因素,讨论各因素,提出几点意见。方法通过信息科调阅有关胆道手术并发症例数,分析数据所呈现特征。结果并发症类型,并发症年龄等因素与手术并发症的关系。结论从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等方面对手术并发症的管理提出建议。

  • 标签: 手术术后并发症 并发症因素 并发症管理
  • 简介:目的分析并总结甲亢患者接受丙硫氧嘧啶以及疏咪唑进行治疗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5月收治的60例甲亢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组,给予对照组丙硫氧嘧啶治疗,给予研究组疏咪唑治疗,对比两组接受不同药物治疗后临床总体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之后,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之后,产生不良反应几率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亢患者采取丙硫氧嘧啶及疏咪唑治疗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两种药物都会引发一定的毒副作用,临床在对药物进行选择期间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开展合理选择。

  • 标签: 甲亢 丙硫氧嘧啶 甲疏咪唑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梅尼埃一般认为主要以中年人发病为主,在儿童(≤15岁)中发病率均较低。本文关注儿童梅尼埃的发病情况,研究儿童梅尼埃的临床特征。方法观察眩晕诊疗中心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共计586例梅尼埃病患者中儿童(≤15岁)梅尼埃的发病情况,对这些患者进行纯音测听、耳蜗电图、冷热试验及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结果本组梅尼埃发病最早为3岁。儿童期首发的梅尼埃占全部梅尼埃病患者的1.71%(10/586)。4例首发为典型梅尼埃病症状(耳蜗症状和前庭症状均具备),占40%(4/10);以耳蜗症状首发的占30%(3/10);以旋转性眩晕或倾倒感为首发者分别占20%(2/10)及10%(1/10)。儿童梅尼埃听力图有两种类型——低频下降型和平坦型: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共7例占70%(7/10);3例为平坦型曲线,占30%(3/10)。前庭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或异常与病程无关。耳蜗电图的阳性率较高,达50%(5/10)。首发为倾倒感的患者,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异常。头痛和运动是儿童梅尼埃的一个常见主诉。结论儿童梅尼埃的主要首发症状依次为典型梅尼埃表现、耳蜗症状、单纯的眩晕或倾倒感。听力图多为低频下...

  • 标签: 儿童 梅尼埃病 纯音测听 耳蜗电图 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
  • 简介:目的观察对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或骨疡型)患者行耳后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腔、耳腔成形、WullsteinⅢ型鼓室成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耳后切口对37例(37耳)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或骨疡型)病人施行耳后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腔及耳腔成形和Ⅲ型鼓室成形术.结果术后听力平均提高16dB,26耳平均听力达35.8dB,9耳平均听力达25dB.跟踪随访2-4年,术腔均上皮化好,外耳道无痂皮堆积.26例鼓膜形态完全正常,5例鼓膜疤痕内陷,3例鼓膜穿孔但干耳,干耳率91.9%(34/37);3耳仍有间断性流脓,经再次手术干耳,2例胆脂瘤复发,复发率5.4%(2/37).干耳时间在5-9周,平均6.5周.结论耳后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腔、耳腔成形并WullsteinⅢ型鼓室成形术能使术腔迅速上皮化、易干耳,术后听力提高.

  • 标签: 骨膜瓣 填塞 乳突腔 鼓室成形术 上皮化 中耳乳突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波联合氨蝶呤、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临床症状和血β-HCG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02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氨甲蝶呤、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波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成功率及治疗后β-HCG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血β-HCG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0.19%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氨蝶呤、米非司酮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β-HCG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米非司酮 氨甲蝶呤 微波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邯郸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下各级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总结出针对不同级别护士心理健康现状的可行策略;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随机抽取205名邯郸市区三医院护士在分层前后2次进行测试,并将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分层管理后护士的躯体化、强迫、焦虑等8个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常模;2、分层管理后护士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6个因子评分高于分层管理前护士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不同护龄段的护士躯体化、强迫、焦虑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分层管理模式的开展对综合医院护士心理健康方面有显著改善,但仍需要社会、医院、科室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并健全护士在新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机制。

  • 标签: 分层管理 SCL-90 护士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孕宫2号联合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8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单用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孕宫2号联合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71.79%;血β-HCC值恢复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10.26%明显低于对照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宫2号联合氨蝶呤保守治疗有助于迅速缓解异位妊娠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孕宫2号 甲氨蝶呤 异位妊娠 &beta -HCC值
  • 简介:患者,女。57岁,闵“双耳听力下降10天”为主诉于2010年12月13日入院。入院检查:一般状态尚可,双肺呼吸音清晰。专科检查:双耳道通畅,双耳鼓膜混浊,光锥消失。电测听检查:双耳均为混合性聋曲线,平均听阈气导(L:85dBHL,R:90dBHL),骨导:(L:60dBHL,R:65dBHL);

  • 标签: WEGENER肉芽肿病 双耳 入院检查 耳听力下降 电测听检查 肺呼吸音
  • 简介:目的对60例听神经小儿进行临床听力学分析,以便提高对此的认识,避免漏诊及误诊。方法2003年.2005年我院临床医学听觉言语康复中心门诊。对4个月-6岁婴幼儿及儿童诊疗中发现60倒聋儿。对声音有反应,但不会讲话,给于ABR,ASSR,OAE、声导抗.影像学检查后,发现异常反应。结果60倒(120耳)聋儿ABR严重异常。ASSR、行为测听有部分残余听力,OAE正常。声导抗及影像学方面未发现异常。结论听神经是一种近期提出的病因不明的听觉障碍性疾病。此引起具有特殊临床表现与听力学检查表现的感音神经性聋。有助于与感音性聋的鉴别。

  • 标签: 听神经病 听性脑干反应 多频稳态反应 耳声发射 聋儿
  • 简介:目的比较前庭神经切断及内淋巴囊手术治疗梅尼埃效果。方法将所有梅尼埃病患者根据听力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分期;根据分期情况予以非手术治疗以及内淋巴囊减压或引流术、前庭神经切断术。分析手术治疗梅尼埃病患者病史特点、手术情况;对于手术满24个月以上的梅尼埃病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眩晕、听力及生活质量等疗效评价。结果手术治疗梅尼埃共77例患者79次手术(1例双侧梅尼埃病患者接受左右各1次内淋巴囊减压术;另1例双侧梅尼埃病患者接受了左侧前庭神经切断术及1次右侧内淋巴囊减压术),其中内淋巴囊手术34次,前庭神经切断术45次。术后24个月的眩晕控制率为:内淋巴囊手术73%,前庭神经切断术100%。结论内淋巴囊减压或引流术可以减轻患者眩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前庭神法。

  • 标签: 梅尼埃病 前庭神经 内淋巴囊
  • 简介:新世纪的到来,给耳科学带来了机遇,新思路和新手段层出不穷。随着耳科学的发展,临床听力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一些新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为聋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多种选择,使各种聋诊断的准确率大大提升。可是,面对如此多的检测方法,临床上如何正确选择,检测结果的一些矛盾似乎仍有困惑,本文对各种聋的临床听力学特点做一浅析,期望对临床工作有所参考。

  • 标签: 临床应用 力学特点 聋病 检测结果 临床诊断 临床工作
  • 简介:梅尼埃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特征的内耳疾病,膜迷路积水如何产生原因不明。梅尼埃缺少病因诊断给医生和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惑。为了正确地诊断梅尼埃,必须综合应用电生理、影像学和免疫学检查,本文就梅尼埃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 诊断技术 耳科(Diagnostic TECHNIQUES Otological)
  • 简介:摘要布氏杆菌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和慢性化为特征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以羊种菌致病力最强。临床上主要从隔离,休息、饮食、病情观察、对症护理、药物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多方面采取护理措施。

  • 标签: 布氏杆菌 流行病学 发热 联合治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冲击量强龙和人免疫球蛋白改善重症手足口病症状的作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所有患儿均行抗病毒、抗炎及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强龙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静脉滴注冲击量强龙联合人免疫球蛋白。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食欲改善、患儿退热及精神症状消失时间等方面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冲击量强龙和人免疫球蛋白应用于重症手足口病中,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阻断患儿肺水肿和脑水肿的恶性循环,促进患儿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冲击量甲强龙 人免疫球蛋白 重症手足口病 作用 护理
  • 简介:前庭神经切断术(vestibularneurectomy)被广泛和有效的应用于治疗梅尼埃导致的顽固性眩晕以及其他一些经药物或保守手术治疗无效的耳源性眩晕。前庭神经切断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对于85%~99%梅尼埃病患者而言,可以在消除眩晕的同时保存听力,从而极大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前庭神经切断术 保守手术治疗 梅尼埃病 耳源性眩晕 顽固性眩晕 生活质量